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铭
作者:张载猜你喜欢的书
阃外春秋
李筌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阃外春秋》十卷。唐少室山布衣李筌撰。起周武王胜殷,止唐太宗擒窦建德,明君良将战争攻取之事。天宝二年上。”据罗振玉说:“巴黎图书馆所藏敦煌本《阃外春秋》残卷(即卷四、卷五),中国国家图书馆有影片存卷一及卷二之上半。卷首《进书表》末署天宝二年六月十三日少室山布衣李筌上表。”这确切地证明陈振孙的著录属实。据陈振孙的《解题》,可知这是一部研究战史、战争经验的兵书。李筌固注意战史,从《太白阴经》可见,他是运用了若干战史实例来论证自己观点的,他的《孙子注》首开用战例来注释孙武的原理,既高于前人,又为后人研究《孙子兵法》开创了一条新路。进书表云:“《阃外春秋》者,记将军阃外之事也。”“起周十有三年武王胜殷,终于大唐武德四年(621)太宗文武圣皇帝擒窦建德,凡一千七百四十载,真伪四十九国。”末署“天宝二年(743)六月十三日,少室山布衣臣李荃上表”。按,此书《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与《直斋书录解题》均著录,殆亡于宋以后。
灵宝六丁秘法
灵宝六丁秘法,防六丁玉女传授,据考应为唐代道书。原本三卷,《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收入,合为一卷。内载醮祭六丁玉女法、祭六丁符法、六丁隐遁法局、六丁无言万一法。以及各种符箓、咒诀、神印。大抵言醮祭存思招遣六丁玉女,以占问吉凶,隐遁藏形,飞升尸解,斩邪驱魔等道教杂术。此类方术盖出于古代阴阳五行家。
金函玉镜奇门遁甲秘笈全书
题(蜀)诸葛亮撰,[明]刘伯温校注,诸葛丞相全集本,清同治间聚珍斋活字本南京又六卷,民国间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上海又六卷,忠武侯诸葛孔明先生全集本。金函玉镜者,汉时诸葛孔明所着,当汉末黄巾之乱,天下豪杰并起,而曹氏父子、孙权、周瑜皆称召用兵之术,惟独孔明与蜀主往往行兵遇敌,并纵横于吴魏之间,以正维奇兵而获胜者何也,此乃出于金函玉镜一书,此书始自上古圣王轩辕氏破蚩尤不胜,斋戒上感九天玄女传授驱役六丁玉女之神,诸遁甲旬内逐日遁时,为八门以定吉凶,分内外胜负集为秘书一编,传至于世,而孔明得之于龙门山岩穴之间,孔明行军出阵用以取胜,魏吴诸将咸称其存焉。
程咬金斧劈老君堂
简名《老君堂》。杂 剧剧本。元郑光祖作,一作无名氏作。剧中人 物史皆有之,唯情节多属无稽。剧写秦王李世 民率部经北邙山,偷观金墉城,为李密部将程 咬金所追赶,避入老君堂中。咬金斧劈庙门,擒 获以献李密,囚之南牢。唐大司马刘文静往求 放秦王,密不允,亦囚文静。后密出征沧州,命 魏徵、徐、秦琼守金墉。密因出征大捷,恩赦 牢囚,唯“南牢二子,不放还乡”。徵等三人皆倾 心于唐,密议由徵改诏书之“不”字为“本”字, 释放世民、文静归唐。未几密败,部将皆降唐, 李靖单缚咬金待命。秦王至,盛誉咬金尽忠其 主,亲释其缚,奏准重用。咬金感激涕零,愿效 忠秦王。元明间无名氏《魏徵改诏风云会》杂 剧,情节略同。今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 本,未题作者,卷末有明董其昌跋文:“乃系元 人郑德辉笔”;而《录鬼簿》、《太和正音谱》郑名 下均无著录,故今人或疑非郑作。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竺摩法师讲述,在澳门佛学社。地藏经在我国流行之盛,其情形可与金刚、弥陀、法华三经相提并论。所以在近代中国讲经法师丛里,盛行著讲‘四部头’的术语。所谓‘四部头’,即上面所举的四部经;能讲得这四部经的,自然嬴得法师这个衔头了。因此,学讲‘四部头’几乎也成了今日学做法师的‘登龙术’!话虽如此说,这四部经所以能够这样盛行,亦自有其里因:弥陀和地藏,与此土众生缘力殊胜,所以二经特别流行。法华自智祖大苏妙悟,抉微发隐,唱为纯圆独妙;金刚自六祖得法黄梅,代替了襌宗传佛心印的楞伽经;这都是二经在后世畅行无阻的原因。如果没有这些内在底里因,即使你以为这是学做法师的‘登龙术’,恐怕也难得给你学得成功,或学成而变为‘屠龙术’了。
押座文类
押座文是敦煌变文之一。系唐宋时代,以通俗方式对民间弘法时,在宣讲佛经前所唱之七言韵文。‘押座’二字有镇压四座之意,故押座文有导引正题、收摄心神之功用。如维摩经押座文之末段(大八五·一二九七中):‘不似听经求解脱,学佛修行能不能;能者虔恭合掌着,经题名目唱将来。’‘唱将来’三字为各押座文末句所共有。大正藏第八十五册所收之押座文类,包括维摩经押座文、温室经讲唱押座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