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正蒙

作者:李光地
注解正蒙

二卷。清李光地(1643-1718)撰。李光地字晋卿,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累官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着有《周易观彖》,已着录。《正蒙》宋张载着,九卷。取《易》“蒙以养正”之文,故称《正蒙》。其书本无篇次,载门人苏昺等分为《大和》、《参两》、《天道》、《神化》等十七篇。张载提出“虚空即气”的观点,认为宇宙万象,皆由气成,在我国思想史上有重要影响。是书载以精思而成,故义博词奥,虽注本颇多,然多不得其要,加之章句又繁,不免偶有出入,或与程朱之说相矛盾,注者亦莫知所从,不敢置议。光地《注解》疏通证明,多阐述张子未发之意;又于先儒互异之处加注。如“太极之说”与“周子太极不同”。地有升降一条,黄瑞节以为执四游旧说。又如《六经》之中释孟子之过化为不滞于物。释《中庸》之敦化为体厚用神。释《易》继善为不已其善。释《论语》上智下愚为习成。释《中庸》仁者为生安,智者为利。释《论语》空空无知为无思无为。释《易蒙》以养正为养蒙以正。释《论语》先进后进为急行缓行。洋洋盈耳为乐失其次。与朋友其敝之而无憾句,以其字属下。释好勇疾贫章二乱字迷缪。释易险阻为圣德之高坚。释《论语》素绚后素二“素”字异义。释礼禘祫之义用《注疏》旧说,殇祭之义又改易旧说。皆一一别白是非,使读者明白不

猜你喜欢的书

汉尼拔

汉尼拔

美国国家图书馆珍藏名传。雅各布·阿伯特写给青少年的世界历史通识性读物。本书讲述了迦太基名将、军事家——汉尼拔辉煌壮丽的人生。他年少时随父亲哈米尔卡?巴卡进军西班牙,并在父亲面前发下一生的誓言,终身与罗马为敌;长大后他率领大军深入罗马腹地,给予罗马沉重打击,终因远离后方,深陷敌境,最终大败而归的历史。

韩愈文集

韩愈文集

文集,韩愈,字退之,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昌黎(今辽宁义县)是其郡望,故常自称“昌黎韩愈”,后人便称他韩昌黎。他最后的官职是吏部侍郎,后世又称他韩吏部。死后谥“文”,所以又叫他韩文公。此文集精选《原道》《原毁》等韩愈文章27篇。韩愈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韩愈在文学方面,领导了反对骈文,提倡古文的“古文运动”,开创了“以议论人诗”、以散文为诗的独特诗歌风格,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

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

经名: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代。假托太上老君说诵经吞符,消灾除病之法。附录宋绍兴甲子(1144)茅山道师传霄跋文,宣称大观三年( 1109)太上以『加句天童护命经』授道士梁悟真。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题“三茅山道者梁悟真受”。绍兴甲子(1144年)傅霄跋称大 观三年 (1109年)梁悟真从老君受该经。《云笈七签》卷122录 《真宗皇帝御制天童护命妙经序》,《四库阙书目》、《通志》皆著录, 该经盖出自北宋真宗时。太上述符咒,劝人诵经服符吞符,以驱 邪治病。

秦梦记

秦梦记

传奇小说。唐沈亚之撰,作于太和初年。见于《沈下贤文集》。 《太平广记》二百八十二卷引有此文,但文字稍异。《唐人说荟》、 《唐代丛书》、鲁迅《唐宋传奇集》和汪辟疆《唐人小说》均收有此篇。《秦梦记》是现存沈亚之传奇中的最有特色的一篇。他使用第一人称手法,自叙梦入秦国,先以雄辩之才而受到秦穆公的赏识,后又率兵出征,连下河西五城。凯旋后,穆公嘉奖其功,把寡居的公主弄玉嫁给了他。婚后,夫妻恩爱,享尽荣华。不久弄玉死,沈亚之哀伤不已,作挽歌、 墓志铭以寄哀思。后辞公还家,临行前作别辞二篇。穆公送行,一直到函谷关。

李煜词集

李煜词集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李煜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难脱“花间”之风。国亡被俘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其后期词作的凄凉悲壮、意境深远,为以后苏、辛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并成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家,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全金元词

全金元词

唐圭璋编。金元词总集。共收录金元两代词人282家,词7293首。其中金代词人70家,词3572首。元代词人212家,词3721首。体例与作者所编《全宋词》相同,以人系词,按时代先后为序,依次编录诸家词作。每一词人下多列有小传,所列作品多注明出处。如在元好问名下,注明“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德明子。生于明昌元年(1190),兴定三年(1219)进士。天兴初,入翰林知制诰,金亡不仕。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年六十八。有《遗山集》”。于作品后注明:“以上一百零三首,见石莲庵汇刻《遗山先生新乐府》五卷本卷五,间以南塘本及罗振玉《殷礼在斯堂丛书》本校订”。其后又加有长篇案语,考述各本异同。所用词集底本以善本、足本为主,对于清末各家所辑刊的词集,如王鹏运刻刘因《樵庵词》,江标刻张野《古山乐府》、程文海《雪楼乐府》、萨都刺《雁门集》,朱孝臧刻邱处机《磻溪词》、张伯淳《养蒙先生词》、陈栎《定宇诗余》、安熙《默庵乐府》、李道纯《清庵先生词》、赵雍《赵待制词》、张雨《贞居词》、谢应芳《龟巢词》等,多非善本,该书均据善本、足本予以补正。各词集因版本不同,卷数及所收词篇目均不相同,该书均予比较,选择完本,对一些词篇并能进行补遗。如朱孝臧刻吴镇《梅花道人词》仅11首,该书从《珊瑚纲·名画题跋》等书中增补17首。耶律铸《双溪醉隐乐府》仅4首,赵万里从《永乐大典》人字韵中补1首,该书又从《永乐大典》行字韵中增补1首,席字韵中增补2首。赵万里辑卢挚《疏斋词》原为17首,周泳先据《永乐大典》湖字韵补1首,该书又从《永乐大典》林字韵中增补1首,席字韵中增补3首。该书为词总集,意在纲罗散失,对于魏了翁等许多选集不选的作家及作品,以及《道藏》中所收大量金元道士词等,均予收录。书前有《引用书目》,共引用书200余种,并有详细的校勘考证,补正了不少讹误和遗漏,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金元词的全貌。1979年由中华书局初版,全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