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士莹

- 姓名:胡士莹
- 别名:字宛春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平湖人
- 出生日期:1901
- 逝世日期:1979年3月8日
- 民族族群:
胡士莹(1901—1979年3月8日),诗词学家、戏曲学家、书法家、作家。室名霜红簃,字宛春。浙江省平湖县人。自幼即喜古典诗词,并从塾师学习《诗经》和古诗文。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次年改名“东南大学”),为文史地部特别生。1930年在扬州中学任教期间,与友好合力编成中学国文教科书。同时又自选1921年至1929年间所填词84首,结集题名《霜红词》,在扬州出版。1931年至1938年间,开始研究目录学、版本学,并于1931年在嘉兴中学任教时,开始藏书。认为真正做研究工作,必须首先研究目录学、版本学和校勘学。目录学里最根本的基础学问,为我们提供读书的门径;研究它,一方面使我们了解古代学术发展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使我们熟悉文献资料及学术研究所达到的水平。版本学可供考据之用,研究版本可以使我们了解古书刊刻的年代,及考察其内容的可靠性,从而使我们吸收几种不同版本的优点,去掌握更精确的材料。抗战爆发后,避居上海。1940年应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郑振铎的邀请,到暨大中文系任教,翌年又在复旦大学兼课。1942年暨大内迁后,先后在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讲词学、兼任上海临时大学教授。1942年正当抗日战争进入决战的关键时刻,毅然支持独子参加新四军,投身革命。在上海期间,以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为自己治学重点。抗战胜利时,应聘为之江大学文学院教授。解放后,先后任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教授。1961年应聘兼任中国科学院浙江分院语言文学研究室(后改名“杭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室”)研究员,并参加《辞海》的编纂工作。晚年主要从事宋元明清文学的教学,进行古典小说戏曲及其他通俗文学的研究。在通俗文学方面,继续解放前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所编著的《弹词宝卷书目》,1957年出版后,引起国内外专家注意,并已由海外学者列为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专题书目。其中收藏弹词150种,并参考郑振铎和凌景埏两家目录,共得270余种,加上200种以上的宝卷书目,成为历来此类书目中较完备的一种。其后,又继续搜集弹词百余种、宝卷数十种。此外,还先后撰写了《变文考略》、《词话考释》、《弹词散论》、《漫说鼓词》等论文。集中考察了一些说唱文学形式的渊源、流变、体制以及当时的社会意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和近代通俗文学很有参考价值。在戏曲方面,1960年完成清代杨潮观《吟风阁杂剧》的校注,196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校注时,又撰写了《读〈吟风阁〉杂制札记》的论文,不但考出每个短剧的材料来源,而且对其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发表了不少精辟的意见。这之前,还完成了《牧羊记》(与钱南扬合作)、《紫钗记》(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紫箫记》和《雷峰塔传奇》的整理及注释工作。1980年出版的《话本小说概论》,在总结几十年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是其代表作,受到海内外的普遍重视。此外,生前还曾筹划编撰多卷本的《中国古代小说提要》。一生中所藏小说、戏曲、弹词宝卷甚富,已由其家属遵照遗愿,全部捐献给杭州大学,正在为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继续发挥作用。
胡士莹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走出非洲
发表于1937年,是丹麦女作家伊萨克·迪纳森的自传体小说,叙述了她在肯尼亚悲欢离合的生活,缠绵悱恻,扣人心弦。作者充满深情地回忆了非洲的自然景色、动物和人,字里行间体现出作家对非洲风土人情的熟悉和眷恋,处处洋溢着散文的内涵之美。 迪纳森的作品朴素清新,富于幻想,具有“荷马史诗”和《天方夜谭》的风格,引人入胜,颇有国际影响。英国评论家约翰·达文波特赞扬道:“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少有作家像她那样写得少而精。”海明威在接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金的典礼上还说过:“如果这笔奖金授予美丽的作家伊萨克·迪纳森,我会更高兴。” 《走出非洲》以丹麦文和英文同时写成,出版后,不仅在东非和英语国家畅销,还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数次再版,1985年根据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大获成功。《走出非洲》虽是散文,但兼有游记、速写、抒情小品、小说等各种文体的特点,但又突破了其中任何一种 文体的固有格局。她以游记的手法写景状物,颇富神 韵。以速写笔法捕捉瞬间,神采飞扬。以小说手法写人 物,极富个性,呼之欲出。以散文手段抒情,诗意盎然。 《走出非洲》自问世以来,在全世界特别是东非国家畅销 不衰。
无根树解
张三丰著,刘一明解。《无根树》是张三丰道长当之无愧的杰作代表。千百年来道家理论玄奥,文字晦涩,不能为社会所广泛接受,从而阻碍了道教的深入传播。张三丰采用歌词的体裁、通俗的文字把玄奥的修真理论化为脍炙人口的曲词《无根树》。这篇无根树共24首,包含了张三丰的全部修真理论和方法。只要细细领悟他的《无根树》,就会打开通玄路,就能步入仙道门,正如他在《自题无根树词》中所说的那样“要知端的通玄路,细玩无根树下花”。
太平圣惠方
简称《圣惠方》,100卷。北宋翰林医官五怀隐及副使王祐、郑彦,医官陈昭遇等奉宋太宗诏令编纂。自太平兴国三年 (978)始,到淳化三年 (992) 完成。宋太宗赐名 《太平圣惠方》,并亲自为之写序,记述该书编撰经过。全书分1670门,方16834首,约282万条。包括诊法、处方用药、五脏诸病、内、外、妇、儿、服食、丹药、外益、针炙等内容。每一病证先列 《诸病源候论》 的论述,对病因病机,疾病证候,方剂药物进行理论的阐述。该书重视 “脏腑疾病”,置于所载各种疾病之首,有别于前人。并首记 “五脏用药”。另外关于外科五善七恶之说,小儿急、慢惊风的分辨,眼科 “开内障眼论” 所载白内障针拨手术的详细过程,亦均为我国现存最早记载。书的又一特点,是设立专篇,阐述医德与医术的修养。本书是一部大型临床方书,反映了北宋前期医学水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临证参考价值。但因卷帙浩大,在当时不易流传。北宋中期,庆历六年 (1046)福建医家何希彭,曾选录《太平圣惠方》 中便于民用者6096方,辑为 《圣惠选方》,作为教本应用,对后世方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该书已佚。《太平圣惠方》现存主要版本有1958年人民卫生出版排印本、日本抄本。
乾隆韵事
29章,1978年5月1日出版。康熙废黜太子后,朝中时局混乱。原本寄予厚望的皇四子,竟做出十分不检点的行为,令康熙大失所望。 康熙驾崩,倾国动荡。九王夺嫡中,雍正以异常巧妙的手法继承了大统。但其后他为了铲除异己而发动的大规模的屠戮行动,也让他背负了谋父、逼母、弑兄、屠弟的骂名。 乾隆继位后,大赦天下, 整顿吏治,成为世人口中的明君圣主。机缘巧合下,乾隆赫然发现自己竟然并非太后所生!同时他因为自己无法遏抑的深情,陷入了一段可能撼动朝野的风流韵事中…… 自古以来,帝王总有着一张难以揭开的神秘面纱。历史小说大师高阳以其独到的见解,从历史的脉络中采撷诸说,带领读者一探康雍乾三代惊心动魄的宫廷内幕,也向展示了高高在上的帝王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播般曩结使波金刚念诵仪
译曰步掷。金刚神之名也。有播般曩结使波金刚念诵仪一卷。
蚁喻经
全一卷。北宋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四册。内容以世间良医具有四法成就比喻如来以四谛法疗治众生诸病。世之医王所具四法为:(一)善知病,(二)善知病源, (三)善知病之对治,(四)善治病已,更知断除病源。如来出现世间,亦如世间医王,善能阐说苦、集、灭、道四谛之法以疗治众生,令断除生死根本而得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