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丰润张学士马江战事本末

作者:赵增禹
纪丰润张学士马江战事本末

直隶丰润张学士,名佩纶,字幼樵。其先世雨樵中丞,仕至安徽巡抚。学士以同治庚午辛未联捷入翰林,年甫冠,未娶也。甲戌散馆授编修,光绪丙子大考二等第二,擢侍讲,旋转侍读。学士长身伟干,天资聪颖过绝人,读书目十行并下。初入塾,一日背诵鲁论至泰伯第八。既以丰才硕学,置身玉堂,职地清旷,则日与张文襄之洞,宝竹坡廷,陈伯潜宝琛,黄漱兰体芳诸芸署名流,颉顽上下,究心经济学,考核中外利弊,兼及东西洋舆地,交涉战守机宜,期有用于当世。

赵增禹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铃木大拙禅论集

铃木大拙禅论集

拥有「世界禅者」美誉的铃木大拙异生致力於禅学的发扬,他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简直无法估计,而被各国学者、专家视为权威援引的「禅学论丛」(Essays in Zen Buddhism),可说是他禅学著作中的重镇。 这套「禅学论业」共分三个系列,第一个系列,主要从历史源流析论禅的根本精神和发展,本书即属之,因此称它为「历史发展」。书中论列中国人对於开悟之说所作的解释、悟与迷、禅的历史(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禅对真理所作的启示、禅的实际教学方法、禅堂与僧训的理想目标,立论精辟入微,允称字字珠玑,饶富禅趣,是研究禅学者必备的一本经典作品。

星期一故事集

星期一故事集

《星期一故事集》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作品。其中脍炙人口的小说《最后一课》,就是《星期一故事集》中的代表。《星期一故事集》,中有11个短小精美的故事,分别是:《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一局台球》,《小间谍》《布吉瓦尔的座钟》,《公社的阿尔及利亚步兵》,《拉雪兹神父公墓之战》,《小馅饼》,《圣诞故事》,《教皇死了》,《红山鹑的感愤》等。《星期一故事集》中,各个故事都十分精彩,引人入胜,普法战争不能说是大题目;丧权辱国,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割让给普鲁士,不能说是大题目;法国人的爱国主义,不能说是大题目。然而,都德却是用这一篇篇短小的故事来反映大的爱国情怀的,以至让我们众多读者都为他的《星期一故事集》所感动,叹服。

溪山馀话

溪山馀话

一卷,明陆深撰。陆深,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本书载录明朝朝章典度及人物事迹。其中不少内容如经筵进讲、漕运、官民田、漕运、南曲、北曲的记载,都是很宝贵的,价值较高。本书有《宝颜堂秘笈》本,今据《丛书集成初编》所选该本标点整理。

儒佛异同论

儒佛异同论

《儒佛异同论》是梁漱溟所著作品,出自于《梁漱溟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面对中国文化的危机, 梁漱溟超越文化上的夷夏之争和伦理矛盾的冲突, 在广义的文化比较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梁漱溟认为, 儒佛二学只是手段、途径、步骤的不同而已, 二者本质上都是在解决人世间所面对的许多困惑与苦难, 儒、佛对生命意义关怀的一致性, 使其同为人类自己向内用功进修提高的一种学问。 梁漱溟把大乘佛学的佛性说与儒家的仁心相沟通, 在一定意义上, 使佛家的“无我为本” 与儒家的“ 有本不穷” 会通了起来, 这为其后的现代新儒家探讨心性开辟了重要的理路。 由于梁漱溟思想上亦儒亦佛的二重性, 儒家在相当程度上被佛化了。 他的文化哲学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息。 尽管如此, 构成梁漱溟思想理论主体的仍是儒学 。

俱力迦罗龙王仪轨

俱力迦罗龙王仪轨

俱力迦罗龙王仪轨,一卷,唐金刚智译,尾题无龙王二字,编号一二〇八。

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

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鹫峰,频婆娑罗王子请问佛号功德?佛以十方各一佛名答之,并出夙愿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