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日记
作者:袁世凯袁世凯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农民
波兰作家莱蒙特的代表作。为了全面描写农民生活,作者把小说分为《秋》、《冬》、《春》、《夏》四个部分。 故事以富农马捷伊·包雷诺的家庭纠纷为基础,围绕他和儿子安捷克的紧张关系展开。安捷克爱上继母雅古霞——包雷诺的年轻妻子,这使本来就很紧张的父子关系更加复杂化了。 小说的另一条线索是贫农为了森林的产权同地主富农展开的斗争。这条线索发展的高潮是广大农民同地主富农发生的武装冲突。搏斗中安捷克杀死了打伤包雷诺的守林人。这个行动使父子二人言归于好。后来安捷克继承了包雷诺的土地,并且割断了对雅古霞的爱情。这样,安捷克便由一个地主富农阶级的贰臣逆子变成了这个阶级的孝子贤孙,由一个反叛者变成了同他父亲一样的“精明强千的主人”。 小说展现出一幅广阔的农村生活画面,揭示了农村中复杂的阶级关系,作品人物中包括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和乞丐。作者同情贫农对地主富农怀有的刻骨仇恨。 小说富有戏剧性,对话生动活泼,对农村生活和农民风习描写得尤其鲜明而有生气。 这部小说荣获了192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
王司空集
诗文集。北周人王褒撰。一卷。褒字子渊,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北周文学家。本传称他“识量渊通,志怀沉静,美风仪,善谈笑,博览史传。尤工属文”工书法。梁武帝喜其才艺,以弟鄱阳王萧恢之女妻之。梁元帝时官吏部尚书,左仆射,江陵陷落后入北周,历官司空,出为宜州刺史,卒于位,时年六十四。梁元帝时,常侍宴赋诗论文于左右,曾作《燕歌行》。妙尽关塞寒苦,梁君臣文士,竞而和之,多为凄切之辞。入周之后,因长于文学,为字文氏所见重,终身未得南返。诗《渡河北》写秋天渡河北上沿途所见,悲凉感伤。前人认为他的诗与庾信齐名,实则不及。然其文名颇高。原有集,已散佚。是集为明张溥辑刊。收诏、表、启、书、序、箴、铭、碑、祭文、文等近三十篇;乐府、诗约五十首。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世说新语
轶事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作。原称《世说》,唐人改称《世说新书》,五代以后易今名。原八卷。今本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记汉末迄东晋士大夫遗闻轶事,对当时士族思想、生活及清谈放诞习气,多所反映。虽有消极因素,但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赞颂智慧,表彰善良,亦复不少。语言精练,意味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影响甚大。又不少故事成为后世小说、戏剧创作素材,或被诗文引为成语典故。梁刘孝标为作注,引书达四百余种,资料价值较高。自唐以下传本甚多,尤以明嘉靖间袁氏刻本、清道光间周氏刻本、清末王先谦校订本及日本珂版影宋本称善本。今有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据日本珂版影宋本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据王先谦校订本影印本等。
心成颂
一篇。书论。隋代释智果撰。智果,隋仁寿年间书法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亦善文学。隋炀帝为晋王时,召令写书,智果不从,遂被囚于江都。后炀帝为太子,出巡扬越,为其书《上太子东巡颂》,获释,召居慧日道场。隋炀帝谓其书“得右军骨”。此文论述了汉字造型的多种结构和变化规律,以及书法对不同汉字造型结构的艺术处理方式。本文虽不长,但对字的结构分析很有道理。在每项之下,注出所举例字,供学者参考。第一项是“回展右肩”,举出“宁、宣、台、尚”四字;在“潜虚半腹”下说“画稍粗于左,右亦须著,锭近均匀,递相覆盖,放令右虚”,举出“用、见、冈、月”作为例字;在“回互留放”下说“谓字有磔掠重者,若‘爻’字上住下放,‘茶’字上放下住也,不可并入”。主旨在于强调统一中求变化,联系中求对比。如“回展右肩”、“长舒左足”,强调打破对称以求均衡;“间开间合”、“隔仰隔覆”,观察了连续与间断的效果;“回互留放”、“变换垂缩”,指出了统一中的变化;“繁则减除”、“疏当补续”,注意到了疏与密的辩证关系。同时,又把多样统一的观点贯穿到书法“语言组织”的各个单位,从“以侧映斜”、“以斜附曲”到“相承起复”、“行行皆相映带,联属而不背违”,第一次对书法结构组织作了纯形式的探讨,不仅打破了前人论书专重气韵而鲜言结构的格局,而且也为唐人尚法开了先风。有《书法菁华》本、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标点本。
拳意述真
孙禄堂编著。出版时间不详,《自序》日期为1923年。全书共八章。第一至六章叙述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三拳系中十九位著名拳师的传略和十七位著名拳师的练拳经验谈。第七章为“形意拳谱摘要”,第八章为“练拳经验及三派之精意”。作者在刊出《八卦拳学》、《形意拳学》、《太极拳学》后,复刊此书,意在阐述“三派拳术形式不同,其理则同;用法不一,其制人之中心而取胜于人者则一也”。亦有将个人体会托诸前人之口,“将太极八卦二拳之特长,纳入形意拳中”(吴图南《国术概论》)附诸形意拳家的情况。书中有不少拳技要诀,值得习者参鉴。
白话梁书
《梁书》,纪传体断代史书名。“二十四史”之一。唐姚思廉撰。贞观十年(636)成书。五十六卷。分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记事上起梁朝建立(502),迄于梁灭亡(557),凡五十六年历史。系据其父姚察《梁书》未完稿成书。保存大量梁代历史资料,叙事简洁。此为《梁书》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