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爱读的极简中国史
作者:吕思勉章节列表
升序↑第三编 中古史
- 第一章 秦之统一及其政策
- 第二章 秦汉之际
- 第三章 前汉的政治
- 第四章 新莽的改制
- 第五章 后汉的政治
- 第六章 两汉的制度
- 第七章 秦汉的武功
- 第八章 两汉对外的交通
- 第九章 两汉的学术
- 第十章 佛教和道教
- 第十一章 两汉的社会
- 第十二章 三国的鼎立
- 第十三章 晋的统一和内乱
- 第十四章 边徼民族和汉族的同化
- 第十五章 南北朝的对峙
- 第十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
- 第十七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 第十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
- 第十九章 隋之统一与政治
- 第二十章 唐的开国及其盛世
- 第二十一章 隋唐的武功
- 第二十二章 隋唐的对外交通
- 第二十三章 隋唐的制度
- 第二十四章 隋唐的学术和文艺
- 第二十五章 佛教的分宗和新教的输入
- 第二十六章 中外文化的接触
- 第二十七章 唐中叶以后的政局
- 第二十八章 隋唐的社会
- 第二十九章 五代的混乱
- 第三十章 宋的统一及其初年的政治
- 第三十一章 变法和党争
- 第三十二章 辽夏金的兴起
- 第三十三章 宋和辽夏的关系
- 第三十四章 宋和金的关系
- 第三十五章 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 第三十六章 宋的制度和社会
- 第三十七章 元的勃兴和各汗国的创建
- 第三十八章 中西文化的交通
- 第三十九章 元的制度
- 第四十章 元帝国的瓦解
- 第四十一章 明初的政局
- 第四十二章 明和北族的关系
- 第四十三章 明朝的殖民事业和外患
- 第四十四章 明末的政局
- 第四十五章 明的制度
- 第四十六章 元明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 第四十七章 元明的宗教和社会
第四编 近代史
- 第一章 明清之际
- 第二章 欧人的东略
- 第三章 基督教和西方科学的传入
- 第四章 清初的内政
- 第五章 清初的外交
- 第六章 清代的武功
- 第七章 清中叶的内乱
- 第八章 鸦片战争
- 第九章 太平天国和捻党之役
- 第十章 英法联军之役
- 第十一章 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 第十二章 西北事变和中俄交涉
- 第十三章 晚清的政局
- 第十四章 中法战争和西南藩属的丧失
- 第十五章 中日战争
- 第十六章 中俄密约和沿海港湾的租借
- 第十七章 维新运动和戊戌政变
- 第十八章 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
- 第十九章 远东国际形势
- 第二十章 日俄战争和东三省
- 第二十一章 清末的宪政运动
- 第二十二章 清代的制度
- 第二十三章 清代的学术
- 第二十四章 清代的社会
第五编 现代史
- 第一章 革命思想的勃兴和孙中山先生
- 第二章 清季的革命运动
- 第三章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 第四章 二次革命的经过
-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外交和蒙藏问题
- 第六章 帝制运动和护国军
- 第七章 二十一条的交涉
- 第八章 复辟之役和护法之战
- 第九章 参战的经过和山东问题
- 第十章 华盛顿会议和中国
- 第十一章 军阀的混战
- 第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政府的成立
- 第十三章 五卅惨案和中国民族运动的进展
- 第十四章 国民革命的经过
- 第十五章 五三惨案和对日之交涉
- 第十六章 关税自主的交涉经过
- 第十七章 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经过
- 第十八章 中俄的龃龉
- 第十九章 日本的侵略东北
- 第二十章 国民政府的政治
- 第二十一章 现代的经济和社会
- 第二十二章 现代的教育和学术
猜你喜欢的书
马丁·帕兹
太阳落山了,落在科迪勒拉雪山峰颠那边;但是,秘鲁的美好天空,透过近似透明的夜幕,还可见几缕散乱但稳定的光线,空气都浸润着弱光带来的清新,让人在这炎热的低纬度地区呼吸这清凉空气。这个时候,是人们可以过欧式生活的时间,可以设法到阳台外透透气以利健康;一个架起的金属屋顶,把阳光和大地隔开,挡住了太阳光通过,让人在它下面休息,以恢复体力。
刘氏菊谱
一卷。宋刘蒙撰。刘蒙,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刘氏菊谱》大体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谱叙,首论古代正人达士多吟咏菊之高洁,次叙菊花之功用,后叙作此谱之缘由。作者自称崇宁甲申(1104)九月为龙门之游,访刘元孙所居,见刘氏“萃诸菊而植”,“朝夕啸咏乎其侧”,相与订论,并“访其居之未尝有”,而作是谱。第二部分为说疑,主要是对古人所记菊品与当时多有不同提出质疑。第三部分为定品,主要论述菊花的品评办法,应该以花品的色、香、态为品评标准,指出龙脑为菊花诸品之冠。第四部分为菊品,主要列出名菊花龙脑以下三十五品,分叙各花品的产地、形、色、香,并加以品评。第五部分为杂记,分叙遗、补意、拾遗三篇。是书叙菊花产地、品种十分详尽,与史正志、范成大之谱偏于一隅大有不同。关于对菊品的栽种、灌溉、菊病涉及甚少。现存《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四库全书》本。
太上洞玄宝元上经
亦名《源一妙诀》、《太上宝元上经》, 简称《宝玄(元)经》。道教书名。一卷。其宗旨在阐述《道德经》, 以“道”为天地万物之本源。由道生一,一为元气。一生二,二为阴阳。阴阳合为和气,和气生人,是为二生三。阴阳交和,三气分布,而万物孳生, 是为“三生万物”。但其中以五千言配五德,对《老子》八十一章,先后次序,均一一疏解,认为其中有精微奥妙,则不免牵强附会。本书为唐以前道经,收入《道藏》第180册。
厚德录
四卷,《直斋书录解题》传记类著录,题作《近世厚德录》,有沈溶道源为作序。《宋史·艺文志》同,亦列在传记类,仅一卷。《四库全书》本无“近世”二字,列入杂家类存目。此书杂录宋人小说中阴德果报故事荟为一编,引书均注明出处。如第一条记钱若水平反冤狱事出《涑水纪闻》,张孝基以还产为山神条出《泊宅编》,钟离君嫁婢条引自《东轩笔录》。且有失传之书如《杨文公谈苑》《遁斋闲览》等,可据以辑录佚文。实可视为宋人小说选集,但出处尚有疏误。《四库全书总目》议其涉及神怪,言论鄙陋,“殊非儒者立言之道,与《圣门事业图》如出两手”。实未知两书性质、体例各不相同,不可比较。此书杂采诸家笔记杂说,记载廉洁官吏善政及州县诸多事例等,以垂范教人为善,故称《厚德录》。书中盛称因果报应,兼以神怪。如言张孝基以还产为山神,谓福州张生捐资救缢遇钟离权得道等事,皆不可信。《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谓其书“非儒者立言之道”,与其所著“《圣门事业图》,如出两手,不可解也”。全面否定其书。其实,书中所寓劝善之意,还是可取的。今有《百川学海》、《稗海》、《笔记小说大观》、《丛书集成初编》、《历代小史》等丛书本。
苏轼词集
词集,苏轼是宋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他以卓越的天才、广博的学识、开朗的胸襟,写出了大量辉煌的诗、文、词,表达了自己一生的真实经历和和丰富的思想情感。苏轼词内容广阔,气魄雄伟,语言朴素,一反过去绮罗香泽及离情别绪的局限,是宋词空前的划时代的革新,也是宋词进一步的发展。本书备搜苏轼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评论,另外还加以简单的注释和系年,为读者欣赏苏轼词提供了较多的方便。
安宅陀罗尼咒经
全一卷。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内容叙述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时,大光、无量光二位菩萨奉众花国最胜灯王如来之命,来至娑婆世界,授安宅陀罗尼咒,谓此咒多所饶益。佛对阿难说应受持供养此经咒。又本经之同本异译及同类本包括有持句神咒经、陀邻尼钵经、东方最胜灯王陀罗尼经、东方最胜灯王如来经、圣最上灯明如来陀罗尼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