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要
作者:雷海宗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章 地理与史前时代
- 第二章 殷商政治与文化(公元前1300—前1027年)
- 第三章 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公元前1027—前771年)
- 第四章 成周封建帝国之极盛(公元前1027—前771年)
- 第五章 成周宗教
- 第六章 封建帝国之崩溃(公元前900—前771年)
- 第七章 春秋列国之形成(公元前770—前670年)
- 第八章 霸政时期(公元前685—前612年)
- 第九章 晋楚争盟(公元前620—前505年)
- 第十章 春秋时代思想
- 第十一章 吴越之争(公元前505—前473年)
- 第十二章 七雄局面之成立(公元前473—前362年)
- 第十三章 合纵与连横(公元前361—前311年)
- 第十四章 秦之独强(公元前310—前272年)
- 第十五章 战国诸子
- 第十六章 秦并六国(公元前271—前211年)
- 第十七章 专制一统之初试及其失败(公元前221—前202年)
- 第十八章 汉代政治(公元前202—公元88年)
- 第十九章 汉代社会与经济(公元前202—公元88年)
- 第二十章 汉代武功(公元前202—公元88年)
- 第二十一章 汉代内政(公元前202—公元88年)
- 第二十二章 秦汉宗教
- 第二十三章 秦汉思想
- 第二十四章 大汉帝国之末运(89—316年)
- 第二十五章 末世之宗教与人生观
- 第二十六章 五胡乱华(317—383年)
- 第二十七章 南北朝(383—589年)
- 第二十八章 新宗教之酝酿与成熟
- 第二十九章 隋唐政治与社会(589—755年)
- 第三十章 大唐二元帝国(618—755年)
- 第三十一章 隋唐宗教
- 第三十二章 二元帝国之灭亡(756—960年)
- 第三十三章 新儒学与复古运动
- 第三十四章 宋之积弱与变法失败(960—1085年)
- 第三十五章 宋亡(1086—1279年)
- 第三十六章 宋代理学
- 第三十七章 亡国政治——元(1279—1368年)
- 第三十八章 明之复国与政治文化之停顿(1368—1528年)
- 第三十九章 元明理学
- 第四十章 新势力之兴起与明之乱亡(1528—1644年)
- 第四十一章 清朝盛世(1644—1839年)
- 第四十二章 明末及清朝之学术思想
- 第四十三章 传统政治文化之总崩溃(1839—1912年)
猜你喜欢的书
荒凉山庄
在狄更斯浩繁丰厚的传世文字中,《荒凉山庄》可谓其晚期最高成就之一。以贾迪斯家族后代争夺遗产案件为情节主线,同时穿插了戴德洛克夫人及其私生女埃丝特的经历遭遇。贾迪斯家族遗产的官司已经打了好几代,仍然悬而未决。无依无靠的表兄妹理查德·卡斯顿和婀达·克莱尔作为这个案件涉及人,被他们的监护人约翰·贾迪斯接到他的“荒凉山庄”来住,陪伴着这两个年轻人的还有埃丝特。理查德与婀达相爱,遭到约翰反对,忿然离开山庄,并且秘密结了婚。而理查德指望继承大笔遗产,无意独立谋生。这桩案件拖了几十年,终由于发现一份遗嘱而得到解决。然而积年的诉讼费早已把遗产耗费净尽,所以理查德虽然成了遗产继承人,却分文未曾到手。在这个打击下,他一病不起,终于死去。约翰·贾迪斯发现埃丝特和年轻医生阿伦·伍德科特相爱,就成全了他们。他赠送给新婚夫妇一所房子,也取名“荒凉山庄”;同时他把新寡的婀达接来和自己同住。
人生三书
《人生三书》是唐君毅先生的重要代表著作,反映其一生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充分显示出唐先生对于真实人生中道德承当的高度关注。三书的宗旨均在肯定人生的向上性,其所不同者:首篇《人生之体验》极富文学色彩,如作者自言,多为感兴而发,如暮春感怀;而《道德自我之建立》重于较细密之思考,偏于理论叙述。关心的是讨论生命存在的意义和自我道德建设的价值;第三篇《人生之体验续篇》,虽然仍旧讨论的是人生与道德,但在情调上则迂郁沉重,如历深秋风雨,这是经历人生忧患的缘故。
乐记
《礼记》篇名。为先秦儒家关于音乐问题的理论著作。相传汉成帝时,刘向校书辑得音乐理论文章二十三篇,并将其中的十一篇(《乐本》、《乐论》、《乐礼》、《乐施》、《乐情》、《乐言》、《乐象》、《乐化》、《魏文侯》、《宾牟贾》、《师乙》)编入《礼记》。
仙佛奇踪
明洪应明(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著有《仙佛奇踪》四卷。《仙佛奇踪》是记佛老二家故事的书。前二卷记仙事,后二卷记佛事。首卷载老子至张三丰六十三人,名曰消遥墟。二卷附长生诠一卷。三卷载西竺佛祖自释迦牟尼至般若多罗十九人;中华佛祖自菩提达摩至船子和尚四十二人,名曰寂光境。四卷附无生诀一卷。仙与佛都配以画像。考知释家、道家自古分门,他们的著述著录也各自分部。《仙佛奇踪》兼采二氏,不偏属,也多荒怪之谈,所以归入小说家。有《喜咏轩丛书》本八卷,题《月旦堂仙佛奇踪》。
石田诗选
诗别集。一作《石田先生集》。十卷。明沈周撰。沈周集最早刻本当是明宪宗成化二十年甲辰(1484)刻本,当时周尚在世。此本前有章轩序,全书已不可见,亦未见清人著录。第二次刻于明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此时周亦在世,前有彭礼序,版心上书口正面刻“弘治癸亥”四字,背面刻“集义堂刊”四字,分二卷,录诗不分体,只以时代为序,存诗不多,此编曾见残本。三刻于武宗正德元年丙寅(1506),此时周已至垂暮之年,其友华汝德为之编选,次为十卷,按类编排,分作天文、时令等三十一类,前有吴宽序。全书所录诗超过集义堂本数倍,可能为接近全集之本。《四库全书》所收即此本。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陈仁锡刻其先人《白阳山人集》罢,又请钱允治编辑沈集。钱氏自称,他访之于旧家,获沈集一二善本,按体分类(见钱《序》),凡五古二卷,七古一卷,五排、七排共一卷,五律二卷,七律三卷,五绝一卷,七绝一卷,凡十一卷,由书贾翁氏刊刻出版。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瞿式耜又刻《石田先生诗钞》九卷。此为诗、词、文合编之选本,诗词八卷、文一卷,附事略一卷,据钱谦益序中称,此本乃他与程嘉燧互为评定、选录,按写作先后编排,可以见其诗境之变迁。此刻版心有瞿式耜书斋名“耕石斋”。此本入《四库全书》存目。沈集最常见者为《四库全书》所收十卷本。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缘起赞
《缘起赞》,亦译《缘起颂》,全名《由说甚深缘起门中称赞无上大师世尊善说心藏》。关于撰写的缘起,在宗喀巴传记中有一段描述:宗喀巴从青海来到西藏求法期间遇到了许多问题,尤其面对十几种缘起性空观不知如何选择,在苦苦思索的过程中一次偶然的机会目睹文殊菩萨显身,获得授记说:将来您依龙树、提婆两位论师的加持可以开悟。后来,他梦见龙树、提婆、佛护、月称、清辨,佛护论师亲手将自己的《中论注》放在他的头上。梦醒后立即找来这部论著,读至“外境于名言有,自性于胜义无”一句时开悟了,对缘起法门产生了无比的信心,对中观性空义及佛护、清辨、月称之见的异同有了清楚的认识,于是写下《缘起赞》一文,表明他对缘起性空的理解。这年是藏历第七饶迥的土虎年,即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宗喀巴4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