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希雍

- 姓名:缪希雍
- 别名:字仲淳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常熟(今属江苏)虞山人
- 出生日期:约1546
- 逝世日期:1627年
- 民族族群:
缪希雍(约1546-1627年)明著名医药学家。字仲淳,或作仲醇,号慕台。常熟(今属江苏)虞山人,侨居浙江长兴,后徙于江苏金坛终老。幼习儒,因久疟不愈,自检方书获痊,遂嗜医药。尝从无锡名医司马铭鞠学,深究医理,尤精于本草。察脉审证谨慎。平日游历所至,常与樵叟村夫交往,搜罗秘方甚富。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丁元荐汇集其三十余年所积效方及医案,分类编成《先醒斋笔记》。天启二年(1622年),应弟子庄继光(字敛之) 之请,增益群方,兼采常用药四百余品,详其炮炙。又增入伤寒、温病、时疫治法要旨,易名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简称《医学广笔记》,或名《缪仲醇医案》)四卷。今单行之《炮炙大法》、《缪仲淳先生诸药治例》两书均节自《医学广笔记》。所论多创见,如谓“凡邪气之入,必从口鼻”;论中风多内虚暗风,治当“清热顺气开痰以救其标,次当治本。阴虚则益血,阳虚则补气,气血两虚则气血兼补,久以持之”,后世医家颇受启发。其所立治血三法尤为精当,谓“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血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深得治吐衄要领。又谓《神农本草经》仅言药物功效,不言其所以有效,乃“据经以疏义,缘义以致用”,撰成《神农本草经疏》 三十卷(1625年)。选药四百九十种(大多为《神农本草经》药),阐释药理,详列病忌药忌,并列七方十剂,阐发五藏苦欲补泻,为明季本草注疏药理之先,影响甚广。其医论虽不乏临证心得,然亦有牵强之处,故后世毁誉不一。缪氏用药偏于寒凉,尤擅用石膏。另撰有《本草单方》,多摘自《神农本草经疏》,由庄继光整理,刊于崇祯六年 (1633年)。弟子甚众,张选卿、李枝(字季虬)、*荣之迁、*徐鵰等,皆有医名。
猜你喜欢的书
昆仑河源考
(清)万斯同撰。万斯同(1638—1702年),字季野,学者称其为石园先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曾以布衣身份参编《明史》,另著有《历代史表》、《纪元汇考》、《庙制图考》、《石经考》、《历代宰辅考》、《石园文集》等多种。本书共一卷。作者以为元笃什言《河源昆仑》与《史记》、《汉书》不合,《水经》所载亦有谬误,故而历引《禹贡》、《禹本纪》、《尔雅》、《淮南子》及各史之文以考证之。旧说如张骞言河源出盐泽、司马迁言河源出于阗等。后来诸书,都无异说。《唐书·吐谷浑传》,始有李靖望积石山览观河源之言,而亦未确有所指。潘昂霄等以鄂敦塔拉之潜行复见者,指为河源,以阿木尼玛勒占木逊山即古积石山,指为昆仑,《元史》将其观点采入《地理志》中。万斯同对上述旧说一一考辨,得出河有两源之说。今天看来,万氏之言也并不确切,但所引史料颇多,可验证古人之河源观。《昆仑河源考》有浙江鲍士恭家藏本。今收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史地类》,见第九册。
甲申闻见二録补遗
先公任諌官时,大旱,请对,乞驾出祈雨。仁宗曰:"太史言:‘月二日当雨。"月一日当出。"先公曰:"臣谓是日无雨。"上曰:"卿何以知之?"曰:"陛下既知有雨,则安用祈求?知有雨而求,非诚也。天非至诚不格,臣是以知无雨也。"上曰:"明日当出。"先公曰:"臣乞传旨合门。"上即召近珰喻曰:"明日于醴泉观等处祈雨。"先公曰:"何不远出?岂惮热乎?凶岁百姓衣食将不给矣。"上每意动则耳轮先赤,厉声曰:"待去西太一宫。"先公曰:"乞传旨。"上曰:"卿不知典故,出城不预告也。"
山居四要
养生著作。4卷(一作5卷)。元汪汝懋编。汝懋字遯斋, 号桐江野客。寓居浙江鄞县时, 抄录太史令杨瑀 (字元臣, 自号山居道人, 钱塘人)所撰《摄生要览》、《卫生要览》、《养生要览》、《治生要览》 4图, 细心研读, 增广补充, 于至正二十年 (1360) 整理成编。书中详备起居饮食之节, 疾病药饵之宜, 治农治圃治疱之法, 实为居家养生之大全。卷1摄生之要,将起居格式冠于篇端, 附以居宅、避忌、人事、防闲、莅官、警戒等居家养生事宜。卷2养生之要, 载药忌、食忌、杂忌、及辟谷救荒良方。卷3卫生之要, 论述诸风、伤寒、中暑等数十种常见病证治, 所治采用饮食疗法者居多。卷4治生之要, 论12月忌宜、理家接物、居官莅政、及文房必用、行与须知等, 络之以省心法言、警悟世俗等内容, 与卷1又有所不同。此书新镌本附加减13方为卷5, 故后世有5卷本。全书卷帙不繁, 但收罗广博, 内容丰富, 且又条分缕析而不庞杂。论述深入浅出, 多引证前人经验, 于摄生着重于生活起居, 在养生学著作中, 不受佛家与道家的影响, 而以儒家的养生学思想贯穿始终, 故具有一定特色。惜传本中未见杨瑀所绘4图。现有《格致丛书》虎林胡氏会文堂刊本。
灵信经旨
灵信经旨,撰人不详。约出于唐宋道士之手。《通志‧艺文略》着录「灵信经旨一卷」,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言占卜之术,分作两篇:其一为《灵信经旨》,乃晋平公时大臣师旷所传,内载四言谶语二百多句,根据耳目心神所示预兆,为人占卜吉凶祸福。 其二为《刘根真人灵信经》,乃汉代神仙刘根所传。内载十二条谶文,言一日十二时中,观察人之耳鸣及面容神色,以断其吉凶,是为古代道士相面之术。
山铎真在禅师语录
清真在说,机云、智旭等录。一卷。卷内收住江西九江府庐山东林兴隆禅寺语录、住楚黄蕲水县华桂山能仁禅寺语录、住黄安碧云山龙兴禅寺语录、机缘、勘辨、拈古、颂古、法语、茶话、佛事、诗偈、杂著、行状。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八册。
入就瑞白禅师语录
《入就瑞白禅师语录》是由明明雪说,寂蕴编写,总共十八卷。卷一至卷三收上堂、小参、夜参;卷四至卷五收茶话;卷六至卷七收问答机缘;卷八至卷十三收颂古、诗偈等;卷十四至卷十六收书复、参请因缘等;卷十七至卷十八收塔铭、行状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六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