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悫公奏议
作者:杨岳斌杨岳斌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后窗
短篇小说,伍尔里奇著。摄影记者杰弗瑞由于意外摔断一条腿,爱周游世界的他如今不得不在轮椅上度过百聊赖地过日子。时值纽约盛夏,周围邻居日夜都窗户大敞,闲来事的杰弗瑞总爱透过后窗观察周围的邻居们——一位体态迷人的舞蹈女演员每天都身穿胸罩短裤、迈着优美的舞步干家务;一位独居的作曲家经常坐在钢琴前创作;一对子女的夫妇常常在三楼阳台上消暑,每天把小狗放下去玩耍;二楼推销员苏先生的妻子久病卧床,不时可以看见两人口角;一楼的单身女子似乎总也找不到伴侣,被杰弗瑞称为“寂寞芳心”;一对新婚夫妇搬进公寓后就忙不迭地亲热,随即便放下窗帘,此后就难得亮相了……杰弗瑞也并不寂寞,因为如慈母般耐心照料他生活的护士斯泰拉和聪明美丽的女友莉莎常陪他聊天。一天,杰弗瑞看到对面窗口的推销员夫妇又发生了争执,当晚他就发现苏先生三次冒雨拿着大皮箱走出家门。第二天,杰弗瑞发现苏先生正在包裹刀和锯条,苏太太也从她卧病很久的床上消失了。三楼的小狗在楼下玩耍时,总爱在花坛边不停刨着什么……一切都令杰弗瑞不安。莉莎来了,她也注意到苏先生正在准备一个大箱子,还从太太包里拿出首饰、戒指,两个人由此得出苏先生杀人分尸的结论。于是杰弗瑞找来当警察的老友调查此事,但对面楼的房东却说苏太太乘夜车去外地疗养了,老友对杰弗瑞和莉莎的杞人忧天不嘲讽。过了不久,那只小狗被杀了,杰弗瑞、莉莎和斯泰拉再度紧张起来,为了找到真凭实据,两位女士决定亲自出马。莉莎在苏先生家中寻找证据时被堵在屋里,幸亏杰弗瑞及时报警她才免遭毒手,为了除掉后患,苏先生很快找到杰弗瑞,试图杀人灭口,正当两人扭打之际,老友带着莉莎和警察赶到,但杰弗瑞还是从楼上摔了下去。又一个白天,“寂寞芳心”小姐在作曲家的屋里欣赏他的作品;苏先生的住处在重新粉刷;又一只新的小狗出现了;女舞者和一个矮矮的士兵相恋了;新婚夫妇还是经常挂着窗帘……一切又似从前又有了改变。杰弗瑞的双腿都敷上了石膏,莉莎静静地伴在他身边。
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
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原不题撰人名。据卷首吴筠序文称,此经乃李谪仙所授。序作于元和戊戌年(818)。是年吴筠已死四十年。可知序文乃中唐道士伪托,李谪仙疑即孟谪仙之误。《通志•艺文略》着录此经一卷。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太玄部。经文分九章,言内丹。所述丹法实为集神存想,谓「集神以为道,神集则内丹成,存其形。」修持者先须去乱声,绝淫意。扣天鼓,瞑目存想太阳,于三元三七日斋心朝斗,于庚申之夜存思身中诸神上朝太上道君,心仰七星之光而存想左龙右虎。又须积善以修阳德,导引以通血气,避雷电风雨之阴忌,则自然神集而灵,气清而轻。「神集气清,是谓守形,是谓全生。」书末附「吴筠」后序。谓此经乃茅山老叟所传茅君命术。从经中所述丹法看,确为唐代茅山上清派存神内修方术。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南宋白玉蟾、兰元白传授,孟煦编集。约成书于嘉定年间(1208-1224)。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原书卷首有宝庆乙酉(1225年)盂煦所作《传》文,称此书上卷名《金华冲碧丹经》。乃白玉蟾传授弟子彭耜,后盂煦于嘉定戊寅(1218年)游福州时得之于彭耜。盂煦又于嘉定庚辰(1220年)游白鹤洞天,遇兰元白老人授以九转金丹秘要,编成本书下卷。书中言外丹黄自法术。上卷仅概述「探铅结胎」原理。略言采炼药物,神室法象,外鼎制置。水火符侯,而不涉及具体作丹方法。下卷则详言炼九转还丹之具体作法,并附图像。其九转丹法为:第一转金砂黄芽初丹、第二转混元神朴丹、第三转通天彻地丹、第四转三才换质丹、第五转三清至宝丹、第六转阴阳交泰丹、第七转五岳通玄丹、第八转太极中还丹、第九转金液大还丹。每转皆列举鼎器图像、药物分量、烧炼火候及丹药形质功效。据称所炼丹药可点汞成金成宝,至九转丹成,则服之可待冲举。
写给谁的信
本书是将他创造社时代的自述文字及回忆创造社时代生活的文章编成一本书。也可以说本书是一本自传。内容有:《写给谁的信》、《白滨的灯塔》、《澄清村》、《通信一则》、《我的创作经过》、《曙新期的创造社》、《新经A字自序》。除了创造社活动,张资平再也没有可圈可点的事业可供他作堂而皇之的自传文章了。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大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无障碍经、莲华三昧经。收于卍续藏第三册。本经系以密教观点来解说妙法莲华经,全经以金刚萨埵之请问及大日如来之答说形式所成。其内容,初举‘归命本觉心法身’等二颂八句之本觉赞;此赞偈颇为著名,被视为古来三世诸佛随身之偈,又为一切众生成佛之文。次述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前十四品以文殊为本尊,后十四品以普贤为本尊之义,并阐说五重、九重之普贤。其后又于方便秘密三摩耶品、见宝塔秘密三摩耶品等诸品之中,分别宣说‘十如是’与‘八叶九尊’之配当方法、宝塔与法华经根本一字阿字之深旨、提婆达多之本源、龙女及草木成佛之密咒、久远实成如来之尊形、心真言、住所,与常不轻菩萨礼拜之意义等。
观所缘缘论
全一卷。陈那作,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有诸译本,如汉译藏经中陈代真谛所译之无相思尘论一卷、西藏藏经丹珠尔经疏部第九十五函之第四观所缘(偈)与第五之观所缘注等。如西藏译、玄奘译本所示,本论之偈文为四句一行,共有三十二句。本书旨在依因明三支之法,明示心外之所缘缘非有,而心内之所缘缘非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