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言

作者:晁说之
儒言

亦名《晁氏儒言》,宋晁说之著。徽宗政和二年(1112)为攻王安石新学而作,内容多涉及《三经新义》与《字说》。非但是学术上的论争,且兼斥安石居心行事。排《周礼》,抑《孟子》,尊《春秋》,务与相反,负气求胜,言辞激烈。

章节列表

升序↑

晁说之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菜穗子

菜穗子

中篇小说。作者 [日本]堀辰雄,1941年发表于《中央公论》。小说故事分为榆树之家及菜穗子两大章节,在榆之家中描述著名叫三村菜穗子的女性在与上班族黑川圭介结婚后,读著由母亲三村夫人所写的手记,内容为三村夫人回忆著先前曾有过好感、但最后没交往在一起的男性作家森於菟彦。随后菜穗子在母亲死后将先前的手记埋在一棵榆树下,并感觉自己内心受到母亲的手记所影响。 在第二段菜穗子则提及自己在婚后过著不愉快的生活,而某日菜穗子在银座一带路上遇见儿时的玩伴都筑明,但发现自己与都筑明的之间关系变得疏远。随后菜穗子因肺病咳血、而从东京前往至八岳的肺结核疗养院接受静养。在静养的过程中菜穗子开始思索,并慢慢有了些新的想法:即便人生是孤独的,也不应该消极逃避。 小说文笔轻快,心理刻画细腻,于凄婉悲凉的气氛中,蕴含着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抒情格调。是作者后期创作的一部重要的心理小说,曾获1942年首届中央公论奖。

布朗基文选

布朗基文选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文献。奥·布朗基写于1832—1870年间。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9年根据1955年在巴黎出版的法文本译出出版,皇甫庆莲译。奥·布朗基,19世纪法国工人运动领袖,空想共产主义者。本书有5个部分,中译本11万字。选编布朗基重要文章40篇,较集中地反映他的基本思想及其发展过程。第1部分中《谁做的汤应该由谁来喝》(1834)提出消灭剥削,实现土地、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公有思想。第2部分是1848—1852年的著作,提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不可调和,以人民武装消灭反动常备军,“摧毁资本暴政”的思想。第3部分《社会批判》是1865—1870年的文章汇编,提出“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不是臆想或试验出来的,“共产社会只能在摧毁了旧的堡垒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的思想。主张武装夺取政权,对资产阶级实行革命专政,建立人民自治政府,建设共产主义,用“全面协作制”代替私有制。第4部分选自《祖国在危机中》 一书的6篇文章,反映作者在巴黎公社起义前夕,为挽救法兰西的覆灭所作的斗争。第5部分论述了武装斗争的策略和战术。本书继承和发扬巴贝夫主义传统,形成了布朗基主义,对当时法国的工人运动和空想共产主义有重大影响。它不能阐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和雇佣劳动制的本质以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存在依靠少数革命家的密谋起义和专政来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幻想,因而只是一种“本能的共产主义”。

湖山集

湖山集

诗文别集。宋吴芾著。芾集最早 为其子吴洪编辑,周必大为之序,称“《湖山集》 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 卷”;而宋赵希弁《郡斋读书志·附志》、《宋史 ·艺文志》则称“《湖山集》四十三卷,《别集》一 卷,《和陶诗》三卷,《附录》三卷”;朱熹《吴公神 道碑》、《宋史·吴芾传》又称“表奏五卷,诗文 三十卷”。然原本亡佚。此本乃四库馆臣从《永 乐大典》中辑出。十卷,除卷十末附文二篇外, 余均为诗。卷一为《和陶诗》,卷二、三为五古, 卷四为七古,卷五为五律,卷六、七、八为七律, 卷九、一○为绝句,卷首有周必大《湖山集序》。 另有《台州丛书》本,乃道光间仙居王魏胜手录 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本,又经黄岩王舟瑶据 文津阁《四库全书》本校补而成。有《补遗》一 卷,乃王舟瑶从《事文类聚》等书辑出吴芾散文 五篇。又有《仙居丛书》(第一集)本、《宋人集》 丁编本。前者除正集、补遗外,尚有附录一卷, 后者有辑补一卷。

幼科发挥

幼科发挥

儿科著作。又名《幼科发挥大全》。明·万全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儿科著作。4卷(另有2卷本)。明万全(密斋)撰于万历七年(1579年)。卷1论形气发微、原病论、入门审候歌等;卷2论急慢惊风;卷3论脾经病;卷4论脾、肺、肾诸经病。本书介绍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主要按照五脏辨证的方法,结合作者本人的学术经验予以阐述发挥,所选方剂大多实用有效。本书以五脏主病为纲,系统论述了多种临床常见儿科疾患的诊治方法。书中整理发挥万氏三世家传专治小儿疾病的独到见解与经验体会。本书曾收入《万密斋医书十种》中,解放后有排印本。

书湖州庄氏史狱

书湖州庄氏史狱

查维佐年箫查慎行年措清初的“庄氏史狱”,因庄廷撬其人“私撰”明史而兴,牵连甚广,死难者甚众。其情节大致是,庄廷巍购已故朱国祯所撰明史,召集宾客加工成书。庄死,其父刊行。有吴之荣者,因贪赃罢官,将庄氏史作为把柄欲诈取钱财,并图复职,诈财未遂,即向官府告评,致兴大狱。该史列名“参阅”(亦作“参订”)的二十四人中,颇有当时的知名人士,无不牵连在案。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略称法华经观智仪轨、成就法华仪轨、法华观智轨、法华仪轨。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书属密教经典之秘密部,系说明法华经之供养法。初有归命法华经二十八品之赞偈,又列举成就此法者应具备之四缘,即亲近真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并叙述作坛法及入坛之行法、观法、迎请等供养。次为择地、净地、涂地、加持供物、澡浴等作坛法。后明示入坛行法、入真如法性观法,乃至诵真言、作涂香等五供养,入实相三摩地等,皆有详示。此中,由开始至五供养依准于胎藏界;从实相三摩地以下则依准金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