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書目

家禮hG2中华典藏网

案此書,以《家禮》爲主,而折衷於《通解》ㆍ《續解》。故不拘時世,特著三書於援引書目之首。hG2中华典藏网

儀禮經傳通解hG2中华典藏网

朱子取《儀禮》爲經,以《禮記》及諸經史附其下,具列註疏,間有所論斷。hG2中华典藏网

儀禮經傳通解續hG2中华典藏网

朱子以喪祭二禮,屬勉齋黃榦編輯,亦經朱子是正。○案,此書所引《通解》ㆍ《續解》,各以經傳篇目別之。故兩書之名,不見於原書,覽者詳之。hG2中华典藏网

儀禮喪服圖式hG2中华典藏网

勉齋黃氏,撰次未就而歿,信齋楊復踵而成之,以附《續解》之後。hG2中华典藏网

士冠禮hG2中华典藏网

此以下十五篇,並《儀禮》篇名,有辭有記。漢鄭玄註,唐賈公彦疏,又有孔穎達疏。hG2中华典藏网

士昏禮hG2中华典藏网

喪服hG2中华典藏网

此篇,又有子夏傳。hG2中华典藏网

士喪禮hG2中华典藏网

旣夕禮hG2中华典藏网

士虞禮hG2中华典藏网

特牲饋食禮hG2中华典藏网

少牢饋食禮hG2中华典藏网

有司徹hG2中华典藏网

士相見禮hG2中华典藏网

鄕飮酒禮hG2中华典藏网

鄕射禮hG2中华典藏网

覲禮hG2中华典藏网

聘禮hG2中华典藏网

大射禮hG2中华典藏网

周禮hG2中华典藏网

周公撰《周官》六篇。漢初闕〈冬官〉一篇,河間獻王取〈考工記〉補之。鄭玄註,賈公彦ㆍ孔穎達疏。hG2中华典藏网

hG2中华典藏网

易大傳hG2中华典藏网

漢楊何著《易傳》,稱孔子十翼爲《大傳》。hG2中华典藏网

hG2中华典藏网

尙書大傳hG2中华典藏网

漢濟南伏勝著。鄭玄註。hG2中华典藏网

hG2中华典藏网

詩序hG2中华典藏网

大序子夏作,小序子夏毛公作。《後漢書》云,「衛宏作。」hG2中华典藏网

春秋hG2中华典藏网

左傳hG2中华典藏网

魯左丘明撰。晉杜預ㆍ宋林堯叟註。hG2中华典藏网

國語hG2中华典藏网

春秋外傳,左丘明撰。hG2中华典藏网

公羊傳hG2中华典藏网

魯公羊高撰。漢何休註,或云徐彦疏。hG2中华典藏网

穀梁傳hG2中华典藏网

魯穀梁赤撰。晉范寗註,唐楊勛疏。hG2中华典藏网

曲禮hG2中华典藏网

此以下三十六篇,並《禮記》篇名。鄭玄註,賈公彦ㆍ孔穎達疏。hG2中华典藏网

檀弓hG2中华典藏网

王制hG2中华典藏网

月令hG2中华典藏网

曾子問hG2中华典藏网

文王世子hG2中华典藏网

禮運hG2中华典藏网

禮器hG2中华典藏网

郊特牲hG2中华典藏网

內則hG2中华典藏网

玉藻hG2中华典藏网

明堂位hG2中华典藏网

喪服小記hG2中华典藏网

大傳hG2中华典藏网

少儀hG2中华典藏网

學記hG2中华典藏网

樂記hG2中华典藏网

雜記hG2中华典藏网

喪大記hG2中华典藏网

祭法hG2中华典藏网

祭義hG2中华典藏网

祭統hG2中华典藏网

經解hG2中华典藏网

坊記hG2中华典藏网

中庸hG2中华典藏网

表記hG2中华典藏网

奔喪hG2中华典藏网

問喪hG2中华典藏网

服問hG2中华典藏网

間傳hG2中华典藏网

三年問hG2中华典藏网

深衣hG2中华典藏网

冠義hG2中华典藏网

昏義hG2中华典藏网

鄕飮酒義hG2中华典藏网

喪服四制hG2中华典藏网

逸奔喪禮hG2中华典藏网

古經逸不傳。hG2中华典藏网

大戴禮hG2中华典藏网

漢戴德刪。河間獻王所得《禮》二百二篇爲八十五篇。戴聖又刪爲四十七篇,是爲《小戴禮》。馬融又定〈月令〉ㆍ〈明堂位〉爲四十九篇,卽今之《禮記》是也。其餘三十六篇稱《大戴禮》。hG2中华典藏网

夏小正hG2中华典藏网

〈禮運〉註,夏四時之書,其存者有〈小正〉。戴德傳,傅崧卿註。hG2中华典藏网

論語hG2中华典藏网

家語hG2中华典藏网

孔子時,公卿大夫及弟子,所相問對者,取其要切者,別出爲《論語》,其餘則輯錄爲《家語》。hG2中华典藏网

孝經hG2中华典藏网

孔子門人,記孔子與曾子問答之言。hG2中华典藏网

爾雅hG2中华典藏网

或曰,周公著,或曰,成於子夏。郭璞註,又有《小爾雅》。hG2中华典藏网

孟子hG2中华典藏网

莊子hG2中华典藏网

蒙人莊周著。林希逸註。hG2中华典藏网

荀子hG2中华典藏网

趙人荀况著。楊倞註。hG2中华典藏网

孔叢子hG2中华典藏网

漢孔鮒著。hG2中华典藏网

戰國策hG2中华典藏网

漢蒯通論戰國說士權變。亦自序號《雋永》。劉向序次之。hG2中华典藏网

戴德變除hG2中华典藏网

新書hG2中华典藏网

漢賈誼著。hG2中华典藏网

容經hG2中华典藏网

賈誼著。hG2中华典藏网

史記hG2中华典藏网

漢司馬遷撰。hG2中华典藏网

諡法解hG2中华典藏网

列女傳hG2中华典藏网

漢劉向編。hG2中华典藏网

白虎通hG2中华典藏网

後漢章帝,詔諸儒,會白虎觀,講五經同異,作《白虎通義》。hG2中华典藏网

漢書hG2中华典藏网

後漢班固撰。女弟昭踵成之。hG2中华典藏网

五經異義hG2中华典藏网

後漢許愼著。hG2中华典藏网

說文hG2中华典藏网

許愼著。宋徐鍇註。hG2中华典藏网

釋名hG2中华典藏网

後漢劉熙著。以釋萬物之名號。hG2中华典藏网

鄭目錄hG2中华典藏网

鄭康成,註《儀禮〉ㆍ《禮記》,每篇目有錄。hG2中华典藏网

鄭志hG2中华典藏网

鄭康成禮說答問。hG2中华典藏网

論衡hG2中华典藏网

後漢王充著。hG2中华典藏网

續漢書hG2中华典藏网

晉司馬彪撰。hG2中华典藏网

輿服志hG2中华典藏网

《續漢書》篇名。又有《晉》《唐》〈輿服志〉。hG2中华典藏网

魏儀hG2中华典藏网

曹魏禮典。hG2中华典藏网

博物志hG2中华典藏网

晉張華著。hG2中华典藏网

風土記hG2中华典藏网

晉周處著。hG2中华典藏网

江都集禮hG2中华典藏网

晉潘徽等諸儒撰。hG2中华典藏网

提要錄hG2中华典藏网

崔氏變除hG2中华典藏网

晉崔凱撰。hG2中华典藏网

荊楚歲時記hG2中华典藏网

梁宗懍撰。錄荊楚歲時風物故事。自元日至除日,凡二十餘事。hG2中华典藏网

續齊諧記hG2中华典藏网

梁吳均著。hG2中华典藏网

後漢書hG2中华典藏网

宋范曄撰。hG2中华典藏网

顔氏家訓hG2中华典藏网

北齊顔之推著。hG2中华典藏网

三禮圖hG2中华典藏网

《隋》〈經籍志〉,鄭玄ㆍ阮諶著。五代聶崇義,以鄭阮等《六家圖》刊定。hG2中华典藏网

玉燭寶典hG2中华典藏网

隋杜臺卿著。以〈月令〉爲主,觸類而廣之。月爲一卷。hG2中华典藏网

文中子hG2中华典藏网

隋王通著。hG2中华典藏网

廣韻hG2中华典藏网

隋陸法言著。hG2中华典藏网

晉書hG2中华典藏网

何法盛撰。唐房喬ㆍ褚遂良再加撰次。hG2中华典藏网

北史hG2中华典藏网

李延壽撰。hG2中华典藏网

南史hG2中华典藏网

李延壽撰。hG2中华典藏网

開元禮hG2中华典藏网

唐張說撰,蕭嵩繼之。hG2中华典藏网

祭錄hG2中华典藏网

唐周元陽著。hG2中华典藏网

唐制hG2中华典藏网

貞觀ㆍ開元二禮。hG2中华典藏网

通典hG2中华典藏网

唐杜佑撰。hG2中华典藏网

唐書hG2中华典藏网

唐韋述撰,劉煦增減之。宋宋祁編《舊唐書》,歐陽脩編《新唐書》。hG2中华典藏网

德宗實錄hG2中华典藏网

唐裵埴撰。hG2中华典藏网

炙轂子hG2中华典藏网

唐王叡著。hG2中华典藏网

因話錄hG2中华典藏网

唐趙璘記唐史逸事。hG2中华典藏网

古今註hG2中华典藏网

崔豹著。hG2中华典藏网

天寶遺事hG2中华典藏网

五代漢王仁裕著。hG2中华典藏网

續事始hG2中华典藏网

僞蜀馮鑑著。hG2中华典藏网

靑城山記hG2中华典藏网

僞蜀道士杜光庭著。hG2中华典藏网

宋制hG2中华典藏网

《開寶》ㆍ《至和禮》ㆍ《政和禮》三禮。hG2中华典藏网

太平廣記hG2中华典藏网

宋太宗命李昉等撰。hG2中华典藏网

祭式hG2中华典藏网

宋魏公韓琦著。hG2中华典藏网

吉凶書儀hG2中华典藏网

宋安定胡瑗撰。hG2中华典藏网

五代史hG2中华典藏网

歐陽脩撰。hG2中华典藏网

書儀hG2中华典藏网

宋司馬溫公光撰。hG2中华典藏网

溫公家範hG2中华典藏网

二程全書hG2中华典藏网

胡文定編文集,朱子編《遺書》ㆍ《外書》,張玘合以經說。hG2中华典藏网

易傳hG2中华典藏网

伊川著。hG2中华典藏网

唐鑑hG2中华典藏网

宋范祖禹撰。hG2中华典藏网

呂氏鄕約hG2中华典藏网

宋呂大鈞著,朱子增損。hG2中华典藏网

詳定郊廟禮hG2中华典藏网

宋楊完ㆍ陳襄ㆍ陸佃ㆍ張璪,承命撰定。hG2中华典藏网

春秋胡傳hG2中华典藏网

宋胡文定安國撰。hG2中华典藏网

鄒浩語錄hG2中华典藏网

呂氏童蒙訓hG2中华典藏网

宋呂本中著。hG2中华典藏网

茶錄hG2中华典藏网

宋蔡襄著。hG2中华典藏网

談錄hG2中华典藏网

宋賈黃中著。hG2中华典藏网

事物記原hG2中华典藏网

不著名氏書目。十卷,宋高承著。hG2中华典藏网

源流至論hG2中华典藏网

宋林駉著。hG2中华典藏网

龍龕手鑑hG2中华典藏网

契丹僧行均撰。hG2中华典藏网

厚終禮hG2中华典藏网

宋高閌撰。hG2中华典藏网

名臣錄hG2中华典藏网

朱子編次宋名臣言行,姚希得編《續錄》。hG2中华典藏网

律呂新書hG2中华典藏网

宋蔡西山元定著。hG2中华典藏网

朱子大全hG2中华典藏网

先生季子在編。宋王遂編續集,余師魯編別集。hG2中华典藏网

語類hG2中华典藏网

宋李道傳編,弟性傳續編。hG2中华典藏网

實紀hG2中华典藏网

戴銑撰。hG2中华典藏网

年譜hG2中华典藏网

宋李方子撰,明朱湛又撰。hG2中华典藏网

台寓錄hG2中华典藏网

事文類聚hG2中华典藏网

宋祝穆著。祝淵及元富大用續編。hG2中华典藏网

大學衍義hG2中华典藏网

宋眞西山德秀撰。hG2中华典藏网

文獻通攷hG2中华典藏网

宋馬端臨著。hG2中华典藏网

韻會hG2中华典藏网

宋黃紹撰。hG2中华典藏网

靑箱雜記hG2中华典藏网

宋吳處厚著。hG2中华典藏网

家禮附註hG2中华典藏网

宋楊復著。hG2中华典藏网

家禮增註hG2中华典藏网

劉垓孫著。hG2中华典藏网

二儀實錄hG2中华典藏网

載事物之始樂府所由起。hG2中华典藏网

瑣碎錄hG2中华典藏网

溫革著,陳曄增。hG2中华典藏网

翰墨全書hG2中华典藏网

元熊禾著。hG2中华典藏网

家禮補註hG2中华典藏网

劉璋著。hG2中华典藏网

四聲通解hG2中华典藏网

元史hG2中华典藏网

大明高皇帝詔李善長ㆍ宋濂ㆍ汪克寬等撰。hG2中华典藏网

大明集禮hG2中华典藏网

高皇帝命諸儒撰。hG2中华典藏网

大明律hG2中华典藏网

高皇帝命刑部尙書劉惟讓詳定。hG2中华典藏网

大明會典hG2中华典藏网

孝宗命儒臣撰。hG2中华典藏网

宋鑑hG2中华典藏网

劉剡編,張光啓訂正。hG2中华典藏网

續綱目hG2中华典藏网

憲宗命學士商輅ㆍ萬安等撰。hG2中华典藏网

一統志hG2中华典藏网

英宗勅內閣儒臣撰。hG2中华典藏网

皇明啓運錄hG2中华典藏网

明陳淸瀾建撰。hG2中华典藏网

皇明通紀hG2中华典藏网

陳建撰。hG2中华典藏网

鄕校禮輯hG2中华典藏网

明屠羲英著。hG2中华典藏网

家禮會成hG2中华典藏网

明魏堂著。hG2中华典藏网

家禮儀節hG2中华典藏网

明丘瓊山濬撰。hG2中华典藏网

大學衍義補hG2中华典藏网

丘濬撰。hG2中华典藏网

家禮集成hG2中华典藏网

家禮集說hG2中华典藏网

明馮善著。hG2中华典藏网

家禮會通hG2中华典藏网

靳陽湯鐸著。hG2中华典藏网

家禮簡易hG2中华典藏网

家禮要解hG2中华典藏网

家禮集覽hG2中华典藏网

字彙hG2中华典藏网

皇明續名臣錄hG2中华典藏网

明海鹽徐咸撰。hG2中华典藏网

麗制hG2中华典藏网

以下東國書目。hG2中华典藏网

櫟翁稗說hG2中华典藏网

麗李益齋齊賢著。hG2中华典藏网

五禮儀hG2中华典藏网

我世宗朝命撰,成宗五年書成。hG2中华典藏网

麗史hG2中华典藏网

世祖朝命鄭麟趾撰。hG2中华典藏网

經國大典hG2中华典藏网

世祖朝命撰,成宗辛卯書成。後有《續錄》ㆍ《通編》。hG2中华典藏网

國朝寶鑑hG2中华典藏网

世祖朝命撰。其後列聖朝,皆有之。hG2中华典藏网

喪禮補編hG2中华典藏网

英宗朝命撰。hG2中华典藏网

文廟享祀錄hG2中华典藏网

英宗御編。hG2中华典藏网

筆苑雜記hG2中华典藏网

徐四佳居正著。hG2中华典藏网

佔畢齋集hG2中华典藏网

金文簡公宗直著。hG2中华典藏网

奉先雜儀hG2中华典藏网

晦齋李文元公彦迪撰。hG2中华典藏网

退溪集hG2中华典藏网

李文純公滉著。hG2中华典藏网

講錄hG2中华典藏网

溪門諸子所錄。hG2中华典藏网

言行錄hG2中华典藏网

溪門諸子所錄。hG2中华典藏网

語錄解hG2中华典藏网

溪門諸子所錄。hG2中华典藏网

寒暄年譜hG2中华典藏网

金文敬公宏弼年譜。hG2中华典藏网

柏潭集hG2中华典藏网

具柏潭鳳齡著。hG2中华典藏网

荷谷粹言hG2中华典藏网

許荷谷篈撰。hG2中华典藏网

栗谷集hG2中华典藏网

李文成公珥著。hG2中华典藏网

擊蒙要訣hG2中华典藏网

栗谷撰。hG2中华典藏网

家禮考證hG2中华典藏网

芝山撰。hG2中华典藏网

鶴峯集hG2中华典藏网

金文忠公誠一著。hG2中华典藏网

東岡年譜hG2中华典藏网

金文貞公宇顒年譜。hG2中华典藏网

西厓集hG2中华典藏网

柳文忠公成龍著hG2中华典藏网

寒岡集hG2中华典藏网

鄭文穆公逑著。hG2中华典藏网

五先生禮說hG2中华典藏网

寒岡類輯兩程ㆍ司馬ㆍ張ㆍ朱禮說。hG2中华典藏网

賁趾集hG2中华典藏网

南賁趾致利著。hG2中华典藏网

喪禮備要hG2中华典藏网

沙溪因申氏所輯修飾之。hG2中华典藏网

家禮輯覽hG2中华典藏网

沙溪撰。hG2中华典藏网

疑禮問解hG2中华典藏网

沙溪問答禮說。hG2中华典藏网

問解續hG2中华典藏网

愼獨齋問答禮說。hG2中华典藏网

旅軒集hG2中华典藏网

張文康公顯光著。hG2中华典藏网

愚伏集hG2中华典藏网

鄭文莊公經世著。hG2中华典藏网

眉叟記言hG2中华典藏网

許文正公穆著。hG2中华典藏网

瓢隱集hG2中华典藏网

金瓢隱是榲著。hG2中华典藏网

澤堂集hG2中华典藏网

李澤堂植著。hG2中华典藏网

存齋集hG2中华典藏网

李存齋徽逸著。hG2中华典藏网

葛庵集hG2中华典藏网

李葛庵玄逸著。hG2中华典藏网

南溪集hG2中华典藏网

朴南溪世采著。hG2中华典藏网

農巖集hG2中华典藏网

金農巖昌協著。hG2中华典藏网

明齋集hG2中华典藏网

尹明齋拯著。hG2中华典藏网

疑禮問答hG2中华典藏网

明齋撰hG2中华典藏网

密庵集hG2中华典藏网

李密庵栽著。hG2中华典藏网

錦水記聞hG2中华典藏网

密庵撰hG2中华典藏网

屛谷集hG2中华典藏网

權屛谷榘著hG2中华典藏网

顧齋集hG2中华典藏网

李顧齋槾著。hG2中华典藏网

霽山集hG2中华典藏网

金霽山聖鐸著。hG2中华典藏网

淸臺集hG2中华典藏网

權淸臺相一著hG2中华典藏网

九思堂集hG2中华典藏网

金九思堂樂行著。hG2中华典藏网

大山集hG2中华典藏网

先師李大山象靖著。hG2中华典藏网

痛慕錄hG2中华典藏网

李侍讀埦,錄先師言行。hG2中华典藏网

【案】引用近世先儒說,皆以書名錄在書目。其或未見本書,而因他書傳錄者,入於姓氏。hG2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