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对
作者:柳宗元
唐代柳宗元著。中国战国时代楚国大诗人屈原曾著《天问》,对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提出一系列问题。柳宗元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著成《天对》一书。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元气,在天地尚未形成之前,“惟元气存”。元气快速运动(吹)就是阴,慢速运动(吁)就是阳。元气快慢运动产生阴阳,阴阳相互作用产生天地万物。天地万物都是元气自然形成的,不是造物主的创作,也没有什么功劳。人类社会也不是天命主宰的,齐桓公曾经九合诸侯,称霸天下,后来子孙残杀,虫流出户,不是天命反复变化,而是由于他自己骄傲自满,用人不当。对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和一些自然现象,柳宗元也都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宋代晁补之说:“宗元为《天对》以媲《天问》,虽问对相反,其于发扬则同。……《天问》因对而益彰。”可见《天对》是进一步阐发了《天问》的思想。《天对》收入《柳河东集》卷十四。另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11月出版《天问天对注》。
猜你喜欢的书
上阳子金丹大要列仙志
上阳子金丹大要列仙志,元朝陈致虚撰。原为《金丹大要》之附篇,《正统道藏》本单出为一卷,收入太玄部。本篇列举全真道祖师十六人小传,旨在说明钟吕丹法传承源流。其传法谱系为:东华帝君传钟离权,钟离权传吕洞宾。吕传刘海蟾、王重阳、刘海蟾传董凝阳、张伯端,王重阳传马丹阳等全真七子;马丹阳传黄房公、宋德方;宋德方传李钰、李钰传张模、张模传赵友钦,赵友钦于己巳年(1329)之秋传陈致虚。上述传法谱系,是研究唐宋金元内丹道传承之重要史料。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南宋上清派法师萧应叟注。五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首有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作者所撰「上表」及「经旨」,宣称本书采取严东、薜幽样、成玄英、李少微四家注解,并以师友之说继于句下,以明经旨。又有「太极妙化神灵混洞赤文图」、「体象阴阳升降图」、「大还心镜火候图」三幅,皆图解内丹原理。作者认为「灵宝、金丹同出而异名」,经旨、丹道一致而无殊。故本书多以内丹家《易》学理论解说经文。如解释「元始」二字为元神、真铅、作丹之母。又如《灵书中篇》六十四句下,作者各系一卦象和时晷,以说明炼丹原理与火候。本书首开以丹道注解《度人经》之先例,对后来注家颇有影响。
新儿女英雄续传
《新儿女英雄续传》讲述牛大水与杨小梅这对革命爱侣,面对反动势力对解放区的进犯,接受组织安排的任务,化名为牛刚和杨英,兵分两路前往十分区。牛刚勇敢地打入敌军内部,在地下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向外输送情报,并伺机策反敌军军官;杨英则联合黑老蔡带领的地方武装力量,重新夺回被侵占的解放区,在解放区开展如火如荼的反奸清算与土地革命运动。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之下,胜利的号角即将在晋中区上空吹响。刻画出英雄儿女们为实现革命解放事业不畏艰险、敢于进取的风貌。
大圣欢喜双身毗那夜迦天形像品仪轨
大圣欢喜双身毗那夜迦天形像品仪轨,一卷,唐憬瑟撰集,日本快道题记。外题天形像品仪轨,尾题双身毗那夜迦天形像品仪轨。
鹦鹉经
全一卷。又称佛说鹦鹉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昔印度舍卫城有人名鹦鹉摩牢兜罗子,佛尝乞食其家,为说此经。内容述说人身有高下、好恶、清浊、健疾、美丑、贵贱、能无能、贫富、智愚等因果本末。本经之汉译本另有:(一)中阿含卷四十四鹦鹉经。(二)分别善恶报应经,天息灾译。 (三)兜调经,译者佚名。(四)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法智译。(五)净意优婆塞所问经,施护译。[历代三宝纪卷十、大唐内典录卷四、古今译经图纪卷三、开元释教录卷五、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七]
大生义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阿难思念十二缘生之深义,以此问佛,佛为广说逆从老死,推至识支,即中阿含大因缘经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