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台首末

作者:胡知柔
象台首末

五卷。南宋胡知柔撰。记述其父梦昱被贬黜及平反始末。胡梦昱字季昭,号竹林愚隐,吉水(今属江西)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官居大理评事。以论济王事忤旨,贬死象州 (今属广西)。理宗即位后平反,追赠员外郎。咸淳三年 (1267) 又追谥“刚简”。知柔于宝琇四年(1256)编撰此书,内容包括奏书、遗文、谥议、诸家赠答题跋之作以及弹文等,并有《附录》,介绍梦昱生平事迹。其编次颇无秩序。《四库全书》以胡知柔耿直之士,而《宋史》无传,故予著录。此外,《指海》(道光本、景道光本) 第十集,《丛书集成初编》(史地类)有《象台首末》五卷,《附录》一卷本。

胡知柔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我的世界观

我的世界观

《我的世界观》完整收录了爱因斯坦对人生、科学、教育、战争、友谊、自由、宗教及社会问题的观点和看法。该书以影响较大的1953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观》为底本,收录了《观念与见解》《爱因斯坦晚年文集》里的及散落别处的相关文章,编译出一个独有的专享的《我的世界观》中文版,其中有20多篇珍贵文章此前从未翻译成中文出版过。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展示了爱因斯坦一生几个主要方面的活动和成就。第一部“我的世界观”,是思想性论文,内容涉及哲学、宗教、道德、人生等主题。第二部“追求和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文章。第三部“从普鲁士科学院辞职”,是二战初期宣布放弃德国国籍和从普鲁士科学院辞职的声明和文章。第四部“犹太人的理想”,是爱因斯坦作为一个犹太人对犹太精神传统的阐释。第五部“我如何创立了相对论”,是对相对论的创立过程和基本理论的阐述。

六经天文编

六经天文编

二卷。宋王应麟撰。是编集录六经中有关天文的文字并加以解说。以 《易》《书》《诗》所载为上卷,《周礼》《礼记》《春秋》所载为下卷。除六经中星象外,凡阴阳五行风雨以及卦义,皆汇集其中。解说文字多引用先儒经说,间或采用史志加以补充。该书最早的版本为南宋乾道刊本,另有《学津讨原》本,四库著录乃元代至元六年(1340) 王厚孙刊本。

酒德颂

酒德颂

晋刘伶撰。在“竹林七贤”中刘伶既以脱略形骸见称,更以善饮著名。本篇即表达了为酒所沉醉的“大人先生”藐视一切的气概。在“大人先生”眼中,一切都充满了主观的色彩,而这都源于驾驭外物、追求永恒的精神欲求。在他看来,时间不再构成对生命的威胁,“朝为美少年,夕暮成老丑”的悲哀已为“以天地为一朝,以万物为须臾”的豪迈所替代。生命的呈现也不再是如履薄冰状态下的苟延残喘,而是“幕天席地,纵意所如”的自由翱翔。而外界的存在经过一番主观化以后,则完全失去了原来的力量:“孰视不见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很显然,本篇从内容到形式都受到了庄子的影响,但比庄子更激烈,更惊世骇俗。据史载,刘伶为人异常羸弱,以此羸弱之躯出此雄奇之文,大概也是一种心理平衡吧。

风骚要式

风骚要式

五代或宋初诗论著作。1卷。徐衍著。书中分“君臣”、“物象”、“兴题”、“创意”、“琢磨”5“门”论诗,往往以类刺讽颂、事父事君解诗。认为诗歌创作“言虽容易,理必求险;句忌凡俗,意便质厚”,反对“情奢”、“怒张”的轻浮、浅露之作。此书最早著录于宋《秘书省四库阙书目》,题作“徐衍《风骚要试》一卷”。其他目录类书“试”均作“式”。唐释皎然、辞远均有《诗式》,又有阙名《骚雅式》,以此推之,“试”亦当作“式”。《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作“《风骚要式》一卷,徐衍述,亦未详何人。”

江苏省通志稿文化志

江苏省通志稿文化志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文化志。历来方志多立学校一门,今合新旧文化志。尊孔之祀,自汉已始,晋宋以后,条目隆显,今皆列之。学校书阁以及报馆,人才以兴,文化以溥,志其兴作,绰有可观。

三国佛法传通缘起

三国佛法传通缘起

凡三卷。日僧凝然撰于应长元年(1311)。乃连亘印、中、日三国,略述各宗传播之佛教通史。上卷略举印度佛法传通概况,次列我国毗昙、成实、戒律等十三宗,中、下二卷叙述流传日本之三论、法相、华严等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