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属事
作者:傅逊
二十卷。傅逊(生卒年不详)撰。傅逊字士凯,太仓(今属江苏省)人,明代经学家。少从师于文学家归有光,科举失意,晚年以岁贡授建昌训导。傅氏着述,除此外,还有《左传注解辨误》。此书之作,发端于其友王执礼,而由傅逊续成。其体例则仿袁枢纪事本末体,改编年为属事,分国纪事。有周、伯、鲁、晋、齐、宋、卫、郑、秦、楚、吴楚、楚吴、越诸国,目下又有子目。如周之下子目有:“桓王伐郑”、“子克、子颓、子带之乱”、“王臣之争”、“定灵昏齐”、“刘康公败茅戎”、“景王让晋”、“王臣丧亡”、“子朝之乱”、“王朝交鲁”九条。子目之内容则按年编次《左传》之纪事。每年后多有评议,兼发义理与训诂,于杜注每多商榷。如其《凡例》称,“杜于晋朝元皇后丧,议太子应既葬除服,故凡传中丧制皆曲为强解以信其说。先儒谓其巧饰经传以附人情,今注中悉为厘正,”傅氏尚撰有《左传注解辨误》,专门驳正杜预注解,然大抵臆说者多,其中有价值之部分,则被顾炎武收入其《左传杜解补正》一书入中。此书成于万历十三年(1585),现存万历十三年日殖斋自刻、十七年重修本。
傅逊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德皇威廉二世回忆录
本书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末代君主威廉二世流亡荷兰期间,对德意志统一、德意志第一帝国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志革命、德意志第一帝国灭亡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回忆。威廉二世是怎样对待和评价德意志统一和崛起的功臣俾斯麦的?德意志第一帝国的外交斗争在他的领导下为什么如此跌宕起伏、交锋激烈?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爆发?德意志革命发生的根源是什么?德意志第二帝国覆亡阶段发生了哪些不可思议或令人唏嘘的事情?本书都给予翔实、充分的解答。
先秦文学
游国恩著,本书列为台湾商务印书馆《人人文库》之一,1968年初版,1972年二版。全书十八章,首章总论文学之范围及文学史,以后各章从中国文学起源的探讨开始,全面论述了未有文字时之初民文学、唐虞时代之文学、夏代文学、商代文学、周代文学等先秦文学,而对上古谣谚、《诗经》、楚辞的论述是本书的重点。这不仅因为在各体文学的起源中诗歌最早,而且先秦时代朝廷设采诗之官,掌采民间歌谣,藉以观风俗、知得失,“诗三百篇”即由此而来。著者紧扣先秦社会生活与文学的密切关系,详细阐述了《诗》之来源及《南》《风》《雅》《颂》,《诗》之时代背景及其艺术特征。著者特别专章论述了较少为文学史家注意的春秋战国时的杂歌诗,这些杂歌诗流行于鲁、齐、晋、楚、宋、吴诸侯各国之间,十九皆民歌,含有丰富的社会、政治、风俗、人情等内容,是《诗经》之外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品。著者还详细论述了楚辞兴盛的原因和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概括地总结了楚辞的文学渊源和现存作品所蕴含的宇宙观念、神仙观念、神怪观念、历史观念。全书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是一本关于先秦文学的普及读物。
上清三尊谱录
《上清三尊谱录》,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南北朝末或隋唐初上清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全书乃虚无真人奉其师金明之命撰写并注解,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篇题作《无上九天丈人三尊谱录》。所谓「三尊」,即第一度师上玄真明道君、第二度师无上玄老、第三度师金明七真,皆为上天真神。修道者应知其姓名字号,形状像貌、冠带服饰、居住方所及侍卫人数,应于心中存思念真,祝愿三尊下降,开度罪过,使自身得道成真,升入无形。经文后半篇题作《序金明玄应品》,概述金明七真降世垂教,奉受《灵宝赤书真文》,以正道教化世人,劝人尊奉《三尊谱录玉经》等事。
芳菲之歌
当代长篇小说。杨沫著。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5月初版。全书分为3部共74章,系《青春之歌》姊妹篇。书中着力描绘了柳明、曹鸿远、白士吾等一代青年人在抗日救亡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成长及分化,塑造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群像。漂亮的少女柳明,是北平医学院的高材生。她生长在普通教师家庭,家境虽清贫,却倔强好学。由于在教会学校读书的原因,她与清室后裔白士吾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建立了一定的感情。正在这时,日本军队发动了芦沟桥事变,炮声轰毁了柳明立志攀登医学高峰的梦。白士吾凭藉家庭的财力,竭力劝柳明去日本留学并与他完婚。与此同时,中共地下党员曹鸿远的爱国热情与行动感染了柳明,使这位富有正义感的姑娘产生了强烈的抗日意愿。在人生的十字路上,柳明经历了感情上痛苦的搏斗,终于毅然放弃了去留学做阔太太的机会,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在敌后根据地,她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后因工作上的需要,她被派往敌占区配合曹鸿远从事地下工作,以假夫妻的身份共同生活。他们在工作中产生了纯真而深沉的爱情,但因工作任务的转移,不得不再次分手。而白士吾因恋爱的失败,又被侵略者所利用,遂成为日军的帮凶。由于白士吾卖身投敌,在根据地工作的柳明受到株连,不被信任,思想上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当柳明与曹鸿远再度相逢时,他们正在为各自的工作奔赴不同的区域。这个并未结束的故事通过一个侧面反映了伟大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及人的情感的复杂性。《青春之歌》中的主人翁卢嘉川和林道静在本书中也多次出现。
志怪录
明代文言志怪小说集。祝允明撰一卷。今存《纪录汇编》本、《古今名贤汇语》本。作者是有神(怪)论者,关于本书的写作目的, 作者首先说,平时遇到了鬼怪,如果读了本书,那就可“知所以趋避,所以劝惩”,这是从实际中的所谓获“益”讲的:其次,他又说,志怪短篇, “恍语惚说,奇目警耳”,是一般读者“所喜谈而乐闻”的,可供茶余饭后消遣之用。本书宣扬事皆前定,不可改变。《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谓“所载皆怪诞不经之事”。但作者自序云:“志怪虽不若志常之为益,然幽怪之事,固宇宙之不能无,而变异之来,非人寻常念虑所及”,书之可以“趋避”,可以“劝惩”还可以“夺目警耳”,故为“吾侪之所喜谈而乐闻”,有娱悦作用。书成于弘治初。篇幅多为数十字至数百字。
大乘起信论直解
大乘起信论直解,两卷, 马鸣菩萨造论,真谛三藏释论,唐法藏造疏,明德清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