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熺

莫熺
  • 姓名:莫熺
  • 别名:字丹子,号皋亭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武林(今浙江杭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莫熺, 清初医家。字丹子,号皋亭。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居长安,求诊者日满其户。治病不拘古法,言“脉得而病知,病却而方见”。深于医理,且好谈易理、佛经。谓“医书法繁,厥理难悉”,遂以运气、阴阳、气血经络、汤液治则为医之“约理”,纂《医门约理》(一称《医门法律约理全书》,1669年)。1672年注医经及脉学著作,如《难经直解》、《四言举要》、《濒湖脉学》、《脉诀考证》等。又著《脉诀会辨》(1656年),录其医论二十余则;纂《本草纲目摘要》。另注释《心经悟解》、《黄帝阴符经》、《月令广义》、《性命圭旨约说》、《黄庭经》。以上诸书汇刊而成《莫氏锦囊十二种》。

莫熺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沙地屯

《沙地屯》是奥斯汀的临终之作,只写完十二章便去世。1801年乔治·奥斯汀退休后,一家人迁往巴斯。此后10年简·奥斯汀很少写作。也许因为手上有3本小说还没出版,她失去了勇气吧。1805年她父亲去世后,奥斯汀太太带着简和她姐姐卡珊德拉搬到南安普顿。直到1809年定居在乔顿城其兄爱德华的汉普夏庄园之后,简·奥斯汀才再度认真提笔。《理性与感性》修订后她自费出书,销路不错。于是她重写《最初的印象》,改名叫《傲慢与偏见》,1811年同时开始写一本新小说《曼斯菲尔庄园》,1813年完成,马上就售出了,《傲慢与偏见》也于1813年1月出版。接着完成《爱玛》,1815年12月由约翰·慕瑞出版。同年她的健康状况恶化,但仍在写《劝服》一书。可惜她未及看到这本书付印,也没能亲睹《诺桑卡修道院》出书。两本书都在1817年她死后才出版的。她最后的遗作没有完成,名叫《一本小说的片断》,今名《沙地屯》。

三大师传

茨威格非常善于对社会题材进行独到的观察和描述,尤其擅长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对人性以及人的灵魂暗影实施一种近乎残酷的精神剥离与心理剖析,其深刻与准确的程度几乎无与伦比。《三大师传》为茨威格为十九世纪独特的伟大小说家——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著传记,本书直入精髓,评论并对比了三位文坛大师的创作风格和思想。通过对传记对象内心世界的分析,解读其作品风格形成及命运遭际的必然性,茨威格塑造了“一个巴尔扎克人物,一个狄更斯形象,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既是十九世纪“独特的伟大小说家”的传记,也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小说家的心理学”著作。

文山先生全集

亦称《文山全集》。别集名。 南宋文天祥撰。20卷。《四部丛刊》本。此集卷1至 卷2为诗、词,卷3为对策、封事、内制,卷4为表、 笺、疏,卷5至卷6为书,卷7至卷8为启,卷9为 记、序,卷10为题跋、赞、铭、辞、说,卷11为讲 义、行状、墓志铭、祭文、祝文,卷12为乐语、上 梁文、公牍、文判,卷13为 《指南录》,卷14为 《指南后录》,卷15为 《吟啸集》,卷16为 《集杜 诗》,卷17为《纪年录》,卷18为拾遗,卷19至卷 20为附录,包括传记、祭文等。今流传有明嘉靖三 十一年(1552)28卷本、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 16 卷本、《乾坤正气集》10卷本、《四库全书》21卷本 等。

易童子问

北宋欧阳修撰。凡三卷三十七章。此书设童子与师问对之语,以说《易》旨。卷一、卷二说六十四卦卦辞及《彖传》、《象传》大义。卷三则考辨《易传》七种的内容,认为《系辞传》、《文言》、《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五种非出自一人之手,不可视为孔子所作。收入《欧阳文忠公文集》 (第七十六至七十八卷)。

般若经讲记

作者是释印顺 。本书分两部份,一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讲记”,一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这两部经在中国佛教里,流传很广,读诵的人也很多。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心经则是大般若经的心要,是佛教徒耳熟能详的小部经典。本书包含的就是这两部重要佛经的讲记。

御制释迦牟尼佛赞

御制释迦牟尼佛赞,明 太宗御制,佛教大藏经 第083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