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通俗演义

作者:蔡东藩
两晋通俗演义

《两晋演义》为《历代通俗演义》之一,本书以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章,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叙述了晋代的兴亡。共有一百回,起自司马炎代魏,终至刘宋代晋,经历156年。西晋结束了将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可是八王之乱,消耗国本,与汉人杂处的胡人趁机相继发难,导致了西晋的覆亡。而东晋则在江东重建,蓄积能量,展开艰难的北伐重任,却因内部权力争夺而损耗了实力。大将刘裕脱颖而出,两次北伐,收复长安,之后接连废黜两位皇帝,建国宋,东晋亡。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銮坡集

銮坡集

诗文集,明正德间《宋学士文集》本,20卷,明初宋濂著,前有杨维桢、贝琼二序。包括翰苑前集10卷,翰苑后集10卷。所收诗文,大致都是他做翰林学士时所著。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属今浙江)人。《銮坡集》为《宋学士文集》的第一部分。《宋学士文集》(又名文宪集),为四库全书之一。

醉茶志怪

醉茶志怪

清代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又名《奇奇怪怪》。四卷三百五十六则。题“津门李庆辰筱筠戏著”。李庆辰(? —1897),字筱筠,号醉茶子,天津人。成书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醉茶志怪》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李庆辰在借鉴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的基础上发挥自我文学才能所撰写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该书完成于1892年,当时正处于晚清时期,而且当时人们的思想也正受到新旧思想的撞击。该部小说中所体现出的新旧思想的挣扎正是当时进步青年思想的体现。全书分四卷,该书简明质朴而又富于理趣,轶闻错出其中,多寓劝戒之意。书中可视为小说的虽不足百篇,但其思想内容却相当复杂,故事类型与人物类型亦相当繁多。这些故事多托兴鬼狐,带有传奇色彩,情节曲折,起伏跌宕,颇能引人入胜,其中《苏某》《如意》《柳儿》《爱哥》《狐师》《阿菱》等都是植根于现实生活土壤中的佳作。

月季花谱

月季花谱

清代月季专著。作者自署评花馆主,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仅知为江苏人。成书年代亦不详。全书分为浇灌、培壅、养胎、修剪、避寒、扦插、下籽、去虫、品种共9目,品种一节列举吴下月季著名品种名称55个,并记载有栽培技术。

周易经传集解

周易经传集解

南宋林栗撰。三十六卷。《四库全书》本。此书前三十二卷为六十四卦经传,三十三至三十四卷为《系辞上传》、《系辞下传》,三十五卷为《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三十六卷则附河图洛书八卦九畴大衍总会图、六十四卦立成图、大衍揲蓍解等。《宋史》本传载林氏与朱熹论《易》及《西铭》不合,遂相讦奏。此书淳熙十二年(1185)四月曾进于朝,本名《周易爻象序杂指解》,后以未能赅举彖、象、系辞、文言、说卦,乃改今名。

春秋分纪

春秋分纪

九十卷。程公撰。程公说字伯刚,号克斋,丹稜(今属四川)人,宋代着名经学家。此书采用《史记》之纪传体体例重新编排原为编年体的《左传》。其第一部分为《年表》,包括周王及列国、王后,鲁、晋、宋、郑四国执政之卿,共九卷。第二部分为《世谱》,包括王族、鲁晋宋郑卫等国之公族以及诸臣,于鲁国则另增妇人名、仲尼弟子,燕则有录无书,附有考异,共七卷。第三部分为《名谱》,凡见于《春秋》经传之人,分列国君臣、古人物、五官五正、五纪官、四夷名录五类录之。第四部分为《书》,有《历书》(实为春秋长历)、《天文》、《五行》、《疆理》、《礼乐》、《征伐》、《职官》七门,共二十六卷。其中最重要的是《疆理书》,附有地图,又有《地理释异》,最便学者检阅。第五部分相当于《史记》之《纪》,有《周天王事》、《鲁事》,共八卷。第六部分为《世本》,相当于《史记》之《世家》。以晋、齐、卫、陈、郑等国分为大国、次国、小国列之,其事则以经传所载分隶之。条理分明,叙述典赡,后还有《附录》,共三十八卷。此书之编纂,既便于初学者检索,亦便于研究者探讨,故《四库提要》誉之曰“诚读《春秋》者之总汇也。”程氏既重视《左传》之史实,亦兼采《公羊》、《穀梁》,旁及诸子。其全书大旨,则仍以胡安国之说为宗。此书卷首《述纲领》云:“以圣经为本,而事则按《左氏》;其《左氏》间若近诬,则采《公羊》、《穀梁》及先儒义之精者以证之;文句有小未安者,用啖赵《集传》例,颇为删削;若所论述大纲,本《孟子》,而微词多取程氏、胡氏之论;杜预为《左氏》学祖,其师说今注虽本之,而至其曲说以求通,则不免有所更定,别以新注。”淳璠三年(1243),程公说之弟程公许刻其书于宜春,此本今存。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

三卷,唐菩提流志译。宝楼阁经三译之一。广大宝楼阁善住者,陀罗尼名。说其缘起及功德。示其修法。序品第一,佛初成道,华说神咒。秘密主欢喜请问咒所从来?佛与大众同往东方宝灯世界,妙种种色宝善住清净佛处,普集一切诸佛,现宝塔中三佛全身舍利,及说其往昔因缘,乃说大明咒王。根本陀罗尼品第二,心随心咒品第三,持心咒法品第四,诵随心咒法品第五,杂咒品第六,结坛场法品第七,手印咒品第八,画像品第九,火祭品第十,普光心印品第十一,手印品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