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

俞大猷是明代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他出身武举,但精研兵法,善于运用,也善于总结,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治军、作战、海防思想。著有《正气堂集》《正气堂续集》《洗海近事》等书。a19中华典藏网

俞大猷武艺高强,著有《剑经》,还自创过剑法,对于武术的见解深刻。他认为武术与军事是相通的,本质都在于“驾驭”,一个是对身体各部分的驾驭,一个是对军队组织的驾驭。因为二者的相通性,所以俞大猷在指导士卒训练时,把对士兵的技能和武艺训练摆在突出位置,他说“练兵必先练胆,练胆必先教技。技精则胆壮,胆壮则兵强也”,他甚至认为“技艺为先,节制次之” (《正气堂全集》)。a19中华典藏网

俞大猷是武器专家,对于不同武器在实战中的优长做过细致深入的研究,在其著作中对不同武器的适用范围,克解之法,都有详尽说明。他注意长短兵器结合,讲究“长短相卫”,强调“量我之长,制彼之短;以吾之能,敌彼之不能” (《正气堂全集》)。他对火器也颇为重视,曾说“鸟铳为军中之雄器”,建议在战船上多设火器,发挥火铳的整体威力,所以在他的海防思想中,发挥火炮的威力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他还创造性地发明独轮战车应对蒙古骑兵,取得了安银堡之战的大胜。a19中华典藏网

用兵,俞大猷则“先计后战,不贪近功”(《明史》),反对“先战而后求胜”。作战力求全歼,不留后患。如本篇所记述的收复泉州之战,俞大猷就是采用步步为营、以静制动的办法,全歼该处倭寇。a19中华典藏网

本篇选自《征蛮将军都督俞公大猷功行纪》。a19中华典藏网

俞大猷,其先凤阳人,世为泉百户 〔1〕 。大猷髫龀时即倜傥 〔2〕 ,以豪杰自命。父卒袭官,学骑射,从李良钦学击剑,尽其术 〔3〕 。益常山蛇势 〔4〕 ,以为兵法数起五 〔5〕 ,犹一身五体,虽将百万之众,固可使合为一人也。嘉靖中,会举高等 〔6〕 ,以千户守金门〔7〕 , 上书部使者言兵〔8〕 ,部使者呵辱之〔9〕 ,夺官。大猷笑曰:“此岂我自见地耶?”遂尽鬻其家〔10〕 ,游京师,以尽干翟侍郎銮〔11〕 。翟得书惊叹,礼之惊一军〔12〕 。然终不尽用。a19中华典藏网

【注释】a19中华典藏网

〔1〕 泉百户:即泉州卫百户。明代卫所兵制卫下设千户所、百户所。百户所的长官称作百户,统兵百人左右。a19中华典藏网

〔2〕 髫龀(tiáo chèn ):比喻年少时。髫,小孩额前垂下的头发。龀,指乳牙脱落长出恒牙。倜傥(tì tǎng ):卓异,不同寻常。a19中华典藏网

〔3〕 尽:完全,全部。此处指全部掌握。a19中华典藏网

〔4〕 常山蛇势:此处指俞大猷自创的一种剑法招式。常山蛇,语出《孙子兵法· 九地篇》:“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a19中华典藏网

〔5〕 兵法数起五:其中“五”指《孙子兵法· 计篇》所讲的五事,即“道、天、地、将、法”。将五事对应人体的五部分肢体,道对头,天、地对双臂,将、法对双腿。俞大猷认为当一个人能自如控制五种力量的时候,那指挥千军万马,就会如同一个人指挥自己的身体一样。a19中华典藏网

〔6〕 会举高等:嘉靖十三年(1534)俞大猷参加武科会试,高中第五名,赐进士出身。a19中华典藏网

〔7〕 千户:为千户所长官,统兵千余人。金门:即今金门。a19中华典藏网

〔8〕 部使者:即兵部官员。此处特指佥都御史陈伍山。部,兵部。a19中华典藏网

〔9〕 呵辱:辱骂。a19中华典藏网

〔10〕 鬻(yù ):卖。a19中华典藏网

〔11〕 干:求见。翟侍郎銮:此处有误。当为宣大总督翟鹏,而非侍郎翟銮。a19中华典藏网

〔12〕 惊:感到惊讶。a19中华典藏网

【译文】a19中华典藏网

俞大猷,其先祖是安徽凤阳人,后代承袭世官为泉州卫百户。大猷年少时气质即与众不同,常自称豪杰。父亲死后,俞大猷承袭世官,学习骑射之术,又跟随李良钦学习击剑,不仅全部掌握了李良钦的剑术,还自创了一套常山蛇势的剑法。他从《孙子兵法》的五事中得到启发,认为行军打仗,就如同控制人身体的各个肢体一样,只要掌握了控制这五种力量的办法,就能做到指挥千军万马如同指挥一人的身体一样。嘉靖中期,他参加武科会试,高中进士,以千户的身份驻守金门。在这期间,他上书一位兵部官员讨论军事问题,却被这位官员辱骂一番,且被剥夺了官职。大猷苦笑道:“这里哪是我显露才能的地方?”后来他卖掉家产,凑足路费,到京城寻找机会。他用平生所学干谒侍郎翟銮。翟銮看到信后大为叹服,对大猷礼遇有加,让一军之人惊讶不已。然而大猷却始终未被重用。a19中华典藏网

倭三万寇潮州〔1〕 ,与盗吴平相犄角为广患〔2〕 ,诏移镇湖广〔3〕 。群盗畏大猷名,竞出降。吴平虽不能坚,然亦诡杀倭自效,遂与倭人绝。于是大猷请于督府吴桂芳曰〔4〕 :“陆贼以出边为生路,山贼以归巢为生路。今潮兵驱贼益深,益深则益以斗耳,是死路也。当大集精兵,十围五攻〔5〕 ,无使片甲得还。如兵力单寨不胜〔6〕 ,不散之,令得遁去,则迁旷日久,而劳费无已也。”于是将漳兵二万以来〔7〕 ,果破平〔8〕 。而御史以招平为大猷负〔9〕 ,坐免官。吴桂芳抗言于朝〔10〕 ,乃得留。a19中华典藏网

【注释】a19中华典藏网

〔1〕 潮州:今属广东。a19中华典藏网

〔2〕 吴平:福建诏安人,闽、广海寇首领。a19中华典藏网

〔3〕 移镇湖广:此处有误。俞大猷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一月任福建总兵官,驻伸威营。嘉靖四十二年(1563)正月,俞大猷入闽,平海卫大捷后,十月回伸威营,仍任总兵官。未曾移镇湖广。a19中华典藏网

〔4〕 吴桂芳(1521—1578):字子实,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嘉靖四十二年(1563)九月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a19中华典藏网

〔5〕 十围五攻:兵力十倍于敌时就包围他们,五倍时就攻击他们。参见“韩信”条。a19中华典藏网

〔6〕 如兵力单寨不胜:如果兵力不足不能取胜。a19中华典藏网

〔7〕 漳兵:指俞大猷任福建总兵时所统兵勇。a19中华典藏网

〔8〕 果破平:不确。俞大猷当时未平吴平,只是将其招抚遣送回福建诏安。a19中华典藏网

〔9〕 御史以招平为大猷负:御史以招抚吴平是俞大猷的罪过。a19中华典藏网

〔10〕 抗言:申辩。a19中华典藏网

【译文】a19中华典藏网

倭寇以三万人进犯潮州,正好与以吴平为首领的海盗形成犄角之势,成为广东的祸患,朝廷调任俞大猷任广东总兵官。各地海盗因惧怕俞大猷,竞相归降。吴平一伙海盗虽然不能坚定归降,但也设计斩杀倭寇以便将功折罪,与倭寇断绝往来。俞大猷请示督府吴桂芳说:“平原上的盗寇以在外为生路,而山区的贼寇则以回到巢穴为生路。今天潮州兵勇驱赶盗贼日趋深入,越深盗贼的斗志越强,这是死路呀。应当大规模调集精兵,按照十围五攻的法子,不能让敌人哪怕一个回到老巢。假使兵力不足,不能取胜,也万万不能让敌人分散逃走,否则后面的作战将旷日持久,花费将是个无底洞。”于是朝廷从漳州又调来两万人,果然将吴平一股海盗剿平。但是御史却以俞大猷招降吴平,上奏弹劾,俞大猷因此被免官。吴桂芳为俞大猷鸣不平,替其申辩,官职才得以保留。a19中华典藏网

二源山袤千里 〔1〕 ,贼据洞如蜂房水窝 〔2〕 ,介三郡六县之间 〔3〕 ,而云溪尤固 〔4〕 。大猷曰:“此当诱而聚之者也。”遣王鸾者盛驺从 〔5〕 ,充裨将,为死间 〔6〕 。 贼得鸾自安,而大猷日发兵击旁诸巢之未下者以趋之,诸巢果毕集云溪以缓讨。乃阳言诛李明。过云溪巢,贼出牛酒犒兵〔7〕 。须臾兵悉集,击破之。于是赏先登,酬死间,而东峒遂平。桂芳以上其功云:“董五哨十万之全师〔8〕 ,如弈棋,着着先手;剪三郡六县之妖逆,如振落,次次刬平〔9〕 。以为方叔元老之猷云〔10〕 。a19中华典藏网

【注释】a19中华典藏网

〔1〕 二源:指河源(今属广东)、翁源(在今广东翁源西)。袤:指长度。a19中华典藏网

〔2〕 贼据洞如蜂房水窝:贼寇占据的洞穴如蜂房水涡一般密布。贼,指嘉靖四十五年(1566)在广东出现的农民起义军,其中以李亚元所统势力最大,另有一支起义军以李明为头目。蜂房水窝,语出杜牧《阿房宫赋》:“蜂房水涡。”指像蜂房和水的旋涡一样,比喻密布。a19中华典藏网

〔3〕 三郡:指广州、惠州、韶州。a19中华典藏网

〔4〕 云溪:即云溪山,在今广东广州增城,此时为起义军的核心据点。a19中华典藏网

〔5〕 驺(zōu )从:古时官僚出门时所带骑马的侍从。a19中华典藏网

〔6〕 死间:语出《孙子兵法· 用间篇》:“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常指为取得情报而舍身于敌。a19中华典藏网

〔7〕 牛酒:牛肉和美酒,借指馈赠或犒劳的物品。a19中华典藏网

〔8〕 董:统率。五哨:哨是明代作战单位,一哨编三至五旗,一旗约编三至五队,一队约编十二人。这里的“哨”是指一支部队。十万之全师:指可靠的部队。a19中华典藏网

〔9〕 刬(chǎn ):削平。a19中华典藏网

〔10〕 方叔元老:语出《诗· 小雅· 采芑(qǐ )》:“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西周周宣王时卿士,曾率兵车三千辆南征荆楚。元老,天子之老臣。猷:按《正气堂全集》第23页,原句为:“真充国厚重之风,方督元老之猷。”可知此处之“猷”为谋略、筹划之意,而非指俞大猷。a19中华典藏网

【译文】a19中华典藏网

河源、翁源两地崇山峻岭,绵延千里,贼寇的据点如蜂房和水涡一样密集,介于三郡六县之间,而以云溪据点最为坚固。大猷说:“应当诱出然后聚而歼之。”于是派王鸾带领随从,假扮成副将,进入敌占区进行死间。起义军在得获王鸾后,自觉有人质在手,心安很多。但大猷很快发兵进攻贼寇的其他未被攻下的据点,各地贼寇齐聚云溪救援。于是俞大猷军队假称要讨伐李明。在路过云溪时,贼冠以牛和美酒犒劳官军。很快官军悉数汇集而来,将云溪贼寇击破。战后重赏首先登城之人,酬谢死间之人,而东峒地区的匪乱遂得到平息。吴桂芳上书表奏功绩说:“俞大猷率五哨战无不胜的部队,指挥则如下棋一样,每一着都抢在敌人的前面;剿灭三郡六县的叛乱分子,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每一次都全部剿灭,不留后患。这是需要有方叔一样的老谋深算啊。”a19中华典藏网

断曰:大猷为将,事必先周。陈师鞠旅〔1〕 ,言必尽谋。水灭倭氛,陆俘琏囚。闽、广奠安〔2〕 ,漳、泉少忧。比之方叔,实称其俦〔3〕 。a19中华典藏网

【注释】a19中华典藏网

〔1〕 陈师鞠(jū )旅:即向军队发出出征的号令。鞠旅,语出《诗· 小雅· 采芑》:“钲人伐鼓,陈师鞠旅。”鞠,告知。a19中华典藏网

〔2〕 奠:定,建立。a19中华典藏网

〔3〕 俦(chóu ):同类。此处意为相匹敌。a19中华典藏网

【译文】a19中华典藏网

断语:大猷为将,凡事必定要考虑周详。率兵出征,必定要谋划清楚。他用水战剿灭了倭寇,用陆战俘获了张琏。福建、广东重回安宁,漳州、泉州再不必为侵扰忧心。将他比作方叔,实在是恰如其分。a19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