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山贝子平定三郡纪略

作者:佚名
固山贝子平定三郡纪略

惟稽占选建,懿亲作屏,王室罔不在外以著成劳。故鲁公誓于淮徐,召穆师于江汉,咸书典策,足纪功宗。尔福喇塔乃辅国公偏俄之子,念系宗室,俾仍父封;嗣加特恩,超列贝子。属闽越未靖,师旅徂征,简佐戎行,克扬我武。电扫鲸鲵之众,风行驺骆之余。乃礼未举于劳远,躬遽捐于尽瘁。朕惟生勤王事,殁有宠章,矧于宗室之贤,尤切荣哀之谊。爰旌殊绩以易厥名,特赐谥曰“惠献”。于戏!惟慈爱有除残之美,唯睿哲有制胜之能。往勒贞珉,光予属籍。

猜你喜欢的书

小丑之花

小丑之花

太宰治“人生三部曲” (《小丑之花》《小说灯笼》《津轻》)《人间失格》前传,带你重新认识太宰治。读了这本书,才能读懂《人间失格》。太宰治二十一岁时,在银座咖啡馆认识一有夫之妇,同居三天后,他俩吞下安眠药,在鎌仓投水自杀。结果太宰治获救,年仅十八岁的女方死亡。太宰治因而被控“帮助自杀罪”,后虽被判不予起诉,但他基于相约殉情却让女人独自死亡的罪恶意识,创作了《小丑之花》。《小丑之花》主角大庭叶藏与《人间失格》主角同名,描写的是叶藏殉情失败后进疗养院的事,但不同于《人间失格》中叶藏的自卑、怯懦、颓废,《小丑之花》里的的叶藏,年轻、冲动又骄傲。太宰治在这篇作品里,剖析了他日后的巅峰之作《人间失格》里看似消极颓废,实际上却在绝境中求活的主角大庭叶藏的心路历程,还透露了许多关于写作的秘密。这本书不仅展现出了太宰治不为人知的侧面剪影,更为日后的《人间失格》留下了诸多余韵。另收录有太宰治记录镰仓自缢未遂经历的《狂言之神》;与《小丑之花》《狂言之神》同属“虛構的徬徨”三部曲的《虚构之春》;第一届芥川奖入围作品《逆行》;

传家集

传家集

宋代诗文别集。一名《温国文正公文集》。80卷。司马光著。司马光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此书是作者生平所著诗文的汇集。卷1为古赋,卷2至卷15为各体诗歌,卷16为制诰,卷17为表,卷18至卷57为章奏,卷58至卷63为书启,卷64、65为论,卷66、67为各体杂文,卷68至卷70为序,卷71、72为记传,卷73为题跋,卷74为迂书,卷79、80为碑铭、墓志、行状、祭文。附录收作者的本传,墓志、神道碑与年谱。司马光散文质朴简洁,少用骈偶,有西汉散文古朴自然的风格,自称“颇慕古文”而“不能刻意致力”(《答陈充秘校书》)集中有《迂书》1卷,是晚年以迂叟自号而写下的语录格言。如“迂叟曰:天之所不能为而人能之者,人也;人之所不能为而天能之者,天也。稼穑,人也;丰歉,天也”,明快简洁,富有哲理。有明刊本,康熙中蒋氏刊本(名《司马温公集》82卷),乾隆六年陈宏谋校刊本,《万有文库》第二集据陈本排印本,《四库全书》本(无附录),《四部丛刊》初编影宋本。

内训

内训

明成祖徐皇后为教育宫中妇女所写。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全书包括德性、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节俭、警戒、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等二十章。《内训》首章即讲女子的德性在于孝敬、柔顺而“能配君子”,要求女子“仁以居之,义以行之,智以烛之,信以守之,礼以体之。”教导凡为妻者要明阴阳之大义,“能推是适”,以事其夫,要“体柔顺……服三从之训。”要求女子“秉坤仪”、“著母德”,以“父天母地”来说明三从四德的孝顺、节义是合理的,天经地义的。《内训》在较多地从理论上阐扬封建妇道同时,特别选辑了先人的女教典训,在“崇圣训”、“景贤范”诸篇中阐发了古哲先贤的“嘉言善行”作为妇女学习的典范。要求培养专一主内,有“内助之德”,行“内助之功”,绝对顺从的贤妻、良母、孝妇、贞女。万历八年(1580年),明神宗颁令刻印《内训》,“使庶民之家得以训诲女子”。此后,王相以传统的儒教思想对此书加以笺注,并收入《女四书》中,成为封建社会的女教教材,对后世影响很大。

医说

医说

医史、医话著作。10卷。南宋·张杲撰辑。刊于1224年(嘉定17年),在同类著作中,此书出现是比较早的。张氏博览群书,寻觅见闻,锐意搜辑医事典故,凡涉于医者,则分类录载。及至晚年,犹搜访不辍,共历时30年,将“目览之文,耳听之说”编成此书。书中广泛集录了南宋以前各种医著及文史著作中有关医学典故,传说等史料,分为历代医家、医书、本草、针灸、诊法及多种病证、养生等49类。卷首为“历代名医姓氏”,共载自上古至五代唐慎微一百四十六位医家姓名、传略,按年代顺序排列,显示了较高的史学水平。书中汇聚了许多具有生动情节的医话、医案,发人深省,增长学识。如赵学敏《串雅·序》中提到的“欧阳修暴利几绝,乞药于牛医;李防御治嗽得官”的故事即卷六“车前止暴利”和卷四“治痰嗽”,成为盛赞民间医药的佳话。另外还记载了不少怪疾险证,奇方异治,增广读者见闻,并保存了民间医学和有关卫生保健健论述。全书以丰富的资料,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受到读者的赞赏,但其中也辑有一些佛、道宗教的迷信内容。现存有最早的宋刊本。明代刻本《四库全书》本。国外有日本、朝鲜版本。另外,明代俞弁仿此体例,写成《续医说》10卷。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三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与大萨遮尼干授记经同本。但缺王论品。

比丘尼传

比丘尼传

四卷,梁释宝唱撰,成于天监十六年(517)。有《丽藏》、《宋藏》、《金藏》、《元藏》、《大正藏》等版本。为一部专门记叙中国汉地佛教比丘尼生平事迹的传记。始于东晋升平年间的净捡,终于梁天监十五年,共记比丘尼六十五人。记其出家因缘、苦行精修及社会活动的事迹,为中国佛教重要史料。宝唱之后,直到近代,比丘尼传无续作者。入民国后始有震华法师(1909—1947)续撰《续比丘尼传》六卷,完成于1939年,共记从梁至民国比丘尼二百人,附见四十七人。不仅记诸尼修行弘法事迹,而且著录不少尼众创作的诗词文章。资料颇为丰富。正续比丘尼传,皆收入近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高僧传合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