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养恬

- 姓名:徐养恬
- 别名:字淡成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徐养恬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世界观与政治领袖
舍勒不仅是现象学运动中的“施魔者”,也是现象学社会学的开创者。在采纳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同时,舍勒就自觉地致力把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与韦伯、桑巴特和特洛尔奇的历史社会学结合起来。在他审视资本主义的市民世界观及其伦理和由此引导出的生活秩序时,现象学与新兴的历史社会学已经结合起 来,不少思考更是在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论和韦伯的比较宗教社会理论的论争中形成的,其理论意义可想而知。
元旦
《元旦》 这部小说中以美国社会转型时期为背景,揭示了伦理道德情境的特殊性以及伦理道德规范的时空性,表达了华顿伦理道德相对性的观点.虽然华顿的伦理道德相对论 观点对当时纽约上流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做出了批判,但华顿并未冲破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桎梏.华顿在伦理道德的理想之路上做出了努力,但最终还是回归到传 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范畴内,这就决定了她笔下的女主人公利奇只能成为传统伦理道德的牺牲品而不是掘墓人
学射录
二卷。清李塨撰。此书卷一为《射法》。首有一段文字述撰作之缘由,大略言射为六艺之一,昔郭子坚任桐乡,曾开雕《射法》一帙,其为序之,而辞义未尽善。某日忽有一叟至,自言学道深山,技击皆精。夜半解衣击剑,因传射法,天明而去,不知所之。录而为之注,遂有此书云云,与圯上老人授张子房兵法同出一辙,不足凭信,似为李氏杜撰。所谓“射法”,惟二条总纲,一曰“身端体直、用力和平,拈弓得法,架箭从容,前推后走,弓满式成。”二曰:“神矢于的,矢命于心,精注气敛,内运外坚,前固后撒,收弓舒闲。”李氏引经据典,长篇大言为之详说,演成一卷。卷二为《射经》,引《礼记·射义》“射者,进退周旋必中礼”(案今本《礼记》“周旋”作“周还”)一段文字冠首,云“此三代射艺之遗文也。”次引《孟子》、《周礼·保氏》、《周礼·考工记·弓人》等为纲,下引诸家说,为之引伸发挥而已。二卷体例大略相近。此书《畿辅丛书》、《颜李丛书》、《丛书集成初编》均有收录。
列仙传译注
2卷。《正统道藏》本列传70人,人系以赞。《云笈七籤》节载48人,有传无赞。旧题刘向撰。据《真诰》记载,“刘向撰列仙亦七十二人”。全书记上古三代秦汉之神仙,起于赤松,终于玄俗。博采诸家言神仙之事,传赞编纂,全仿《列女传》。 据本传和《汉书·艺文志》载,刘向博采传记,著《新序》《说苑》《世说》和《女传》等67篇,无《列仙传》之名。也有近人认定其为东汉时方士托名刘向所作。 无论本书是否确系伪托,《隋书·经籍志》已载《列仙传》之名,东晋葛洪《神仙传》亦有引用,是晋时已有流传。后世言神仙事,亦多据之。实为开神仙传说专著之先河。
无量寿经会译
一卷,清魏源会译,按係魏氏合刻淨土四经,前各有序并总序。无量寿经会各译为一本,观经及弥陀经亦有著语,周诒朴序,杨文会重刻序。此本略去观经、弥陀经、普贤行愿品正文,故标无量寿经会译。
右绕佛塔功德经
全一卷。唐代实叉难陀(652~710)译。又作绕塔功德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系佛应舍利弗之请,以偈宣说右绕佛塔之功德。初叙在家众右绕塔可得夜叉鬼神等之亲近供养、远离八难、具妙色相、生于最尊之姓、仪容端正等功德。次叙出家众右绕塔可得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四谛、根、力、觉、道,永离贪嗔痴,证独觉菩提等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