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民录

作者:袁守定
图民录

清袁守定著,4卷。本书据经史所载及著者阅历所得,论居官为政之道,用以自镜以期对斯民有所裨益。取古人“夫苟中心图民,智虽不及,必将至焉”之义而名此书。内有为民、视民如子、治民如家、祥刑、治狱至仁恕、非至明不敢折狱、非佞折狱、慎用三木、不用刑求、不躬坐狱讼、判讼误当考正、体恤狱囚、赈饥之法、通融平粜之法等多目。

袁守定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八犬传

八犬传

又名《里见八犬传》、《八犬传》等。日本“读本”。作者曲亭马琴(1767—1848)倾28年(1814—1842)心血才得以完成的一部长篇巨著。计98卷106册。写室町时代末期安房国泷田城主里见义实于安西景连率大军围城之际,与他所饲养的猛犬八房相约:若咬死敌将安西,则许以爱女伏姬为妻。后八房果然取得敌将首级,伏姬只得遵约随八房住进富山的洞穴,后因“物类相感”而怀孕。当八房和伏姬正欲自尽时,伏姬突然误中一弹,其胸前的珠玉顿时四散,变为仁、义、礼、智、忠、信、孝、悌八德化身的八犬士(即犬冢信乃戍孝、犬川庄介义任、犬山道节忠与等八人)。他们各自历尽无数艰险和苦难,后协力奋战终于恢复了里见的家业。本书主要模仿中国小说《水浒传》,并参考《里见记》等历史故事编写而成。尽管书中贯穿了“劝善惩恶”、“因果报应”等浓厚的儒、佛思想和武士道精神,但其构思宏伟,情节跌宕曲折;描写精细,文体优美,是日本“读本”中最著名的一部长篇传奇大作。此作品由李树果翻译成汉语,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全4册。

繁星若尘

繁星若尘

年轻的拜伦.法瑞尔王子,天雾星未来的牧主,在地球学习期间,险遭核辐射的伤害。而其父受人尊敬的维迪莫斯牧主落入凶狠的太暴人手中,身陷险境。拜伦被迫踏入浩大宇宙的征途,寻找失落了的,足以毁灭整个世界的神秘文件。另一方面,被强权统治下的各星际人民,受到了反叛军的煽动,团结起来准备推翻太暴星人。在分秒必争的时间,拜伦急需找到神秘文件,并阻止反叛军挑起全世界的战斗。

王氏医案

王氏医案

原名《回春录》。医案。清王士雄撰。周鑅辑录。二卷。士雄有《温热经纬》已著录。同郡周字光远,搜集王氏自道光四年(1824)至二十三年临证验案,编辑成帙,于二十三年刊行。书中以年代为序收载外感、内科杂病、妇科等医案近百则,约二万言。其中以内科杂病为多。每案详叙患者里居姓氏、病症病因、脉法方药,溯因求源,辨证精当,论治灵活。叙案详细完整,阐发精辟,析理超卓。于枢机气化,升降出入,独具只眼。如治伏气诸病,多用轻清流动之品助其升降,疗温热多以凉润清解之法。对后世颇有影响。故后人评隲“用药多平淡,而治病多奇中”。是书为有实用价值的医案著作,可临证参考。有道光二十三年刻本,《潜斋医书三种》本,光绪十八年(1892)重刻苏州交通益纪图书馆藏版刻本。

启颜录

启颜录

笑话。 隋侯白撰。 原十卷, 今佚。白字君素,魏郡临漳(今属河北)人。出身秀才,初官儒林郎,后召入秘书省修国史。好学有捷才,滑稽善辩,好为诽谐杂说,提供笑料。《旧唐志》、 《新唐志》均有记载,十卷,已佚。这是继魏邯郸淳的《笑林》以后,又一部重要的笑话集。 《太平广记》等类书引《启颜录》六十六条,清王仁俊辑《经籍佚文》本一卷。又今人王利器辑《历代笑话集》据敦煌卷子辑得三十六条,据《太平广记》辑得二十五条。由于原书失传,无法窥见它的全貌,从后人所辑的材料来看,其中有的笑话还是讽刺了庸俗的世风,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种种不良现象。

唐宋词简释

唐宋词简释

古代诗词选本。唐圭璋著。是编选录唐五代词56首、宋词176首予以“简释”,专门分析词的章法结构与艺术技巧,诸如词之起结、过片、层次、转折、脉络、语言、声韵、气魄以及对自然景色之描绘,人物形象之刻画,情感心态之表达等,皆细加阐释,细致人微,语多精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出版。该书原为1940年著者在重庆中央大学教授词学时的讲稿,意在辅导学生领会词旨。其中宋词部分是在朱祖谋《宋词三百首》的基础上增删而成。原稿没有唐五代词,此次出版增选唐五代文人词14家。从而使该书基本体现出唐五代宋词的发展概况,词家的风格、流派特点等。

原道醒世训

原道醒世训

洪秀全著。1852年编入《太平诏书》刊行。写于1845—1846年间。是太平天国重要文献之一。它依据“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天下凡间,分言之则有万国,统言之实则一家”,“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的思想,吸取儒家理想社会的观点,指出人类社会应是“有无相恤、患难相救,门不闭户,道不拾遗,男女别涂,选举上德”,“强不犯弱,众不暴寡,智不诈愚,勇不苦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美好和谐的世界。但由于人们“见”小,“量”小,不懂“天下万国实一家”的道理,使“世道乖漓,人心浇薄,所爱憎,一出于私”,对同国、同省、同府、同县,同乡、同里、同姓“则爱之”;对异国,异省、异府……异姓“则憎之”,以至“相侵相夺相杀”。洪氏从朴素辩证法观点出发,认为黑暗的世道不会不变,“乱极则治,暗极则光”,黑暗的时代即将过去,光明即将来临。他号召人们“跳出邪魔之鬼门,循行上帝之真道,时凛天威,力遵天诫,相与淑身淑世,相与正己正人,相与作中流之砥柱,相与挽已倒之狂澜”,变“乖漓浇薄之世”为“公平正直”之世。该书反映了洪氏改造旧社会的思想,这种思想虽然不出道德救世的藩篱,但从他对黑暗政治的激烈批判,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以及对激发千百万农民群众投入反封建革命,争取自身解放来看,确有启蒙“醒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