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汉纪
作者:荀悦章节列表
升序↑- 序
- 前汉高祖皇帝纪卷第一
- 前汉高祖皇帝纪卷第二
- 前汉高祖皇帝纪卷第三
- 前汉高祖皇帝纪卷第四
- 前汉孝惠皇帝纪卷第五
- 前汉高后纪卷第六
- 前汉孝文皇帝纪上卷第七
- 前汉孝文皇帝纪下卷第八
- 前汉孝景皇帝纪卷第九
- 前汉孝武皇帝纪一卷第十
- 前汉孝武皇帝纪二卷第十一
- 前汉孝武皇帝纪三卷第十二
- 前汉孝武皇帝纪四卷第十三
- 前汉孝武皇帝纪卷第十四
- 前汉孝武皇帝纪卷第十五
- 前汉孝昭皇帝纪卷第十六
- 前汉孝宣皇帝纪卷第十七
- 前汉孝宣皇帝纪卷第十八
- 前汉孝宣皇帝纪卷第十九
- 前汉孝宣皇帝纪卷第二十
- 前汉孝元皇帝纪卷第二十一
- 前汉孝元皇帝纪卷第二十二
- 前汉孝元皇帝纪卷第二十三
- 前汉孝成皇帝纪卷第二十四
- 前汉孝成皇帝纪卷第二十五
- 前汉孝成皇帝纪卷第二十六
- 前汉孝成皇帝纪卷第二十七
- 前汉孝哀皇帝纪卷第二十八
- 前汉孝哀皇帝纪卷第二十九
- 前汉孝平皇帝纪卷第三十
猜你喜欢的书
痘疹心法
痘疹专著。又名《痘疹世医心法》。23卷。明万全 (密斋)撰。刊于嘉靖二十八年 (1549年)。卷首载《痘疹碎金赋》 2篇。次论痘症病因、脏腑经脉见症、部位形色疏密、轻重顺逆、虚实荣枯、兼症与治则、饮食宜忌、常用药物药性与修制法。并摘录前贤有关痘疹论述。其论治法按痘症不同阶段,分发热证治、出见证治、起发证治、成实证治、收靥证治、落痂证治、痘后余毒证治等类。次述疹毒证治、妇女痘疹证治。书中收治痘疹方近150首。另收录作者若干医案,并用歌诀予以概括说明。全书内容详备,立论以临床为依据,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痘疮证治方药系统。可谓继钱乙、陈文中二氏之后又一治痘名著。现存《万密斋医学全书》本及清康熙五十一年 (1712年)刻本、其他清刻本; 另有日本享保十三年 (1728年) 田边含英堂等合刻本,此刻本题作 《痘疹心要全书》,分为《格致要论》 (11卷)、《世医心法》 (12卷)两部分,后者收入《痘疹碎金赋》,分述痘疹各期证治。这部分内容亦收入《痘疹全书》 中。并存明、清刻本、日刊本。此外,尚有2卷节要本(亦名 《痘疹全书》) 收入《痘疹大全八种》 中。
得配本草
药学著作。十卷。清·严洁、施雯、洪炜全撰。刊于1761年。该书详论配伍,谓 “得一药而配数药,一药收数药之功; 配数药而治数病,数病仍一药之效”,故以 “得配”名书。全书载药647种,分部析类均同《本草纲目》。除记明各药性味、归经、功用和主治外,详述各种不同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应用,为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订出了药物的得、配、佐、和,并取前二字作为书名。现有清刻本。
八识规矩颂注
八识规矩颂注,一卷,清行舟注,嘉合前目题虚舟禅师注。
善恭敬经
一卷,隋阇那崛多译。说教他之功德及事师之方规。
妙吉祥菩萨陀罗尼
一卷,赵宋法贤译。纯咒无文,前有偈赞。
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又作佛为娑伽罗龙经、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法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系佛陀于龙宫为娑伽罗龙王所说,谓诸法之自性为幻化、不可思议、无所生、无主宰、无有我、无碍、无生、无灭、无色、无相,世间恶业皆妄心所化现。欲断恶业即须依止善法,善法即十善道:离杀生、离偷盗、离邪淫、离妄语、离绮语、离恶口、离两舌、离贪毒、离嗔毒、离邪见等,而修十善道即为行菩萨道。又本经与实叉难陀译之十善业道经为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