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随笔

作者:周召
双桥随笔

十二卷。清周召(生卒年不详)撰。召字公右,号拙庵,衢州(今浙江省衢县)人。康熙初,官陕西凤县知县。是书为其在耿精忠叛乱期间避兵山中所作。双桥,乃其山中所居之地名。该书卷端标名《受书堂集》,而《双桥随笔》为其子目,可能为全书中之一种。书前有自序,称“老生常谈,诚不足采,而药石之言,原以针砭儿辈,与世无关。所自矜者,集中大意在于信道而不信邪,事人而不事鬼,言理而不言数,崇实而不崇虚。窃以为独立之见,若中流一砥”。虽有自诩太过之嫌,但对于明末士大夫阳儒阴释、空谈性命之弊,所言颇为深切。因该书为随笔记录,意到即书,故不免有重复冗漫之处。该书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四库全书》 本等。

周召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凤求凰

凤求凰

小说,张恨水著。《凤求凰》讲述的是司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那了首《凤求凰》,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大大方方地回临邛老家开酒肆,自己当垆卖酒,终于使得要面子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

台湾诗钞

台湾诗钞

本书分编二十五卷,乃选抄诸家有关台湾史事之诗篇辑成。有关台湾诗篇,除见已刊各种「方志」及第六四种「台湾诗乘」(连横撰)外,另见已刊专集者合共近三十种(书目详本书「弁言」);其余未刊专集与零篇,尚不在少数。由于编刊主旨侧重于搜存史料,对于偏具文学价值之诗作难尽收入;因于已刊诸篇以外,选集台湾史事之诗,作为「补遗」。本书选集原则,以提供兼具史料价值之诗篇为准。凡讽咏台湾或与台湾相关之史事、地理、人文、俗尚等古今体诗,均在收罗之列;而于描绘民生疾苦之作,尤三致意。其辑编方式,系按作者分目;并于每一作者名下,分别缀以略历。至于分卷,首以时代为先后,次以史事为单元,或参以地区再加划分;后者如日据时期诗人辈出,又区为台北、新竹、台中、台南及澎湖等卷次。附录有二:一、各种未刊诗集序跋;二、「台湾文献丛刊」巳刊台湾诗作索引。

朱砂担滴水浮沤记

朱砂担滴水浮沤记

元杂剧剧本。简名《朱砂担》或《浮沤记》。无名氏撰。末本。叙河南府王文用到南昌做生意,利增百倍,购得朱砂10数颗,藏之箱笼,挑担回家。路遇贼人白正,强与王文用结拜为兄弟,探知文用家中情况。文用觉此人不良,趁其酒醉逃走。夜宿黑石头店,白正赶来,亦宿此店。文用觉察又逃。路上遇雨,躲入东岳殿前太尉庙,白正亦到,抢其朱砂。欲杀文用。文用愤言,要到阴司告状,并说太尉爷爷可作证见。白正将其拉到房檐下,谓再无证见。文用道,房檐滴水浮沤(水面泡沫)可证。白正认为浮沤不可为证,遂杀文用。白正至王家,自称是文用义弟。骗王父出门打水,推其入井,随后强占王妻。文用阴魂不散,告状到太尉处。再到家中,向白正索命。白正谓无见证,太尉率鬼力上,道昔日滴水浮沤便是证见,将其押入地狱,永为饿鬼,以示天理之不爽。此剧本事出宋人庄季裕《鸡肋编》,亦见《夷坚志·张客浮沤》条。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钞校本、《元曲选》本。

智证大师请来目录

智证大师请来目录

智证大师请来目录,一卷,日本圆珍撰,编号二一七三。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科解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科解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科解,一卷,明正相解并序。简称《大势至圆通章科解》、《势至圆通章科解》。佛典注疏。明崇祯八年(1635)正相撰。是唐般刺密帝译《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科分及注释之书。作十二分:释名、正释经文、陈请敬仪、明所师、喻、以法合喻、提喻贴合、生佛不隔、喻不假方便、结自利、证后化他、结答等。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圣法印经

圣法印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说三解脱门为圣法印。说空无欲无我无常清净之业,出杂阿含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