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经疑贯通
作者:王充耘
元王充耘撰。八卷。黄虞稷谓其书已佚。此本为明范钦天一阁旧钞本,尚首尾完具。唯第二卷中脱一页,第八卷中脱一页。此书以《四书》同异参互比较,各设问答以明之。盖由于延祐科举经义之外,设有经疑,此与袁俊翁《四书疑节》书皆应付科举的程试之式。其问辨别疑,似颇有发明。如问:“《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与《论语》之博文约礼,《孟子》尽心知性存心养性,《中庸》言明善诚身,其旨同与?”答曰:“圣贤之学惟致知存养二者兼致其力而已!盖物理有所未明,则存养之功固无所施;践履有所不力,则所明又非己有。故圣贤设教,于知行不可以偏废焉!《论语》之博文约礼,即《大学》之格致诚正;《中庸》之明善诚身,即《孟子》之尽心知性存心养性也。”又如问:“樊迟问仁,子曰‘先难后获’。司马牛问仁,子曰‘为之难’。原宪问‘仁曰克伐怨欲不行焉’,夫子谓‘可为难,仁则不知’。何也?”答曰:“仁者固先难而后获,仁者固以为之难而言之词,要末可以难为仁也。知难自难,而仁自仁,则知所以用力于仁矣!”再如问:“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又曰‘观水有术,必先观其澜’。其旨同乎?”答曰:“夫子于川流而发明道之全体不息者以示人,孟子因徐子而取其有本一节以为说。至于观澜,则亦所以验其有本而已
猜你喜欢的书
曼斯菲尔德庄园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于181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该作讲述了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描写陷入感情纠葛的几对青年男女。善良懂事的范妮由于家境穷困,从小被寄养在富裕的姨妈家。姨妈家的两个表姐虽然聪敏美丽,但都高傲任性,幸亏表兄埃德蒙的亲切关怀,才使她在寄人篱下的生活中得到安慰和快乐。成年后的范妮也常随表姐表兄参加社交聚会,他们在牧师家里结识了风流倜傥的青年克劳福德和他的妹妹玛丽。埃德蒙对美丽机智的玛丽一见倾心,范妮的两个表姐则拼命追求克劳福德,未料克劳福德在逢场作戏后发现自己真心喜欢的是范妮,而范妮深爱的却始终是温和真诚的埃德蒙。
竹斋诗集
诗别集。三卷,附录一卷。宋裘万顷撰。万顷在当时不以诗名,宋、元目录书中亦无其诗集著录。南宋诗人合集如《南宋群贤小集》、《南宋六十家集》、《江湖小集》以及四库馆臣采撰而成的《江湖后集》等书中皆不见收录。刘克庄集中有《裘元量司直诗跋》,称“其犹子南昌理掾应材携竹斋遗墨古律诗三首、其季元龄又手录四十二首。其言若近而远,若淡而深;近而淡者可能、远而深者不可能。为人自贵重,耻表襮,惟诗亦然。世知竹斋者多,而见其诗者绝少,理掾盍锓诸梓,与同志共之”(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见当时尚无刻本。宋末陈思编《两宋名贤小集》(当时名为《圣宋群贤小集》),收录裘诗三卷,存诗二百五十馀首;明潘是仁编《宋元三十七家集》,略收裘诗以备一家。后裘诗集绝少流传。清圣祖康熙四十八年(1709)万顷裔孙裘奏刊裘集,集后附有诰敕志铭,当系家族内传本。清高宗乾隆(1736—1795)间裘氏裔孙裘曰修重新精刊此集。其内容与裘奏刻本相同。此本被收入《四库全书》。常见者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14年李之鼎所刊《宋人集》本。
清世宗实录选辑
本书(一册五二面三一、二○○字)系选自「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之集辑,为清雍正朝对于台湾所作设施之纪录。此一朝(一七二二~三五),时当朱一贵变乱之后,清廷对台湾始渐引起警觉与注意。建元之年,析诸罗县北半线地方另设彰化一县,并增淡水捕盗同知一员;九年,又将彰化县大甲溪以北钱粮、命盗等项归淡水同知就近管理,并移驻竹堑。其他措施,亦均隐示一种向北「扩张」之趋势。因所纪无多,选辑范围略为放宽。
孝经大义
一卷,元董鼎著。朱熹作《孝经刊误》,只是校定经传,删削文字,未及训释。此书据朱熹改本进行诠释, 凡是改本圈记之字,全部去掉;改本辨证之语,存于各章之尾。并增注今文异同,注解时参方言。行文用口义体,文句稍冗, 但对文义能反复发挥以尽其义。
观音灵感录续编
九章,毛凌云居士述。第一章绪言,第二章救刀兵劫,第三章救灾祸难,第四章救疾病苦,第五章救产婴苦,第六章善恶劝惩,第七章示现接引,第八章结劝流通,第九章礼念方法。
青州百问
全一卷。宋代曹洞宗僧一辩(又称一辨,1081~1149)问,慈云觉答,林泉从伦附颂。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系青州普照寺之一辩和尚,住燕京大万寿寺时,于宣和年间(1119~1125),聚十方之僧众,试以室中勘验揭提宗纲,设百问示众,众中十身寺之慈云觉遂逐一作答。其后,林泉从伦于每一问答之后附颂一首。本书与从容录同出一辙,皆系曹洞宗之公案集。后世常以之与一辩之门人通玄圆通之通玄百问合称‘通玄青州二百问’,而并行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