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曾祺

吴曾祺
  • 姓名:吴曾祺
  • 别名:字翼亭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福建闽侯
  • 出生日期:1852
  • 逝世日期:1929
  • 民族族群:

吴曾祺(1852~1929),字翼亭,亦作翊庭,晚号漪香老人、涵芬先生,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清朝光绪二年(1876 年)举人,与其父同时考取举人,历任平和、泰宁等县学教谕,漳州中学堂监督。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任全闽师范学堂教务长。后受聘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协助张元济、高梦旦创办 “涵芬楼图书馆”,并主持古今秘籍珍本编辑。其间住该馆涵芬楼,利用楼中数十万卷藏书,摘取精华,于 1910 年编成《涵芬楼古今文钞》,全书搜罗宏富,共分 13 类、213 目,凡 2000 余家,文达万篇,严复在序言中誉之为 “艺苑巨观”。辛亥末,辞职返里。1915 年,出任福建经学会副会长。吴曾祺一生编、著、辑、注有众多作品,除了《涵芬楼古今文钞》外,还有《中学国文教科书》《旧小说》《涵芬楼藏书目录》《礼记菁华录》《历代名人书札》《国语韦解补正》《战国策补注》《中国历史读本》《左传菁华录》《涵芬楼文谈》《历代名人小简》《历代名人小简续编》《清史纲要》《漪香山馆文集》《闽方言考叙》《张文厚公文集》《赋钞》等,在中华文献整理及古典文化传播上倾注了毕生心力。

猜你喜欢的书

海岳名言

海岳名言

一卷。北宋米芾撰。是编所録为米氏平日论书之语,表题 “名言”,当係后人所加。辞句豪快,其旨大抵宗魏、晋而薄唐、宋,从唐欧阳询、徐浩、薛稷、顔真卿、柳公权至宋蔡襄、沉辽、黄庭坚、苏轼、蔡京、蔡卞等,无不论难抨击。讥诋欧、柳书为丑怪恶札之祖;徐书肥俗更无气骨,薛稷大字用笔如蒸饼;顔鲁公真书便入俗品,云云。不免于言矜肆之习,抑扬太过。而所论运笔、布格之法,自有独到语,自抒心得,实能脱落蹊径,别阐精微,为书家之圭臬,临池者所宜探索也。然止二十余项,仅属小篇而已。刊有《王氏书苑》 本、《百川学海》 本、《说郛》 本、《美术丛书》 本、《盐邑志林》本、《四库全书》本、《横山草堂丛书》本、《湖北先正遗书》 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十方忏仪

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十方忏仪

太上洞渊三昧神呪斋十方忏仪,唐末道士杜光庭删定。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内载道士为民家建三昧神咒大斋,行道礼忏,以期救治灾疾,请福祈恩。其仪式为依次向十方礼忏祝愿,并诵十方神咒。

未完的忏悔录

未完的忏悔录

长篇小说。叶灵凤著。1936年上海现代书局出版。小说写一名叫韩斐君的青年在上海与歌舞名星陈艳珠的相识、结合与离异的过程。陈艳珠原是一位歌舞名星,后到保险公司做事,她年轻貌美,追慕她的人很多,然而对她的私生活添油加醋的传闻也多,她被描述成一个下流堕落的女人。但是韩斐君为陈艳珠的风采所倾倒,不听任何人劝阻,与她来往,并向她表明爱慕之心。正在这时,小报对陈艳珠大肆渲染,说她有十三个情人,加之她有一次失约,于是两人之间闹了一次大的误会。陈艳珠自杀相白才消除误会。两人同居后,艳珠谢绝了一切社交活动。尽管社会上对韩斐君飞短流长,但艳珠则不信一切,与斐君在小亭子间住着,过了一段安宁的日子。但是没过多久,有关陈艳珠的艳史传到了香港,斐君的父亲得知后,马上叫他回香港。斐君到港后,把艳珠的正常交往也看成是对他的不忠,两人之间的隔膜越来越深,他们的孩子阿珠出生后,斐君对艳珠看得更死。斐君再度去香港时,被其父扣留住。艳珠于是搬回北京居住。秋天,韩父去世,斐君回到上海,想与艳珠重修旧好,但她不同意。后来艳珠给韩斐君去了一封信,说她是一个坏女子,只求斐君不要怀疑他们俩纯洁的孩了阿珠。小说结构新颖,以文学家叶先生为线索,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小说寓意深刻,告诉人们两人若是真心相爱,就不得相互猜忌。同时小说也在客观上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社会世道人心的险恶与无聊,一个弱女子的悲哀的不可避免。

清净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

清净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

一卷,唐智通译。与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同本。而有画像入坛受持法。

园生树经

园生树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与中阿含昼树度经同本。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

禅宗语录。宋仁勇、守端等编集。一卷。杨岐方会(992—1049),北宋禅宗僧人,杨岐派的创始人。此书是其语录的汇编。包括仁勇编《袁州杨岐山普通禅院会和尚语录》、守端编《后住潭州云盖山海会寺语录》、《潭州道吾真禅师语要》及《勘辨》、《偈颂》几部分。据书末所附《序》及题记,此书初为守端于皇祐二年(1050)传出,“编成一轴”;元祐三年(1088)重刻。收录于《古尊宿语录》卷一九。今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