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始末

作者:蒋大鸿
东林始末

明蒋平阶撰。1卷。记明东林门户始末。 按年叙述, 起万历二十一年(1593), 终于崇祯十六年 (1643)。 只叙朋党攻击之事, 意在说明齐、 楚、 浙三党胜负。 梃击、 红丸、移宫三案之争,客、魏之祸,辽东经抚之争皆不记。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吴文肃公摘稿

吴文肃公摘稿

明代诗文别集。吴俨(字克温)著。其集初藏于家,直到万历十二年(1584)才由其孙吴士遇刊版。此版由王升、章煦及其仲孙达可删节、编辑,故曰摘稿,凡4卷。其中诗2卷,文2卷。前有万士和序,后有三升及达可跋。《四库全书》正以此刻本为底本收录。四库馆臣评其集说:“俨当何、李未出以前,犹守明初旧格,无钩棘涂饰之习。其才其学,虽皆不及李东阳之宏富,而文章局度春容,诗格亦复娴雅,往往因题寓意,不似当时台阁流派,沿为肤廓。虽名不甚著,要与东阳肩随,足相羽翼也。”(《四库全书总目》卷171)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评论说:“俨文章庄重简古,诗词清丽可讽。”如《听郑伶琵琶》:“郑伶名价重江东,五百梨园伎尽空。子夜猿啼残月白,上林莺老落花红。江头商妇愁无限,塞外明妃恨不同。可惜曹纲今去远,何繇两市斗西风。”可见其诗作的风格的确与其文稍有不同,较有文学色彩。

画诀

画诀

龚贤著。原系作者课徒画稿上的解说,由后人辑编而成。书为论述画山水之法的口诀,凡63则。据口诀内容对照作者山水画作,再参酌《龚半千课徒画稿》,推知此书撰于康熙元年至五年(1662~1666)。这63则口诀以言及画树石为多,次及桥梁、山亭、屋宇、楼阁、风帆、大船、远帆、飞泉、留白等。口诀浅显易懂,如云“学画先画树后画石”,在学画石时又言“学画先画石后画树”,述画景物时又言“先画衬景后画树石”。凡此等等,看似矛盾,实则是要因人而宜。此书有近20种版本,最早版本是《知不足斋丛书》与《花近楼丛书》刊本。

酒色财气四调

酒色财气四调

酒色财气四调 寄调如梦令

终南山蟠龙子肃禅师语录

终南山蟠龙子肃禅师语录

1卷,清超远说,海阔等录。收入序、上堂、小参、早参、晚参、入室、勘验、拈古、颂古、赞、佛事、杂著、行实、塔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

大威德陀罗尼经

大威德陀罗尼经

二十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为阿难说陀罗尼之法本。一一法中示多种之名,多种之义,亦广说末世恶比丘之事,及说菩萨住于母胎中之楼阁庄严。

首楞严三昧经

首楞严三昧经

梵名S/u^ram!gama -maha^-su^tra 。凡二卷。略称首楞严经、旧首楞严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别本为大佛顶首楞严经(十卷,般剌蜜帝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坚意菩萨问能否疾证菩提三昧,佛乃为说首楞严三昧(勇伏定)。其后舍利弗问佛三昧是否可远离魔境,佛遂放一切魔境,而以首楞严三昧降伏之。古有支娄迦谶、支谦、白延、竺法护、竺叔兰、支施仑等之别译本,今皆不传。又支敏度曾就上记之别译,汇集支谦、竺法护、竺叔兰等三本而作成,合首楞严经八卷。六朝时代颇受重视,如法显传(大五一·八六三上):‘佛昔于此说首楞严,法显生不值佛,但见遗迹处所而已,即于石窟前诵首楞严,停止一宿。’本经自古盛行于印度,近来于新疆发现本经之梵文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