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民

王新民
  • 姓名:王新民
  • 别名: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甘肃民勤东湖镇人
  • 出生日期:1964
  • 逝世日期:1992.10.6
  • 民族族群:

王新民(1964—1992.10.6),甘肃民勤东湖镇人,生于寒微农家,自幼聪颖勤学。1983年(一说1982年以武威市文科状元身份)考入兰州大学中文系,198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张少康教授攻读硕士学位,专攻中国古代文论与庄子哲学,奠定深厚学术根基。


1989年硕士毕业后,他毅然返乡任教,成为兰州大学文学系讲师,后短暂执教于中央戏剧学院。其学术视野开阔,研究领域聚焦庄子哲学思想、生平考据及文章美学价值,以严谨考据与创新视角为学界瞩目。


1991年,王新民罹患肺癌,仍以惊人毅力抱病创作《庄子传》。该书以传记小说形式重构庄子生平,融战国历史、哲学思辨与文学艺术于一体,学术性与可读性并重。1992年8月甫一出版即引发轰动,两年内再版五次,被誉为“当代庄学研究的文学丰碑”。1995年,《庄子传》被译为韩文、日文海外发行;2005年,书中章节《庄子见鲁公》入选全国高中语文教材,影响深远。


1992年10月6日,王新民因肺癌逝世,年仅28岁。其生命虽如流星般短暂,却以《庄子传》留名学术史,被后世誉为“用生命注解庄子的天才学者”。他未竟的学术理想与遗作中的哲思光芒,至今仍为学界追忆与探讨。

王新民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考古学史

中国考古学史

考古学家要论证人类各文明类型之共性,也要探求各地区、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之差异点及其原因。同时由上古推中古,由中古推近古,由近古推现在,由现在推将来。 产生于千年之前的北宋以来的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替身。但以田野工作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之出现于中国,则迟至20世纪20年代。 中国是旧大陆四大文明中心之一,这使得中国的历史考古学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本书共计五章,附录一篇,各方叙述均有,目为考古学可,目为考古史可,目为考古评论亦可,目有考古成绩的总叙述,更无不可。

名家批注周易

名家批注周易

《名家批注周易》以历代名家注疏为基础,配有注释、译文和解说,力图用最浅显的语言解释流传千年的哲理,将《周易》逐卦精解,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可读性强、方便实用的《周易》文本。形象生动地为您解读《周易》。选字注音,并对生僻字重复注音,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阅读。译文和解说,用现代的语言和今人的视角重新解读国学经典。汇集王弼、李鼎祚、孔颖达、程颐、朱熹等历代名家对《周易》的研究成果。

江式论书表

江式论书表

一卷。书论。北朝北魏江式撰。江式(?—523年),字法安,陈留济阳(今河南开封)人。北魏书法家。官封骁骑将军,正光间兼著作郎,赠巴州刺史。江式少承家学,擅书法。是书即为江式上于魏宣武帝之表。表中呈述了撰集字书《古今文字》四十篇之缘由。此表主要侧重于文字学之论述,仅间及书法。表中叙述了自仓颉造字至“六书”形成: “一曰指事,二曰谐声,三曰象形,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列指出:“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直至本朝文字之演变及书法之发展、变迁。谓:“后汉郎中扶风曹喜,号曰工篆,小异斯法,而甚精巧,自是后学,皆其法也。”“左中郎将陈留蔡邕,采李斯、曹喜之法为古今杂形。诏于太学立石碑,刊载《五经》,题书楷法,多是邕收……后诸方献篆,无出邕者。”“又有京兆韦诞、河东卫觊二家,并号能篆。当时台观榜题、宝器之铭,悉是诞书,咸传之子孙,世称其妙。”表上于宣武帝后,得诏曰:“可如所请,并就太常,兼教八分书史,其有所须,依请给之。名目待书成重闻。”江式于是开始撰集字书,大体依许慎《说文》为本,上篆下隶。惜书未成,而江式已卒。因是篇多从文字学角度论书体,故在书学史上的地位不及《四体书势》。有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本。

孟浩然集

孟浩然集

唐诗别集。孟浩然撰。原书是由王士源在孟浩然死后不久,于天宝四载(745)收集遗诗编辑而成。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说:“浩然凡所属缀,就辄毁弃,无复编录,常自叹为文不逮意也。流落既多,篇章散逸,乡里购采,不有其半,敷求四方,往往而获”。“今集其诗二百一十八首,分为四卷。诗或缺逸未成而制思清美,及他人酬赠,咸录次而不弃耳。”天宝九载(750),韦滔又据王本重加整理,“增其条目,送上秘府”。宋代,《郡斋读书志》和《直斋书录解题》所著录为3卷,题名为《孟襄阳集》,诗的数目也稍有差异,但基本上仍保留了原编情况。现存宋蜀刻本,题名《孟浩然诗集》,收诗201首,与王士源原编本最为接近。元明以后,刊刻者很多。有元刻刘辰翁评点本3卷,收诗233首;明弘治关中刻本3卷,收诗218首;吴下《十二家诗》本,收诗263首;明毛晋汲古阁刊本3卷,收诗266首。《四部丛刊》据江南图书馆藏明刊本影印,共4卷,分体编次,计五古63首,七古5首,五排37首,五律129首,七律4首,五绝19首,七绝6首,总计263首。《四库全书》据江苏蒋曾莹家藏4卷本编录,收诗262首,但指出:“此本四卷之数,虽与序合,而诗乃二百六十二首,较原本多四十五首”,“则后人窜入者多矣”(《四库全书总目》)。1954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明刻本重印。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蜀刻本《孟浩然诗集》发行。

皇权、绅权与相权

皇权、绅权与相权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以研究明史尤其是明朝政治史著称,他对皇权、绅权和相权的研究超越同时代人,思想深刻,观点卓越,其代表性论文《论皇权》《论绅权》《胡惟庸党案考》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为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政治结构和政治运作提供了门径和方法。另外,他关于海瑞罢官的研究,关于相权与皇权冲突的阐述,成为现象级事件。本书收录吴晗相关文章,作者文风清新活泼,考证严谨,集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是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政治的好读物,值得历史爱好者阅读和收藏。

金身陀罗尼经

金身陀罗尼经

佛说金身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众生说一陀罗尼,念诵之,能得金刚身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