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远生

- 姓名:黄远生
- 别名:名为基,字远庸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江西九江人
- 出生日期:1885年1月15日
- 逝世日期:1915年12月27日
- 民族族群:
黄远生(1885年1月15日—1915年12月27日),近代著名新闻记者。江西九江人。1885年 1月15日生。名为基,字远庸,笔名远生。出身书香门第。早年就读于南浔公学。1903年连中秀才、举人,1904年中三甲第81名进士。后获准赴日本留学,入中央大学专攻法律。一度被选为江西留日同学会会长。1909年回国,历任邮传部员外郎、参议厅行走、编译局纂修、法政讲习所讲员等职。余暇常为报刊撰稿。辛亥革命后,辞官专一从事新闻工作。1912年,袁世凯窃国篡权后,与张君劢、蓝公武在北京3人合办《少年中国周刊》,撰文抨击袁世凯。1913年5月,《论衡》周刊在北京创刊,为主要编辑及撰稿人。1914年1月,接任《庸言》月刊(自第2卷起)编辑人。此外,还先后兼任上海《东方日报》、《时报》和《申报》驻京特约记者,并为北京《亚细亚日报》、《国民公报》、上海《东方杂志》等报刊撰稿。所写《官迷记》、《外交部之厨子》、《三日观天记》、《北京之新年》、《囍日日记》等大量新闻通讯,对民国初年政局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作了忠实的记录和辛辣的嘲讽,绘声绘形,栩栩如生,深受读者喜爱。1915年夏,在袁世凯称帝之前,曾应允担任袁氏《亚细亚日报》上海版总撰述。当筹安会成立、“国体问题”发生后,即于同年9月初立行辞职出京,并在上海各报登出启事,“声明脱离关系”,“以清界限”。10月24日由沪乘“佐渡丸”轮船经日本赴美访问,11月下旬入美境,12月25日晚在旧金山上海楼晚餐后被中华革命党美洲总支部负责人林森指派刘北海枪杀。生前,以“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的“四能”记者自勉,是我国第一个以写新闻通讯而闻名于世的新闻记者;死后,友人将其新闻作品辑为《远生遗著》4卷,该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报刊通讯为主的文集。
黄远生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
撒路斯提乌斯是古罗马著名史学家,这是一部描述古罗马历史的名著,极有史料价值。 罗马的史学到了撒路斯提乌斯(Gaius Sallust Crispus, B.C.86~35年)的手里跃进了一大步。撒路斯提乌斯也是一个活跃于政界的显赫人物,曾当选为保民官。在当时罗马党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他因追随恺撒而与西塞罗积怨很深。恺撒与庞培进行大决战时,他随恺撒前往北非,直接参加了消灭庞培余党的战斗。之后,他被恺撒任命为努米底亚总督。在总督任内,他大肆搜刮钱财,回罗马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别墅。恺撒被刺以后,他归隐林园、潜心著述。
在峡谷里
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中篇小说。《在峡谷里》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坐落在峡谷中的叫乌克列耶渥的农民和工人(村里有几个工厂)混居的村子里。契诃夫一开始就为这个故事描绘了一个阴沉的背景:“这个村子里没有断过热病,就连在夏天也是满地泥泞。此地永远有一股工厂的垃圾的气味和用来给花醋加工的醋酸的气味……制革厂常使小河的水发臭,垃圾把草地弄脏,农民的牲口害炭疮病。”而小说的情节,用安·屠尔科夫的话说是“契诃夫作品中情节最阴沉的一篇。”小说的主人公之一老齐布金是个商人,高利贷者。他残酷地剥削着村子里的人。他的杂货店卖坏了的、臭了的食用油、伏特加的腌牛肉,以此积聚了大量的财富。他以自己当暗探的长子阿尼西木为骄傲;也为自己的美丽的能干的儿媳阿克辛尼雅——病弱的聋子小儿子斯捷潘之妻而自豪。他的这个儿媳完全耽溺于料理家务和经营杂货店,她甚至信不过自己的丈夫,不敢把钥匙交给他。长子阿尼西木娶了一个穷姑娘丽巴为妻,她在齐布金家里总感到自己是个外人,是个女工。但是齐布金家发生了不幸,阿尼西木因犯了制造伪币罪而被判服苦役。这场灾祸震惊了父亲,他想分给丽巴刚生下的小儿子一部分财产。但是阿克辛尼雅知道后用开水烫死了小孩,然后又把丽巴从家中赶走。她完全控制了这个家,让老齐布金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度过风烛残年。
中国政治思想史
吕思勉著,系1935年吕思勉先生在上海光华大学的演讲。作者以独到的眼光,首先对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了时期与派别的划分,进而对先秦至近代的政治思想予以梳理和辨析。本书融入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其中不少论断,新颖独特,富有启发性。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把纷繁的诸子思想和历代政治主张理清头绪,更会对中国政治思想有一番新的认识。本书通俗易懂,又不失学术性,*适宜用作初学者的入门书。讲贯中国历代政治思想的原委和利弊,并附录作者自述治学的经历。
欧阳修词集
北宋著名诗文大家欧阳修在词的创作上亦有极高地位,且风格与其诗文大异其趣,他的《六一词》与晚唐五代词风一脉相承,对后世词人有一定影响。本书备搜欧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精彩评论,另外还加以简单的注释,为读者欣赏和研究六一词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诗沈
二十卷,清范家相著。此书立论平和,斟酌于《小序》、《诗集传》之间,而断以己意。首列《总论》三十篇,以下只著篇目,依次诠释。所论《卷耳》为文王在羑里,后妃遣使臣之作,《中谷有蓷》为怜申后,《褰裳》作于晋、楚争郑时,《丰》为男亲迎而女不从,《敝笱》为叹王纲废弛,《采苓》为申生而作,《采薇》为文王伐玁狁等说,都多臆测,而少有确证。但又多有根据充分之说,如《总论》第十四条,力破降《黍离》为国风之说,认为太史不采风,王朝无掌故,诸侯的国史也不记载以进。不唯《雅》亡,四诗皆亡。诗亡而讽谕彰瘅之道废,是以孔子作《春秋》。此可与《孟子》之说相发明。又如《总论》第十五条,论三百篇之韵叶之而不谐,提出三点论据,足以解顾炎武、毛奇龄两家之斗。
菩萨地持经
梵名Bodhisattva -bhu^mi 。凡十卷(或八卷)。又称菩萨地经、地持经、菩萨戒经、菩萨地持论、地持论。北凉昙无谶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地持经虽称‘经’,但本应属‘论’,传说系无著记录弥勒之说法而成;然汉译瑜伽师地论则视其为弥勒菩萨所作;至于西藏译本,仍认为系无著之作品。本经与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之菩萨地为同本,然其中缺发正等菩提心品。异译本另有求那跋摩所译九卷本之‘菩萨善戒经’。本经详说大乘菩萨修行之方便,内容分初方便处、次法方便处、毕竟方便处三部分,凡二十七品。因收有大乘戒,故本经古来即倍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