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

李达
  • 姓名:李达
  • 别名:字永锡,号鹤鸣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湖南零陵人
  • 出生日期:1890年10月2日
  • 逝世日期:1966年8月24日
  • 民族族群:

李达(1890年10月2日-1966年8月24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字永锡,号鹤鸣。湖南零陵人。早年在长沙、北京等地读书。1913年东渡日本学习科学和实业。十月革命后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1918年5月参加组织中华留日学生救国团,罢课回国请愿。失败后再赴日本,翻译《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和《社会问题总览》等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1920年8月回国到上海,与陈独秀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同年11月主编《共产党》月刊,并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1921年2月代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书记,主持筹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7月和李汉俊作为上海代表出席中共一大,当选为党中央宣传主任,主持创办中共第一个秘密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列著作。1922年在上海创办平民女校,7月出席中共二大,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11月应毛泽东之邀赴长沙任湖南自修大学校长,并主编校刊《新时代》。1923年9月因在国共合作问题上与陈独秀发生激烈争论而离开党组织。此后在湖南从事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坚持宣传马列主义,并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一些革命活动。1926年北伐军攻克武汉后,应邓演达之邀,任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代理政治总教官、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编审委员会主席。1927年3月受聘在毛泽东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教。后返回长沙,与郭亮、夏曦等筹办国共合作的湖南省党校,任教育长。“马日事变”后,回家乡暂避。9月回武汉任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1928年到上海创办昆仑书店,出版进步哲学社会科学书籍。1930年任上海法政学院及暨南大学教授。1932—1937年先后任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教授兼经济系主任、中国大学教授兼经济系主任、朝阳大学教授。曾多次受中共委托到冯玉祥将军处私人讲学,说服冯联共抗日。1935年发表《社会学大纲》,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38年到桂林任广西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1939年初到重庆冯玉祥处,促进冯与中共合作。1941年9月后长期困居家乡受国民党监视。1947年任湖南大学教授。1949年5月绕道香港到达北平。不久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同年12月经党中央批准,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法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第一届中国哲学学会会长、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等。主要从事党的教育工作。1950—1952年任湖南大学校长;1953—1966年任武汉大学校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备受迫害摧残,8月24日含冤去世。1980年彻底平反昭雪。主要著作收入《李达文集》。

猜你喜欢的书

山月记

本书为中岛敦的中短篇小说集,独家收录十篇名作。他的小说多取材于中国古典,如《左传》《论语》《庄子》《史记》《西游记》及唐传奇,融合了浓郁的中国古典气质与诡诞的日本怪谈风。他将现代人的思想注入历史人物中,古籍中冰冷的人物突然复活,成了有血有肉、能引人共鸣的充满戏剧感的角色。他将知识分子的孤独虚无感这一主题发挥到了极致,借用中国古典的壳子创造了一个如梦似幻、亦庄亦谐的世界。故事里的主人公通常是自我意识过剩、思想延宕了行动的“哈姆雷特”式人物,集悲剧与滑稽性为一身。不过,异化为老虎的李征,追问生命意义的悟净,最终都破解迷局,用行动点燃了自己。此书专治文艺青年“纠结虚无”症,疏肝理气,药到病除。

沙之书

小说集,一九七五年出版,收短篇小说十三篇,博尔赫斯写作后期的顶尖之作。面对一本页码无穷尽的“沙之书”,先开始是据为己有的幸福感,最终领悟是可怕的怪物,是一切烦恼的根源。这本书,是博尔赫斯书籍崇拜情结的体现,象征具有无限性的宇宙、世界。人竭力突破未知,最终却体验到无限而确证自我的渺小无力。“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无限性、可能性、死亡、记忆与时间等概念哲学、玄学层面的思考蕴含在各篇当中。

刍荛集

六卷。明周是修(1354—1402)撰。周是修,名德,以字行。江西泰和人。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训导,擢周府奉祀正。逾年,从王北征至黑山,还迁纪善。建文元年(1399),改衡王纪善。因王未之藩,他也留在京师,参与翰林纂修,好荐士和陈说国家大计。朱棣兵陷京城,他留书别友,入应天府学,自缢于尊经阁。著有《纲常懿范》、《进思集》。是集为其孙应鳌所编。凡诗三卷,赋及杂文共三卷。大抵风骨棱棱,溢于楮墨,望而知为忠臣义士之文。其矩度波澜,亦具合古法,不在当时作者下。然世不甚称,殆因为以气节相掩。史称周是修由霍邱训导,迁周王府纪善。王多不法,周是修动绳以礼。今观集中,《修己十箴》与《保国直言》二篇,盖即是时之所作。末附解缙所作志铭及杨士奇所作传。但志铭与传均有一定出入。盖解缙所作志于永乐九年(1411),党禁方严,故讳其事,而杨士奇作于宣德四年(1429),时公论稍明,故著其实。今观其集,诗文亦肖有其为人,忠直耿介。诗作左调逸情,寄托遥深。文则忠言耿耿,颇动人心。虽不以诗文名,亦自有价值。是集收入 《四库全书》。

太上洞玄灵宝飞仙度人经法

太上洞玄灵宝飞仙度人经法,原题「高明大使神功妙济真君许旌阳释」。据考此书应出于元代西山净明道道士,乃许真君降授。据编首目录,此书原本五卷,分为三篇四十一章。即〈叙微〉篇十章,〈叙经〉篇二十八章,〈释例〉篇三章。今《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收入是书五卷,另有《飞仙度人经法释例》一卷,其卷数篇次已与原本不合。〈叙经〉、〈叙微〉二篇有经有注,其经文多抄录《灵宝度人经》,注文则源出南宋《上清灵宝大法》。〈释例〉篇通释前两篇体例。是书所叙道法,大抵以灵宝派符箓咒术为主,内丹法则受南宗影响,惟忠孝净明之说为净明道道士独创。

北郭集

六卷。《补遗》一卷。元许恕(?—1314)撰。恕字如心。江阴(今属江苏)人。元至正中,授澄江荐院山长。不久天下已乱,恕乃辞官遁迹海上。与山僧野人为侣。此集为其子礼部主事节所辑。六卷,《补遗》一卷,附录其子节诗六首、孙辂诗二首,又许穆诗二首,许云诗一首。为其族孙裔所续入。《四库全书总目》评曰:“恕诗格力颇遒,往往意境沉郁,而言节高朗,允元季靡靡之音。”有清曹琰抄本(题名《北郭诗集》,藏于北京图书馆)、《江阴丛书》清光绪、宣统间江阴金氏粟香室岭南刊本、《粟香室丛书》清光绪至民国间江阴金氏刊本、《四库全书》本。

法玺印禅师语录

法玺印禅师语录,清正印说,性圆等编。十二卷。卷一至卷二收住江西南康建昌县凤栖山同安禅寺语录;卷三收住江西南昌府靖安县龙门山暇僧禅寺语录;卷四收住南城清化禅寺语录;卷五收小参、普说、示众、茶话;卷六收,法语;卷七收,勘验机缘、参见机缘;卷八收,书、启;卷九收,真赞、自赞;卷十收,颂古、付法偈、诗;卷十一收,佛事;卷十二收,募疏、杂著。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八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