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涤非

- 姓名:萧涤非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江西临川人
- 出生日期:1907年1月11日
- 逝世日期:1991年4月15日
- 民族族群:
萧涤非(1907年1月11日-1991年4月15日)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江西临川人。10岁以前曾在其祖父创办的三益小学读书。后跟随其兄辗转于开封、南昌等地读中学。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30年大学毕业时以总平均在80分以上的成绩,免试进入清华大学研究院。所作大学毕业论文《历代风诗选》,把自《诗经》以下直到清末,所有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诗作了一番检查。研究院毕业论文《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则集中阐发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1933年,经导师黄节推荐,赴山东大学任教。此后10余年间,先后执教于四川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等院校。1947年回到山东大学任教直至逝世。曾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唐代文学研究年鉴》主编等职。1956年,萧涤非出版《杜甫研究》。该书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把马列主义思想运用到古代文学研究中去,着重研究了杜甫接近人民生活的一画,并用较大篇幅分析了杜诗的艺术性。他遵循鲁迅所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和“以杜解杜”的原则,力求还杜诗以本来面目。出版后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此外,他还出版了古典文学论集《解放集》,校点了《皮子文薮》,并参与主编了全国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1979年萧涤非在新形势下发表了题为《关于〈李白和杜甫〉》的论文,详细阐述了他30余年来一贯坚持的学术观点,对打破禁闭已久的沉闷局面,贯彻“双百”方针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后几年间,着手对《杜甫研究》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将原《杜甫研究》上卷改为30余年研究杜甫的论文集,下卷改编为《杜甫诗选注》。他还主持了《杜甫全集》的校注工作,并兼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猜你喜欢的书
觉醒之书
在本书中,作者用渊博的学识,借助明治时期遗留下来的第一手资料,讲诉了日本从德川幕府时期到明治维新,再到近现代的政权更替和政治改革的历程,并从历史、政治、军事、宗教等各个方面回答了当今西方观察者心中最大的疑问:在一个握有实权的君王的统治下,当今日本究竟是如何以让人惊讶的速度发展起来的,及其与中国、印度等邻国的关系。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不仅是一本了解日本的著作,也是一本引人思考的著作。
渊海子平
古代算命书。清人假托宋徐大升撰。与托名刘基的《滴天髓》及沈孝瞻的《子平真诠》、张神峰的《神峰通考命理真宗》、陈素庵的《子平约言》以及无名氏的《拦江网》(即《穷通宝鉴》)等,同为近世江湖术士挟术游食所常用之书,在民间影响颇大。
论书表
南朝宋虞龢著。1卷,叙二王书事,搜访名迹情形及所得字数,编次二王、羊欣等人书事,另有文房用具的使用等等,内容丰富,其中所记王羲之为老妪书扇、《道德经》换鹅、掣笔不脱等遗闻佚事,成为书林佳话,久为传颂。有《法书要录》本、《墨池编》本等等。
慎言
中国明代哲学专著。王廷相著。初刻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主要版本有明《王氏家藏集》本、明《王浚川所著书》本、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侯外庐编《王廷相哲学著作选集》本等。十三篇,计有《道 体》、《乾运》、《作圣》、《问成性》、《见闻》、《潜心》、《御民》、《小宗》、《保傅》、《五行》、《君子》、《文王》、《鲁两生》等。作者自序说:“予自 知道以来,仰观俯察,验幽核明,有会于心,即记于册。 三十余年,言积数万。信阳无涯孟君见之曰:‘义守中 正,不惑非道,此非‘慎言其余’乎?”遂以《慎言》名之。
星云禅话
宗教因为神圣而真实,哲学因为真实而神圣。生活在忙碌、紧张、动荡、纷乱的今日社会,必须寻找一股安定我们浮躁心灵的力量,而禅,无疑是祛除我们心中焦虑疑惧的力量。本书中,星云大师精选禅宗公案一百三十二则,从现代人的观点,重新解释禅的新意,帮助您随时汲取禅师灵活幽默的智慧,可以说该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禅的宗旨不可言说,要在不可说处下手,才是平坦大道。用己心去接师心,才能直通清净自性。星云大师精选禅宗公案两百则,从现代人的观点,重新解释禅的新意,帮助您随时汲取禅师灵活幽默的智慧,在无常的岁月里,活出充实自在的人生。此一百三十二则禅话系节录佛光出版社印行的《星云禅话》一至四集,挑选具有人间性、生活性、趣味性、启发性的篇章,以飨读者。
方便心论
全一卷。后魏吉迦夜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述说因明论理之纲要,以为分别善恶正邪之方便。分明造论、明负处、辩正论、相应等四品。宋、元、明三本均谓本论为龙树所造,然高丽本与各经录中,皆未载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