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蒙
作者:张载
北宋张载著,苏昞篇次,凡17篇。主要篇目有《太和》、《参两》、《天道》、《神化》、《诚明》、《大心》、《乾称》。作于1070至1076年间,1077年始出示弟子,随后传播开来。张载以批判佛教、道教,宏扬儒学为己任,书名即取纠正蒙昧之意(一说取从童蒙立志做圣人之意)。提出较完整的气一元论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对佛教“一切唯心”和道家“有生于无”的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对宋以后的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有巨大影响。张载死后,本书由其门人苏炳效法《论语》、《孟子》篇次章句,分《太和》、《参两》、《天道》等篇刻印流传。现存最早版本为宋《诸儒鸣道集》本。明、清时代注本较多,较重要的有刘玑《正蒙会稿》本、高攀龙、徐必达的《正蒙释》本、王夫之《船山遗书》本、1978年中华书局整理出版《张载集》本。
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欧阳文忠集
别集名。北宋欧阳修(谥文忠)作。153卷(凡《居士集》、《外集》、《易童子问》、《外制集》、《表奏书启四六集》、《奏议集》等114卷,《归田录》、《诗话》、《长短句》等19卷,《集古录跋尾》10卷,书简10卷)。附录5卷(年谱、行状、墓志、传文等)。其中《居士集》是作者晚年自己编定,并有苏轼写的《居士集序》,其余都是南宋周必大所编定。《近体乐府》、《诗话》为后人单独印行,称《六一词》、《六一诗话》。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著名的文学家。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文笔纡徐曲折,语言平易流畅。其诗风格清新雄健,平易疏朗,议论化、散文化特点较明显。词则更富于情韵。代表性的作品,散文如《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五代史伶官传序》等;诗如《食糟民》、《边户》、《戏答元珍》等。
素问玄机原病式
医经类著作。金刘完素(约1120—1200) 撰。一卷。完素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河间 (今属河北) 人。人称刘河间。金承安间,章宗征召,不就,又赐号高尚先生。为河间学派开山鼻祖,后世尊为金元四大家之一。长期行医于民间,颇负盛名。研究 《内经·素问》十载,对运气学说造诣尤深。因其擅用寒凉药物,后世又称之为寒凉派。另撰有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宣明论方》 、《三消论》 、《伤寒直格》 、《伤寒标本心法荟萃》 等。传其学者有荆山浮屠、穆大黄、马宗素等。是书约成于天德四年(1152)。依据《素问·至真要大论》 中病机十九条,将病症归纳整理为“五运本病”和“六气本病”十一条病机,凡二百二十七字,逐条逐证注释阐发,并提出相应治疗原则。尤其增列燥气为病一则,提出 “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并将病机十九条属于火热的十七种病症扩大为五十余种。提出“六气所伤皆热”、“六气皆能化火”观点,对后世医家如张子和、朱丹溪及清季温病学家均有较深影响。此书不仅为刘氏“火热论”代表著作,更是研究《内经》病机理论、医论方法及临床辨证的重要参考文献。有《刘河间伤寒三(六)书》本,明嘉靖十四年(1535)刊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又名《金书玉字洞房上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北朝。据称乃上清紫精君、皇初紫虚君之经,上相青童君传授。内言存思北斗九星及洞房神君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
春秋集义
五十卷,纲领三卷。李明复撰。李明复一名俞,字伯勇,合阳人。李明复认为:知孔子者惟孟轲,知孟轲者惟周敦颐。而周敦颐《春秋》之学,二程得其真传,程颐曾作《春秋传》而程颢则间有及之。张载通过与二程研究而明之,刘绚、谢湜则是见而发明之,范祖禹等人是见而知之,至于胡安国则又是闻而发明之,而李侗诸人则又是闻而知之。虽然以上诸人派别有所不同,但其本源则一。其观点稍有异同,但于尊王贱霸,内中,国外夷狄,即事明纲领以着人君之用的大节上则完全相同。因而他辑录了周敦颐、二程、范祖禹、谢良佐、杨时、侯仲良、尹洙、刘绚、谢湜、胡安国、吕祖谦、胡宏、李侗、朱熹、张栻十六家“或着书以明《春秋》,或讲明他经而及《春秋》,或其说之有合于《春秋》者,皆广搜博访,始乃定其后先,审其精粗。”虽云兼采十六家,然用谢湜之说尤多。其《纲领》三卷,是关于《春秋》宗旨的总论。此书实属宋代诸儒解《春秋》之总汇,较吕本中《春秋集解》更为繁富。此书最早的刻本是宋代巴川王梦应所刻。今本《集义》部分采自无锡邹仪《蕉录草堂藏本》,而《纲领》部分则录自《永乐大典》。现存有元刻本。
方融玺禅师语录
三卷,清如玺说,兴林等编,附净土诗。一卷,天界上堂弘济上堂小参。二卷,云居示众。三卷,机缘室中垂语小佛事行脚垂语佛祖赞歌偈行实附净土诗。
显扬圣教论颂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即无着菩萨《显扬圣教论》中摄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