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陵遗事
作者:令狐澄令狐澄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大唐传载
唐代笔记小说集。原称《传载》。 1卷。无名作者撰。《新唐书·艺文志》杂史类著录《传载》1卷,无撰人姓名。《宋史·艺文志》始入小说家类。后世通行本又加“大唐”2字。现存主要版本有清顺治四年(1647)孙明志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四库全书》本、《守山阁丛书》本、《唐人说荟》本、《唐代丛书》本、《说库》本、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与《幽闲鼓吹》、《中朝故事》合订为一册)。《说郛》卷38所收《传载》,实为刘所著的另一部书《传记》。《传载》中文字曾被《唐语林》、《太平广记》等书多次引用,可资校勘。其书前原有作者自序,实质性内容仅说“八年夏,南行极岭峤,暇日泷舟传其所闻而载之,故曰《传载》。虽小说或有可观,览之而喁而笑焉。”据此可知书名由来及作者写小说而非写史书的态度。因无年号和署名,无法确定成书年代和作者。书中记言记事共130条,都很简短。内容时限起唐初,至元和年间止,则本书成书不会早于元和八年(813)。所记有传说掌故、典章制度、官僚文人轶事及杂有考据。因有史料价值,故两《唐书》、《资治通鉴》等多从中取材。记言各条注重应答技巧,间杂诙谐,正是笔记小说本色。书中记载又与其他唐代笔记小说集如《因话录》、《隋唐嘉话》等多有类似者,或因各书作者所闻而偶同,或因互相引录而重复,在当时是正常现象。
太清石壁记
简称《石壁记》,署名楚泽先生编。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内有道教外丹药物之鉴别,器皿之制作,以及诸丹药物的名称、剂量、炼制方法,是一部有重要价值的道书。据考证,成书于760—763 年。 卷上载有“太一金英神丹方”“造大还丹方”“黄帝九鼎大还丹方”“八石丹方”“五灵丹方”“五石丹方”等二十六种。其中“黄帝九鼎大还丹方”历来为丹家所宝,视为大丹,唐·梅彪就不敢记载。“五灵丹方”,即有名的五石散。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书中还有制“六一泥法”“飞丹禁忌法”“造丹炉法”和“造药釜法”等七种,对炼丹所用材料、器皿有详细介绍。卷中载有“八神丹方”“三使丹方”“伏火硫黄丹”及“治口血喝方”计一十四种,另有“造水银霜法”“朱砂霜法”“造硫黄水炼法”及“治疟丹”“治疮癣”和“丹经秘要口诀”“合药诀”等有关丹经丹诀、治病药方。卷下载有“炼钟乳法”“疗病状法”“服八石丹法”“服八石慎忌法”及“紫雪法”“造砒丹法”等,详细阐述了服食丹药须注意的事项,服丹后的症状表现及其治法。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期。是与《金虎》、《神虎》二符合用之颂章。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5《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上清神虎上符消魔智慧》1卷为六朝上清经。本书末题:“在《太上八术智慧灭魔神
虎隐文》卷中”,盖即本经。述太上大道君授符予李山渊录众神所唱歌词。
入佛明宗答问
吾师王骧陆居士主讲于天津印心精舍凡七稔,于学人莫不随机启发,同门中得明心要者莘莘然,迩年皈依日众,请法之余,问答甚多,同人等扼要记录,裒为一帙,乃前所辑之《乙亥讲演录》中有未及者。天津张居士聘三,发心流布,以供同参,并嘱为之序。
别传心法议
别传心法议,一卷,残册,宋戒珠撰,附祭怀要禅师文。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全一卷。唐朝不空译。与《大乘八大曼拿罗经》同,而后有八大菩萨赞。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述八曼荼罗之建立法,及说修行者应依何法速证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