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农春秋说
作者:惠士奇
《春秋》学著作。又称《春秋说》,《半农先生春秋说》。清惠士奇撰。十五卷。惠士奇,字天牧,一字仲儒,晚号半农,人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人。官编修,侍读学士,曾典试湖南,督学广东。为清代著名经学家,尤精“三礼”。此书考辨《春秋》礼制、史事、书法等,分门别类,经文以类相从,每卷约论三四类,然不立目类。每经文后约采三传之文附之,亦间以《史记》诸书佐之。每传文之后又多附诸儒之说。其史事多信《左传》,礼制时据“三礼”,对《公羊》、《榖梁》、啖、赵之妄,时加驳正。每类之后,又以己意为总论。其意多出自宋张大亨《春秋五礼例宗》、沈棐《春秋比事》。虽不免有拘泥窒塞之处,但大抵典核可信。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言必据典,论必持平,所谓原原本本之学,非孙复等之枵腹而谈,亦非叶梦得等之恃博而辨也。”有《四库全书》本、《皇清经解》本等。
猜你喜欢的书
匏翁家藏集
明代诗文别集。吴宽(字原博,号匏庵)著。凡77卷。其集基本上为吴宽手自编定,后其子中书舍人吴奭刻梓于家。前有正德三年(1508)王鏊、李东阳序。今存有此刻本。李序云:“《匏翁家藏集》七十卷,吴文定公所著,而手自编辑者也。为诗三十卷,不分体制,以年月先后为序;文四十卷,则分体汇载,而先后亦隐然寓乎其间。”王序所说的诗、文,卷帙与李序同。而今正德刻本实为77卷,诗30卷相同,而文则为47卷。徐原的后序也称宽子中书舍人奭搜阅笥稿,得诗30卷,文47卷,与前序不合。但与刻本相合。四库馆臣“疑七十卷以下乃宽原编,而其后七卷则出奭等所附益”。四库正以此刻本为底本著录。《四部丛刊》也影印此刻本。《四库全书总目》评其集说:“宽学有根柢,为当时馆阁钜手。平生学宗苏氏,字法亦酷肖东坡,缣素流传,赏鉴家至今藏弆。诗文亦和平恬雅,有鸣鸾佩玉之风。朱承爵《存余堂诗话》极称其《雪后入朝》诗,虽非高格,至谓其诗格尚浑厚,琢句沉著,用事典切,无漫然嘲风弄月之语,则颇为得实,以之羽翼茶陵,实如骖之有靳。至其作史彬墓表,称其以力田拓业,代为税长,而不载有从建文君出亡之事。后人因据以正《致身录》诸书之讹,是尤可以资考订矣。”所论较为全面,可帮助读者理解其集。
古今说海
古代笔记小说总集。142卷。明人陆楫(字思豫)编辑。本集卷首有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唐锦序及“古今说海校书名氏”。后者列有姜南等为编刊本集提供过藏书,或参加过校勘工作的13人的名字。全书分为4部、7家,凡收入135种历代(包括明)笔记小说,排列顺序是:说选部,内含小录家3卷、偏记家20卷;说渊部,内含别传家64卷;说略部,内含杂记家32卷;说纂部,内含逸事家6卷、散录家6卷、杂纂家11卷。其中每部内容又按甲、乙……壬癸等10集编次。《四库全书总目》曾这样评价本集:“所载诸书,虽不及曾慥《类说》多今人所意见,亦不及陶宗仪《说郛》捃拾繁富,钜细兼包。而每书皆削其浮文,尚存始末,则视二书为详赡。参互比较,各有所长,其搜罗之力、均不可没焉。”据唐锦《古今说海引》称,本书编成后,“好古博雅之士,闻而慕之。就观请录,殆无虚日”,“陆子乃集梓鸠工刻置家塾,俾永为士林之公器”。陆楫所刻,即今存的明嘉靖二十三年云间陆氏俨山书院刊本。本书流传较广,常见版本还有清道光元年(1821)苕溪邵氏酉山堂刊本,宣统元年(1909)上海集成图书公司排印本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11月又据后者影印发行。
八识规矩通说
八识规矩通说,一卷,附六祖大师识智颂解,明德清述,即性相通说卷下,(卷上在七六套)出梦游集卷四十六,古本卷三十四。嘉续三八重出,本藏甲三二梦游集原缺。
雪庵从瑾禅师颂古
雪庵从瑾禅师颂古,一卷,宋从瑾颂古。南岳下第十七世,嗣心闻贲。又作雪庵从瑾禅师颂古集。宋代临济宗僧雪庵从瑾(1117~1200)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辑录女子出定、迦叶门前刹竿、达磨见梁武帝、二祖安心、南泉平常心是道、黄龙三关等三十八项举扬宗乘之古则公案。
佛性海藏智慧解脱破心相经
又名《佛性海藏经》、《智慧海藏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二卷。北致98,首尾俱残,存二百二十九行。英国藏有S.2169、5181等。经文谓佛临涅槃,大众哀恋。佛应除疑菩萨之请,说众生之所以在三界轮回受苦,是因三毒箭之所射,四蛇之所啮,五狗之所盗,六贼之所怖,七杀之所没,八邪之所牵,万恶之所簇。然后逐一解释上述“三毒箭”、“四蛇”等法数的含义。又宣说受持此经的功德,最后宣说涅槃因缘。最初见录于《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判为伪经,故为历代大藏经所不收。于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正恭敬经
全一卷。又作正法恭敬经、威德陀罗尼中说经、善敬经、应恭经。北魏佛陀扇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内容叙说比丘敬法、敬师之仪则,与隋代阇那崛多所译之善恭敬经为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