孝经大义

作者:董鼎
孝经大义

一卷,元董鼎著。朱熹作《孝经刊误》,只是校定经传,删削文字,未及训释。此书据朱熹改本进行诠释, 凡是改本圈记之字,全部去掉;改本辨证之语,存于各章之尾。并增注今文异同,注解时参方言。行文用口义体,文句稍冗, 但对文义能反复发挥以尽其义。

董鼎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斋忏方仪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斋忏方仪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斋忏方仪,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奉旨编撰。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玉匮明真斋乃道教灵宝诸斋法之一,用于忏谢前世今生所行过误。祈神灵消除罪录,开度幽关,上升天堂;并祝圣寿无疆。天下太平,幽显蒙恩,得道之后升入无形,与道合真。本篇仅列举依次向十方天尊、圣真神仙归礼忏谢之文,不载具体仪式节次。

岭南逸史

岭南逸史

此为涉及岭南少数民族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归之于“英雄儿女”类。二十八回,黄耐庵撰。耐庵名岩,号花溪逸士,参见附录小传。书叙明万历年间,嘉应州秀才黄逢玉,才貌双绝,于赴从化探望姑母途中,或因救人而被招为婿,或因受擒而被迫成婚,先后与艺高貌美的张贵儿、李小环、梅映雪、谢金莲结为夫妻,最终隐居大绀山。小说根据《广东新语》、《赤雅外志》以及罗定、广州等地方志有关记载虚构而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明代瑶民起义的状况。

词苑萃编

词苑萃编

清代词话专集。24卷。冯金伯辑录。此书专辑词家的掌故佚闻,以及后人的辨证品评等言论。作者在自序中曾谈到,前此同类书籍有徐釚的《词苑丛谈》,但“惜其序次错综”,又惜其引用前人著述时不注出处,为了补偏救弊,才又重编《词苑萃编》以行世。 自称“比原书删者十之一,增者已十之三四矣”。原来《词苑丛谈》分体制、音韵、品藻、纪事、辨证、谐谑、外编7部,冯金伯又增加旨趣、指摘两部,改外编为余编,以记载其他各类“难于附丽及可附丽而偶尔失载者”。全书编次井然,引文必注出处和著者姓氏,又加上取材丰富广博,遂成为研究古代词学的人案头必备的参考书。《词苑萃编》编成于羁旅之中,所以冯金伯虽将《词苑丛谈》细为整理,但并没有详尽地订正原书文字的失误,所补增的材料也无暇细加考校,因此,个别文字仍有讹误,也有剪裁旧籍随意删节的地方。此书于清代嘉庆年间刊刻行世。近人唐圭璋编《词话丛编》即此本编入。

胡适致友人书

胡适致友人书

《胡适致友人书》包括上中下三册。主要收录胡适与友人之间的通信,包括钱玄同、王国维、蔡元培、陈独秀、傅斯年、吴敬恒、张元济、周作人、罗家伦、林徽因、沈从文、凌叔华、零失球、赵元任等大师友人,也包括时任的编辑同行等,书信中既有对学术、思想方面的探讨,也有对社会时政的讨论,可以说是最为真实反映胡适思想的一手材料。同时,也是分析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宝贵资料。

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

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

三卷,明广真说,灯来编。卷上上堂茶话,卷中普说小参示众法语,卷下入堂入室勘辩问答颂古杂述塔铭,另刻正录十卷广录三十种共六十六卷板存忠州治平禅院。

白国因由

白国因由

清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今大理市)圣元寺僧寂裕刊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 一卷。通篇内容为宗教神话,主要记唐南诏时佛教观音菩萨十八化,开辟大理地区之事。材料源于《自古通记》(白文,已佚)、《纪古滇说集》、《南诏野史》(万历)、《云南通志》等书和有关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