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记

作者:杨荣
北征记

北征记,一卷,明杨荣撰。荣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人。建文二年进士,授翰林编修。成祖即位,简入内阁,更今名。历官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正统五年卒。谥文敏。明史卷一四八有传。是篇载永乐二十二年杨荣等扈从北征之事。

章节列表

升序↑

杨荣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可斋杂稿

可斋杂稿

宋代诗文别集。54卷。李曾伯著。该集《自序》称其《杂稿》编于淳祐十二年(1252),《续稿》前编成于宝祐二年(1254),《续稿》后编成于宝祐二年至景定二年(1261)。其子杓尝汇刻三稿。荆州湖北仓使刘籈重刻。今传《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续稿》后十二卷。《四库全书总目》称“集中多奏疏表状之文,大抵深明时势,究悉物情,多可以见诸施用,惟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人牙慧”。诗歌颇有反映现实的作品,如《丁亥记蜀百韵》叙蜀地抗外侮史事,气魄宏伟,言词恳切,充满爱国热情。《登河山万里楼》以“收揽河山入此楼,几年蚡冒古荆州。目穷夕照西沉坠,心到寒江东尽头。历历雄图史南北,纷纷遗恨晋春秋”的诗句,抒写历史上的兴衰变迁,寄慨遥深。有《避暑赋》一篇,述炎暑的酷热,比喻酷吏的可畏,最后以“存乎我之夜气兮,听夫物之秋声”作结,表现了反对苛政的愿望。词多长调,不作绮艳语,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颇受辛弃疾的影响。

识小编

识小编

二卷。清董丰垣 (生卒年不详)撰。《识小编》是一部杂考之作,共二十四篇,以仪礼为主要撰述内容。全书分三部分,其一祭社,即祭地,多不信周礼,祭地于泽中方丘之文,董丰垣因袭其说。其二授地,论有功而授地,考礼运曰,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为制度。其三祭祖。考证大夫是否有三庙。收入 《指海》第六集,道光二十一年 (1841)刊行。

医学真传

医学真传

一卷。清高世栻撰。高氏认为 “经论之道,遂失其传,舛谬纷纭”,故为其弟子“讲学论道”,使学者“知医之传有其真”。此书即高氏教授门人之言,由其弟子王嘉嗣等据其讲稿整理而成。全书约四万字,共三十四篇。论述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五运六气、生理、病理、六淫外感、七情内伤、诊断、治疗以及用药,简括 《素》、《灵》要义,以探其原理。又论诸证,皆抉其受病之由,指其误治之弊,以求正法之准。其中 “用药”、“辨药”二 篇,本于 《本草崇原》之说,剖析论辨,指正前人之失。强调治病求本,灵活施治,反对拘泥成方。卷末高氏自述中称:早年习医不得要领,误人自误。后与张志聪参究《伤寒》、《金匮》、《神农本草经》、《素》、《灵》诸书,始窥门径,认为医理如剥蕉心,剥至无可剥; 方为至理。此书虽卷帙不多,却颇有实用价值。姚运圣曰:“意宗前哲,而言其所未言;说本先民,而发其所未发。辨之乎疑似,而无毫厘千里之差,晰之乎微茫,而有一举百当之妙。”有医林指月本,1939年上海千顷堂书局铅印本。

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

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

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原不题撰人名。据卷首吴筠序文称,此经乃李谪仙所授。序作于元和戊戌年(818)。是年吴筠已死四十年。可知序文乃中唐道士伪托,李谪仙疑即孟谪仙之误。《通志•艺文略》着录此经一卷。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太玄部。经文分九章,言内丹。所述丹法实为集神存想,谓「集神以为道,神集则内丹成,存其形。」修持者先须去乱声,绝淫意。扣天鼓,瞑目存想太阳,于三元三七日斋心朝斗,于庚申之夜存思身中诸神上朝太上道君,心仰七星之光而存想左龙右虎。又须积善以修阳德,导引以通血气,避雷电风雨之阴忌,则自然神集而灵,气清而轻。「神集气清,是谓守形,是谓全生。」书末附「吴筠」后序。谓此经乃茅山老叟所传茅君命术。从经中所述丹法看,确为唐代茅山上清派存神内修方术。

落叶

落叶

中篇小说,郭沫若著,最初载于1925年9月25日至11月10日上海出版的《东方杂志》22卷18期至21期,1926年4月由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出版,列入“落叶丛书”第一种。这是一部书信体中篇小说,描写的是留日学生洪师武和日本姑娘菊子的爱情悲剧。前面有作者的小序,作品的主体部分是菊子写给洪师武的41封情书。这41封信所写的事情是,菊子为中国留日学生洪师武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对洪师武产生了爱情,以书信披肝沥胆写挚情,并为了爱不惜和父亲、家庭断绝了关系。而洪虽然也真挚地爱着菊子,但由于医生的误诊他患有梅毒病,于是毅然拒绝了菊子的爱情。后来,洪知道自己所患的不是梅毒病,决意去南洋寻找菊子,但没有找到。洪回到上海,在将要辞世时,把菊子的41封情书交给了“我”。作品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日本姑娘菊子的动人形象,是很重要的艺术成就,是中国现代中长篇小说的拓荒作之一。作品鲜明的反封建精神,感人的艺术形象,独特的艺术风格,深深地感染着当时的读者。

曾芳四

曾芳四

原署“我佛山人填词,仪陇山农评点”,载《月月小说》第八、九 号,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至九月刊。首都图书馆藏。 此曲取材于当时上海实事,主要剧情写流氓曾芳四企图强占 民女邓七妹事。仅见三出,出目为:《标目》、《涎美》、《劝娇》。未完。 以[蝶恋花]开场:“道德颓亡人格坠。变相森罗,何处寻真伪?白昼 豺狼昏夜魅,思量无计先回避。越是繁华越浊秽。如此江山, 只合供吟醉。制芰荷衣纫蕙佩,批风抹月聊相慰。”标目云:“曾芳四 陡起淫奸心,剂梁氏诡串阴阳配。邓七妹险遭强暴污,瑞观察科定 棍徒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