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疏义会通

作者:朱公迁
诗经疏义会通

二十卷。元朱公迁撰。朱公迁,字克升,乐平(今属江西)人。至正年间,曾任婺州、处州教授,晚年病归故里。曾题其室为“高明之所”,学者称为明所先生。着述除《诗经疏义会通》外,还有《四书通旨》、《四书约说》、《余力稿》等。《诗经疏义会通》亦称《诗经疏义》。该书为阐释朱熹《诗集传》而作,注之有疏,故名《诗经疏义会通》。其体例为一诗一释,先列朱熹之说,再用小字进行疏证,引用他说,用“辑录”以示区别。注音夹于句中。该书的特色是:一,对《诗集传》的名物、典故的阐释尤其详尽,弥补了《诗集传》的不足。对朱熹的释意也进行力所能及的诠解,这对把握朱熹的写作用心,对体认朱熹之学有一定的价值。二,对《诗经》的章意和脉络作简明扼要的揭示,有利于《诗经》的学习与研究。三,书中附有“图说”,对《诗经》的名物进行图解,让读者对古代的许多器物、天文、地理等有感性的认识、清代《钦定诗经传说汇纂》等书附有许多图谱,正是从这里借鉴而来的。朱公迁治学谨严,订正了《诗集传》中的一些错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为:“其学墨守朱子,不逾尺寸,而亦间有所辩证。”所作考证“虽于宏旨无关,亦足见其用心不苟也,”是符合该书的实际的。不足之处在于总体上承袭朱熹之说,对爱情诗多认为是淫奔之诗,对妇女也多采取轻视

朱公迁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国家与革命

国家与革命

苏联列宁著。中译本由中央编译局据《列宁全集》俄文第4版译出,人民出版社1975年单行本。《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撰写的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经典著作,写于1917年。全书6章。第1章,阶级社会和国家。主要阐述了国家的起源、特征和作用,揭示了国家的本质,指出资产阶级国家不会自行消亡,充分肯定了暴力革命的作用和意义。第2章,国家与革命,1848—1851年的经验。列宁以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的主要著作为依据,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第3章,国家与革命,1871年巴黎公社的经验、马克思的分析。着重论述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经验的总结,阐述了无产阶级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用公社式的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取而代之的思想。第4章,续前,恩格斯的补充说明。主要依据恩格斯对巴黎公社经验的补充说明,进一步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第5章,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列宁依据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基本理论,深刻论述了共产主义发展与国家消亡之间的关系,强调过渡时期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然性,阐明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第6章,马克思主义被机会主义者庸俗化了。主要指出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竭力回避无产阶级革命对国家的态度问题,结果产生了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现象。全书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批判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反动国家观,对全世界无产阶级为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政权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汉字简化方案

汉字简化方案

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正式公布《汉字简化方案》。这个方案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即汉字简化第一表,包含230个简化字,从方案公布之时通用;第二部分即汉字简化第二表,包含285个简化字,其中的95个简化字从1956年6月起开始试用;第三部分即汉字偏旁简化表,包含54个简化偏旁,有30个根据这个表推出的简字从公布时开始试用。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在总结使用简化汉字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简化偏旁的应用范围,并编印《筒化字总表》,共收2236个简化字,一共简化了2264个繁体字。这些简化字在笔画上减少近一半。表中所列简化字约占现代常用字和次常用字的1/3。它为普及教育和扫除文盲创造了条件,为汉字信息的现代化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小儿诸证补遗

小儿诸证补遗

中医,儿科,成书于明崇祯九年(1636)。该书首述观气色验指纹为临证之要,后论胎毒、惊风、丹毒、痘麻等证治。卷末载小儿引经诸药歌及小儿治诸效方。现存明崇祯九年抄本。

咒小儿经

咒小儿经

三行半,东晋昙无兰译。说疗小儿病之神咒。

妙法莲华经玄义

妙法莲华经玄义

二十卷。唐释智顗撰。《妙法莲华经玄义》亦称《法华经玄义》略称《法华玄义》这是天台宋评释《妙法莲华经》题名的主要着述为天台三大部之一。是由智口授,弟子灌顶随听随记整理成书。玄义以五章叙经,即:一法喻为名,二实相为体,三一乘因果为宗,四断疑生信为用,五无上醒开为教相。然后以七番共解,五重别说,释五章义。七番是:标章、引证、生起、开合、料简、观心、会异。五起有: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释名中先释法字,次释妙字。广明佛本迹各具十妙,广明因缘四谛二谛三谛一谛之境。辨体中开列七条,明宗分为五别。使法华经解、意足字美。从此结束了“齐梁之际,……盛演法华。立言判教,一音四相之说,四时六宗之谈,众旨纷纭,相倾相夺。南三北七,竞化当时的局面。智以智论为指南,以涅槃为扶疏,引方等以增信,集经论以助成。观心为经,诸法为纬。盛破光宅法云师义记,偏难四宗。遂使余家望风而靡,进退失据。可以说它是天台宗对于全佛教的概论,可称为以往中国佛教学人卓越的研究成果。在中国佛教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注释本书的有唐湛然的《法华玄义释签》二十卷,宋法照的《法华经玄义读教记》五卷,宋从义的《法华玄义补注》三卷。本书节本有明传灯的《法华经玄义辑略》一卷,智旭的《法华经玄义节要》二卷。此外还有与此有关的撰述,如唐湛然的《法华经玄义科文》五卷,宋善月的《法华大部妙玄格言》二卷,有严的《法华经玄义签缘起序指明》一卷。现常见版本是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

唐不空译,与大集经虚空藏菩萨品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