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皇纲论

作者:王晳
春秋皇纲论

五卷。王晳撰。王晳生平不详。除此书外,王氏还着有《春秋通》、《春秋异义》、《春秋明例隐括图》,皆佚。此书属通论性质。分孔子修春秋、始隐、尊王、公即位、卿书名氏等二十三条,主旨在考辨三传,评论啖助,陆淳,反对啖陆等治《春秋》而尽废三传,提倡《春秋》有褒有贬之旧说。其论三传之得失云:“独左氏善览旧史,兼该众说,得《春秋》之事甚备。其书呈附经而作,然于经外自成一书,故有贪惑异说、采掇过当,至于圣人微旨,颇亦疏略。而大抵有本末,盖出于一人之所撰述也。《公》、《穀》之学本于议论,择取诸儒之说系于经文,故虽不能详其事迹,而于圣人微旨多所究寻。然失于曲辨赘义、鄙浅丛杂,盖出于众儒之讲说也。”其论三传得失或许未必得当,但对三传有褒有贬,并不盲然排斥,较宋代诸儒之“尽废三传”,也可谓是另着一只眼。在此书中,王氏还不点名地批评孙复“有贬无褒”之说。如其在《孔子修春秋》篇中说:“若专为诛乱臣贼子,使知惧,则尊贤旌善之旨阙矣。”现存有清《通志堂经解》本。

王晳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集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集

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68则风格各异的短篇小说,由纳博科夫之子德米特里按照年代顺序编辑而成。在这些幽暗而充满魔力的故事中,纳博科夫完美展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小说技法,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智力游戏,以及对生命中无从躲避的暧昧和失落的迷人洞察,被称为“英语文学的奇迹”。 68则幽暗而充满魔力的故事中,纳博科夫完美展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小说技法,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智力游戏,以及对生命中无从躲避的暧昧和失落的迷人洞察。夜晚书桌前的男人被一位不速之客惊扰,原来是来自故乡的木精灵;失散已久的儿子与母亲重逢,却现身在无比尴尬的时刻;名为“剃刀”的流亡理发师给曾经迫害过他的男人刮脸;新郎在蜜月结束后不得不向岳父报告新娘的死讯;羞涩的梦想家与恶魔做了灵魂的交易……纳博科夫一生中所关注的命运主题:怀旧与讽刺、时间与死亡、流亡者的日常、对故国的纪念、隐晦的童年创伤、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此一一呈现。

湛渊集

湛渊集

诗文别集。一卷。元白珽著。白珽诗与仇远齐名,人称“仇、白”,戴表元称他为“穷书生”,月泉吟社第十八名唐楚友即白珽寓名。成化《杭州府志》载《湛渊集》八卷,《文渊阁书目》尚著录,后佚。此一卷本为清高宗乾隆(1736—1795)时杭州沈崧町所辑,凡赋二篇、诗六十三首、文六篇,冠以戴表元序,附以宋濂所作墓志。因系散佚之后重辑,大略只存什一。其中又不免间杂伪作,如《杭州府志》所载《三月八日过西马塍》一首,中四句全与月泉吟社诗同,而诗中又以“塍”字与“晴”、“声”、“名”字同押,这显然据明《洪武正韵》,当非白珽所作。集中《游后湖赋》又载方回《桐江续集》中。此集有《四库全书》本,《武林往哲遗著》本,《知不足斋丛书本》作三卷。八千卷楼有抄本,题作《湛渊遗稿》三卷、补遗一卷。

清微三品经

清微三品经

《清微三品经》,全称《清微三品至道极玄参同妙典大乘度劫真经》。有吕洞宾《自序》,谓于壬午岁(康熙四十一年,1702)降于江夏涵三坛,“乃以予一家言,会合三教宗旨,阐演斯典,庸示后学”。黄诚恕《序》称,至甲申岁(康熙四十三年,1704),《三品经》演成。至壬辰岁(康熙五十一年,1712)刻版两份,一送武当山,一存涵三宫。将刻版送武当山,既有永久保存之考虑,亦有请道教宫观承认其刊刻经书的正统性之用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1985年农历九月十九·重庆慈云寺,对观世音菩萨的功德应该有正信,坚定信仰。信仰观世音菩萨有大智、大悲、大行,即慈悲普度的功德,此功德威力不可思议,要坚信。特别是要坚信,观世音菩萨与法界众生都有缘,以其无量无边的大悲心,寻声救度法界一切众生。处在忧悲苦恼逼迫中的众生,只要能够称诵观世音菩萨圣号,一心称名,就一定会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被护佑,真实不虚!

长者女庵提遮师子吼了义经

长者女庵提遮师子吼了义经

一卷,失译。佛在祇园。应供于长者婆私腻迦家,其女不出。佛遣化女以残食与之,女念其夫,其夫即至。乃同见佛。与舍利弗及文殊师利菩萨问答,明生以不生生为生义等法。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

具名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五卷,隋阇那崛多译。佛在王舍城竹园放光集众。以贤护菩萨为对场而说法。与般舟三昧经同本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