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家注孙子

作者:佚名
十一家注孙子

军事理论书。分上、中、下3卷。亦名《孙子注解》、《孙子集注》、《校定注释孙子十三篇》、《孙子十家注》、《十家会注》等。春秋孙武撰,三国魏曹操等注,宋吉天保辑。武有《孙子兵法》、操有《曹操集》,均已著录;吉天保生平无考。是书除照录《孙子兵法》原文外,所收注家有曹操、李筌、杜佑、杜牧、王晳、张预、贾林、梅尧臣、陈皥、孟氏、何氏等11家。一说“郑友贤撰——说三十则。盖本有十家注,友贤辑且补之,为十一家也。”余嘉锡《四库全书辩证》则谓:“自曹操至何氏,实十一家,郑友贤谓之十家者,盖注中引及杜佑,乃《通典》之说,佑本不注《孙子》,去佑不数,则十家耳。《书目》谓并友贤十一家者,误也。”《辩证》之说为是。是书本着“注不破经”的原则,对原文详加注解,且举出大量战例加以解说,亦有为注作注者,并多有阐发。如注“兵者,诡道也”句:曹云“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李云“军不厌诈”;梅云“非谲不可以行权,非权不可以制敌”;王云“诡者,所以求胜敌;御众必以信也”;张云“用兵虽本于仁义,然其取胜必在诡诈。故曳柴扬尘,栾枝之谲也:万弩齐发,孙膑之奇也;千牛俱奔,田单之权也;囊沙壅水,淮阴之诈也。此皆用诡道而制胜也”。是书系各家军事思想的汇集,对研究古代军事思想

猜你喜欢的书

骆丞集

骆丞集

4卷,唐骆宾王撰。《唐书·文苑传》称,中宗时诏求其文,命郝云卿编次之。其集新、旧《唐书》皆作10卷,今皆散失。此本为后人裒辑,其注则明给事中颜文选所作,援引疏舛,殆无可取,以《文选》之外别无注本,而其中亦尚有一二可采者,故并录之,以备参考。该集收赋2篇:《荡子从军赋》、《萤火赋》。《荡子从军赋》着重写荡子的军旅生活之苦,也写荡妇闺中相思之情。《萤火赋》写狱中凄苦的生活交织着作者悲愤的情绪。该集有宋蜀本、元刊本、明万历杨为楝刊6卷本、明林绍发刊10卷本、万历四十三年刊本、《唐人三家集》本、明张燮刊本、《四库全书》本、嘉庆丙子秦恩复校刊本、道光己酉骆氏刊本、咸丰三年刊10卷本、《金华丛书》本、《四部丛刊》本等。

古音丛目

古音丛目

明杨慎撰。五卷。宋吴棫著《诗补音》、《楚辞释音》、《韵补》辨明古韵。杨氏认为吴氏3书有的字有问题应当阙疑,有的有错误应当删除,于是合此3书,阙疑刊误,又加上自著《转注古音略》的主要内容,合为一书。考证古音,详引古籍韵例。书言古音,得失参半。其书仿吴棫《韵补》之例,以今韵分部,而以古音相协者分隶之。与慎所著之《古音猎要》五卷、《古音馀》五卷、《古音附录》一卷,虽各为卷帙,号称四种,然核其体例,实本一书。观其《猎要》“东”、“冬”二韵共标,与《丛目》“东”、“冬”所标全复,与《古诗馀》“东”、“冬”所标亦复五字,参差互出,即其随手成编,未归划一的明证。故其条例不密。疏漏颇多;然取材丰富,亦有可采。

太清调气经

太清调气经

道家气功著作。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一卷。《通志·艺文略》道家吐纳类著录。书中内容多为唐宋间养生学著作大段征引,当系唐代或此稍前一些时的作品。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别批评了世人及旧经所传的十四种服气说法,其中包括四时服气定数说,顿休粮服气说,多咽以饱为功说,日中前后生气死气说,吐少引多说,存服五方气色说,百咽令声彭彭说,月中前后分出手足说,二十一日休粮说,屈指记数说,含枣生津说,闭气饱满说,病即闭气功之说,固气勿泄说等,并于摘谬之后,一一申以己意。第二部分正面论述调气、服气的原理、方法以及练功宜忌,其间征引了较多的前人学说以彰明己意,同时又对旧经的一些不当说法作了批评。第三部分具体介绍练气法、委气法、闭气法、休粮法等四种服气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经中说,修真之人,分为三等;上等之士,本性幽闲,用志清雅,发言合道,行之无瑕; 中等之士,或身居荣禄,或名位有望,闻道则寤寐不安,趋营则终朝不息,二疑进退,两心交战,逡巡之间,十失六七;下等之士,二时已过,蹉跎暮年,筋力衰微,心神已丧,虽不免有噬脐之叹,然若精心励志,犹可十救一二。全经主旨在论述胎息服气以养生延命。认为养生当如婴儿之在母腹,胎息服内气,心处无为之境,内忘双忘,据固守一,自能精满气全,五脏安和,强身而延年。载《道藏》第五百六十九册。

长沙方歌括

长沙方歌括

方书著作。六卷。清 ·陈念祖撰于1803年。“长沙方”即指张仲景《伤寒论》方。陈氏将《伤寒论》方的主治、药物、用量及煮服法等,以诗歌的形式予以编撰,使读者易于习诵。其长子陈蔚另写方注,共成一帙。现存初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陈氏指出长沙方“其义精,其法严,毫厘、千里之判,无一不了然于心,而后从心变化而不穷”。

几社壬申合稿

几社壬申合稿

明徐凤彩等选。徐凤彩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本书前有杨肃序、徐凤彩序、陈子龙《几社壬申合稿凡例》。崇祯三年(1630)以后,杨廷枢中解元,张溥、吴伟业并经魁,所获售者,无不为社局之人。其后温体仁乃改为保举。而保举所获,亦均社中人。当时所选张溥之《国表小品》,李舒章之《几社会义集》等不下数十种。此为几社壬申(1632)所选之文。凡例略云:辛未(1631)之春,余与彝仲让、木燕又俱游长安,日与江右杨伯祥、彭城万年少、吴中杨维中、徐九一、娄中张天如、吴骏公同郡杜仁趾拟立燕台之社,以继七子之迹。后以升落零散,倡和乡里,不及远方。有明崇祯间刻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全一卷。略称般若心经略疏。唐代法藏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为般若心经之注疏。书中分教兴、藏摄、宗趣、释题等四门。卷首并附自序。本书之注疏本有题正记三卷(仲希)、连珠记二卷(师会)、探要钞二卷‘普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