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会要
作者:徐天麟章节列表
升序↑- ◎帝系一
- ◎帝系二
- ◎帝系三
- ◎帝系四
- ◎帝系五
- ◎帝系六
- ◎礼一(吉礼)
- ◎礼二(吉礼)
- ◎礼三(吉礼)
- ◎礼四(吉礼)
- ◎礼五(吉礼)
- ◎礼六(吉礼)
- ◎礼七(吉礼)
- ◎礼八(吉礼)
- ◎礼九(嘉礼)
- ◎礼十(嘉礼)
- ◎礼十一(嘉礼)
- ◎礼十二(宾礼)
- ◎礼十三(军礼)
- ◎礼十四(凶礼)
- ◎礼十五(凶礼)
- ◎乐(上)
- ◎乐(下)
- ◎舆服
- ◎舆服(下)
- ◎学校(上)
- ◎学校(下)
- ◎运历(上)
- ◎运历(下)
- ◎祥异(上)
- ◎祥异(下)
- ◎职官一
- ◎职官二
- ◎职官三
- ◎职官五
- ◎职官六
- ◎职官七
- ◎职官八
- ◎职官九
- ◎职官十
- ◎职官十一
- ◎职官十二
- ◎职官十三
- ◎选举(上)
- ◎选举(下)
- ◎民政一
- ◎民政二
- ◎民政三
- ◎民政四
- ◎食货一
- ◎食货二
- ◎食货三
- ◎食货四
- ◎食货五
- ◎食货六
- ◎兵一
- ◎兵二
- ◎兵三
- ◎兵四
- ◎兵五
- ◎刑法一
- ◎刑法二
- ◎刑法三
- ◎方域一
- ◎方域二
- ◎方域三
- ◎方域四
- ◎蕃夷(上)
- ◎蕃夷(中)
- ◎蕃夷(下)
猜你喜欢的书
论法的精神
法国孟德斯鸠(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 Mon-tesquieu,1689~1755)著。1748年出版于日内瓦。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法学方法论:法的基础是人的理性,法的精神体现在法与地理、地质、人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人口、商业等等关系之中。这是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发展。本书详细划分并研究共和、君主、专制三种政体形式,分析了它们的不同原则和动力,赞颂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提出国家权力应分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不同机关行使,使之互相制约,以保障公民自由。主张法的宽和与教育性,提出罪刑相应、不刑罚思想、重证据、禁拷打、防止伪证等刑法理论;对于国际法理论,该书也有所建树,它区分了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反对侵略战争,希望和平。该书在理论上为新兴资产阶级关于人身、财产的安全和言论出版自由等要求提出法律论据,在实践中对建立资产阶级社会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该书是18世纪上半叶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主要中译本有严复译《法意》,商务印书馆1913年文言文版;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古今医鉴
《古今医鉴》系综合性医书。16卷(原作8卷)。明·龚信纂辑,龚廷贤续编。龚信原撰年不详,其子廷贤续编于1589年(万历17年),后经王肯堂订补,亦即后世的流通本。此书的书名,据龚廷贤在自序中称:“夫医,意也。何取于鉴? 鉴惟空而后无遗照,医必明而后无遗疾。是书上考诸古,古之明验者取之;下质诸今,今之明验者取之。隐伏沉痼,罔不洞察。与鉴之照物,妍媸不爽,有相类者。此之为医鉴”。此书记录了龚信父子对临床各科病证的学术经验。作者多年来搜辑古今医家有关论述,上自《内经》、《难经》,下迄金元四大家及明代戴思恭等所撰医学论著,取其明白晓畅的理论以及用之确有良效的验方,广搜博采,并能结合己见分析诸病原因、证候及治法,精选方药,历时二十年汇辑编成。
慈幼便览
清代文晟编写的一本儿科类中医文献,成书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首列小儿简要辨证,节录夏禹铸望苗窍诀、验虎口法和虎口三关图,阐述幼科诊察之法;后列初生及一岁以内幼儿调护法及四十余种小儿病症诊治,对脐风、惊风辨治尤详,并载外治十法和简便方。末附《痘疹摘录》。
丹方鉴源
题“紫閤山叟独孤滔撰”。何丙郁《道藏丹方鉴源》认为此书为独孤撰于南唐。释外丹黄白术所用药物之性质、反应和应用,并对之进行分类,具有手册功能。日本汤安道藏有1804年手抄本。
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
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经文言内丹修炼之法。谓人身中有七宝,「精是水银,血是黄金,炁是美玉,髓是水晶,脑是灵砂,肾是王车璖,心是珊瑚。此是七宝,归身不散,炼就大药,万神尽登仙矣」。经文教人一心内守,调息绵绵,聚五行真气,结成刀圭,神炁相结而成九转大丹。
珍珠舶
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兴人,以写才子佳人小说闻于时。原刻本未见,仅见大连图书馆藏日本抄本。共6卷,每卷演一故事。卷1,叙华亭县商人赵相外出贩米,结义兄弟蒋云,先后与其母、其妻勾搭成奸,后又设法诬赵,使之入狱,赵母悔恨而死,其妻子被骗为娼,最后冤情大白,赵家又复渐兴。卷2,叙江都县秀才金宣10年落魄,经苏秀玉私助资斧,得中举人、进士的事。卷3,叙黄阿喜溺死,魂归附主人杨敬山家,助杨料理门户,杨帮其成亲的事。卷4,叙明末苏州才子谢嘉与无锡才女杜仙佩的爱情故事。卷5,叙崇祯年间太平府秀才东方白与陈留贾琼芳的婚姻纠葛。卷6,叙松江府僧人证空私通尼姑,又与赵氏妇偕逃,最后被发配赤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