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董祸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四签名
《四签名》(又作《四个签名》)是英国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创作的第二篇中篇推理小说,其仍以夏洛克·福尔摩斯为主角,发表于1890年2月。该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887至1888年之间,讲述了英国家庭教师玛丽·摩斯坦在父失踪后,每年都会收到一个匿名包裹,原来其中牵涉到一个密谋。该小说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活动进行了客观的揭露和反映。
虬髯客传
传奇小说。唐末五代杜光庭(850—933)撰。一卷。光庭字宾圣,号东瀛子,道士。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一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屡应举不第,入天台山修道。僖宗召为麟德殿文章应制,中和元年(881)随僖宗入蜀,遂留成都。后事前蜀王建父子,官谏议大夫,赐召广成先生、传真天师。道教著作今存二十多种。诗文俱佳,收入《全唐诗》、《全唐文》。写隋末权臣杨素侍妾红拂女私奔李靖,在赴太原途中结识侠士虬髯客。后虬髯客因见李世民为“真命天子”,遂以家财尽付李靖,自行奔往东南。作品宣扬唐王朝“应天而兴”的正统思想,旨在维护唐朝统治。
还冤志
原称《冤魂志》,亦名《还冤记》、《还魂记》,别称《冤报记》、《北齐还冤志》等。隋颜之推撰。原三卷。今本一卷,三十六条。取材于经史纪事,兼及当代事件传闻,历叙西周至隋人物与世事片断,皆以冤屈鬼魂复仇或为恶者受惩为结局。旨在扬善抑恶,阐扬戒杀好生,因果报应之说。历代史志均有著录。《崇文总目》小说家作 《还冤志》三卷,《文献通考》、《直斋书录解题》作 《北齐还冤志》,殆因旧本之首题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遂误以冠于书名之上。《太平广记》引作 《还冤记》。《还冤记》、《冤魂志》、《还冤志》实即一书,今本均为一卷。
朝鲜王朝实录[燕山君日记]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燕山君日记],鲁山君、燕山君、光海君王位被废黜,因此不称实录,称“日记”李㦕(1476年11月23日—1506年11月20日),朝鲜王朝第10代君主(1495年—1506年在位),是朝鲜成宗李娎的嫡长子,朝鲜中宗李怿的异母兄,生母为废妃尹氏(齐献王后)。李㦕乳名无作金,幼年时母亲被废黜并遭赐死,因此他从小被贞显王后抚养。他在八岁时被立为王世子,十九岁继承王位。在位期间,他追求绝对王权,先后发动两次“士祸”(戊午士祸、甲子士祸),屠戮朝臣,士林和勋旧两派都被打压。到了在位后期,他愈发荒淫无道,其暴政导致人心尽失。正德元年(1506年)九月一日,朴元宗、成希颜、柳顺汀等大臣发动政变,废黜李㦕,拥立其异母弟晋城大君李怿即位,是为中宗,史称中宗反正。李㦕之子皆被赐死,他本人也被废为燕山君,流放乔桐岛,两个月后病死,时年三十一岁。李㦕在朝鲜半岛历史上以暴君著称,他是朝鲜王朝继鲁山君(朝鲜端宗)之后第二位废主,死后无庙号、谥号、陵号,后世一般以他被废后的封号“燕山君”(연산군)来称呼。
东林十八高贤传
往余令钟陵。曾过东林寺虎溪桥上远公社。竟作牛马走骚驿之场。为之慨然。去今十余年。乃得东林十八高贤传读之。诸公皆粪壤富贵。膏肓泉石。心超净秽之区。境际人天之胜。令人脉脉心动。抠从亡阶。况亲承接引。妙契因依。岂必入净土而极乐。上莲座而兴瞻哉。此傅刻在庐山。未获流布。乐愚上人谋新业于栖贤山中。寻授吴门毗耶室梓行。予故喜而序之。使信奉此传。人人见远师。人人会庐山也。余谓上人尚宜索龙眠十八贤图附之。以传千载。何羡兰亭辋川哉。昔宗少文对衡阳王有言。禄如秋草。时过即腐。试问学道人。此片白莲花。有腐败不。不也。
省心杂言
一卷。宋李邦献(生卒年不详)撰。李邦献,怀州人,太宰邦彦之弟,官至直敷文阁。是书,在宋有临安刊本。题为林逋撰,或为尹焞撰。至宋濂《跋》其书,则谓逋固未尝著,焞亦因和靖号偶同而误,皆非其实。而王泌所编《朱子语录》续类内,有《省心录》乃沈道原作之文。必有所据,当定为沈本。云云。史无定论。今考 《永乐大典》具载是书,共二百余条,盖依宋时椠本全帙录入。前有祁宽、郑望之、沈浚、汪应辰、王大实五序;后有马藻、项安世、乐章三跋,并有邦献孙耆冈及四世孙景初跋三首,皆谓是书邦献所作。耆冈且言曾见手稿。其说出于李氏子孙,可证。又考王安礼为沈道原作 《墓志》,具列所著 《诗》、《传》、《论语解》等书,并无 《省心杂言》之名。足证确非道原作。宋濂考之未审。是书简要,质而能该,于范世励俗之道颇有发明,谨理正谬误,定为李氏之书,而考证其异同。有 《永乐大典》本。




![朝鲜王朝实录[燕山君日记]](/d/file/books/7345bacfd1f97ea3b1e4712000f4281a.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