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山笔麈
作者:于慎行
明于慎行撰。十八卷。书成于万历末年。于慎行,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兼东阁大学士,多次主持乡试、会试。本书主要记述明朝万历以前的典章、人物、兵刑、财赋、礼乐、释道、边塞诸事,为考溯源流,亦时或兼及明前期诸朝之事。其中关于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朝廷内阁的排挤倾轧、官场的腐败、士大夫的寡廉鲜耻及社会经济文化诸状况的记载,多出于作者亲历或耳闻目睹,颇具参考价值。而对科举考试及学校等,亦多有记述。如卷八《选举》,既记述了汉世用人之法,魏晋选部职掌以及科举之法行,再述唐宋元各朝行施科举变化状况,最后详述明代科举、任官等。有家藏抄本、万历四十一年(1613)刻本、天启五年(1625)刻本,今有中华书局校勘本。
章节列表
升序↑于慎行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位获奖女作家、瑞典国宝级小说大师塞尔玛·拉格洛夫根据历史事件改编的经典小说。它曾在一百年前畅销欧洲,以细腻真实的叙述感动了一代读者。
皇极经世索隐
二卷。宋张行成 (生卒年不详)撰。张行成,字文饶,一作子饶,临邛(今属四川省)人。传说张行成撰有“易说七种”,此著就是其所撰七书之一。北宋邵雍撰《皇极经世书》,认为天地万物变化消长的法则可由象数推演而知,以年月日时之数,象征世界历史的元、会、运、世,说一年有十二会,三百六十运;四千三百二十世、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是宇内一生灭周期,而其间的兴亡盛衰法则,都可以卦象之数依一定规则的加之乘之而得以掌握,以观古知今,并且逆测未来。邵雍此学,源出于陈抟,其创先天象数学,与古易学异途,所以朱熹谓之为“易外别传”。张行成对邵氏之学用功甚勤,认为别人对《皇极经世书》所作之注解不详,所以他又进一步推衍其意义,称作“索隐”。此书在流传中,曾被《宋史·艺文志》收作一卷著录,而张行成《进易说七种表》 自称二卷,所以《四库全书》仍作二卷收录。此书对后世影响颇深,后世学者研究邵氏易学都曾从中受到助益。现存清《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本。
书法辑要
此书为吾师文伯子先左所辑也。师博览群书,擅词章,精书法,前清以孝廉方正幕食四方,负才喜游。民国二年,宦游秦中,与上官不合,遂弃官在陕南设馆授教,有生徒数百人,而陕南文化乃大为之一变。此其遗稿未经刊行,欲学书者,读此自知门径。此书于真草隶篆分有层次依法学去,自易成家,附载于此,以飨好者。锡五敬识。
竹素园丛谈
清室逊位时,民国政府订立优待条件,清帝仍居大内,宫中用宣统年号,宫室、舆服、祭礼、婚丧一切礼仪仍用旧制,民国政府岁给优待费四百万元。嗣以财政困难,优待费不能照给,惟以借贷典押度日。至甲子年十月北京政变后,即由民党提议将清室划除,派兵入宫,迫清帝即日迁让。
尚书全解
四十卷。林之奇(1112-1176)撰。之奇字少颖,号拙斋,谥文昭,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宋经学家、文学家。绍兴进士,官至宗正丞。为官期间,朝廷欲令学者参用王安石《三经义说》,之奇斥其说为邪说异端,不可为训。事见《宋史·儒林传》。之奇平生着述颇丰,除《尚书全解》外,尚有《春秋周礼讲义》、《论语注》、《孟子讲义》、《杨子讲义》、《道山纪闻》、《拙斋集》、《观澜集》等。《尚书全解》又称《三山拙斋林先生尚书全解》。此书系之奇辞官家居期间,博考诸家《书》说编写而成。该书辨析前儒旧说之异同,贯穿史事,持论较为平正,见解亦有独到之处,足成一家之言,夏僎撰《尚书详解》,取于此书者颇多。书前有自序一篇,详述《尚书》始末,然多舛误,阎若璩诸人已有明辨。此书《宋史·艺文志》着录作五十八卷,原书自《洛诰》以下出于伪续,后经之奇孙耕以别本参校证验,厘定为四十卷。版本现存明天一阁抄本、清汲古阁抄本、传是楼抄本、《通志堂经解》本等。
普贤观经义疏科
普贤观经义疏科,一卷,宋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