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年谱
作者:缪钺
年谱。今人缪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作者有感于杜牧与李商隐诗名相埒,李商隐年谱已有朱鹤龄、冯浩、张采田诸家,而杜牧年谱独付阙如。便于1940年撰成《杜牧年谱》,在《浙江大学文学院集刊》第一、二集上发表。其后又旁稽群籍,续加校订,纠正疵谬,补其遗阙,于1964年写定清本。极大地丰富了该书的内容。该谱对杜牧一生之出处事迹进行考证梳理,凡于杜牧有交往之达官文人及当时诗坛名家之主要事迹也一并述之,并附诗文编年。故对整体了解当时的社会概况及文坛面貌也有参考价值。著者还注意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之问题,行文中既有详明有据之考证,亦有高屋建瓴之评述,颇富启发性。如大和五年辛亥(831)条下考杜牧《李贺集序》中的“沈公子明”即沈述师。会昌六年丙寅(846)条下评述杜牧为李戡作墓志时讥评白居易诗歌语言一事,亦简明扼要,对了解杜牧的文学思想及其诗风的形成颇具启迪意义。
猜你喜欢的书
冯少墟集
二十二卷。明冯从吾撰。冯从吾,字仲好,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万历十七年 (1589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谥恭定。著有《冯少墟集》、《元儒考略》、《冯子节要》、《古文辑选》等。冯从吾诗文初刻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由毕懋康刊刻。万历四十五年 (1617) 张维任等刊刻,凡二十二卷,并有《续集》一卷。万历四十七年,刘必远重新刊刻,凡二十卷。是集为天启元年(1621)冯嘉年在毕懋康刻本基础上加以增修、刊刻。凡二十二卷。卷一至卷十二皆为语录,卷十三至卷十八皆诗文,卷十九至卷二十为族谱家乘,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为关学编。今观其集,集中之文,多为讲学之作,虽不以辞采为工,且字句间涉俚语,然言之有物,笃实切明;其诗则多应酬之作,有类其文,文学价值不高。有万历年间刻本、《四库全书》 本存世。
伤寒广要
丹波元坚编著。成书于1825年。全书约12万字,共12卷。列有纲领、诊察、辨证、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兼变诸证、余证、别证、妇儿、杂载等十四篇。作者深患伤寒之难疗,认为虽有仲景圣法,然经旨渊奥,非易领会;而历代注释,杂糅多歧,难得决择。遂就晋唐以至明清之书,律之经旨,掇其精英,搜罗名言,间附评语,而成此书。盖所引用,凡百五十余家,以录其广经旨之要,故名《广要》。本书自诊候平证,以至饮食将养之法,莫不赅载,并增补了部分温病内容和有效时方。所选诸论,以类相从,分隶各门,注明出处。该书资料丰富,辑录精当,惬于经旨,切于日用。此书1827年初刊,1884年杨守敬购得原版辑印,后人民卫生出版社印行。
倚松诗集
宋诗别集。饶节著。又名《倚松老人集》或《倚松老人诗集》,《宋史·艺文志》著录此书为14卷,今存诸本皆为2卷,可知阙佚甚多。《四库全书总目》称:“旧抄本卷末有‘庆元己未校官黄汝嘉重刊’一行,是宋刻已然。又其卷首标目下别题‘江西诗派’四字,疑宋人删择编入江西诗派集中者。后人不见全本,因独传此,而缮录者尚仍其旧耳。今删其题字,以符诸家专集之例云。”饶节曾为曾布幕宾,后因政见不合乃祝发为僧,名如璧,号倚松道人。此集中作品大半是出家后所作。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称其诗“轻快似谢无逸”;吕本中《紫微诗话》则称其“为僧后诗更高妙,殆不可及”;而许顗《彦周诗话》亦称其“作诗有句法,苦学副其才情,不愧前辈。尤善作铭赞古文”。观此集中,多有说禅悟佛之作,往往颇为生硬,与以上评语并不相符。
法华经玄赞摄释
法华经玄赞摄释,四卷,唐智周撰。
续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佛教传记。明袾宏撰。一卷。是《武林西湖高僧事略》的续编,收录性原慧明、楚石梵琦、空谷景隆、毒峰本善和雪庭五人。此书收入袾宏的《云栖法汇》。见载于《嘉兴藏·又续藏》及日本《卐字续藏》。
佛所行赞
又名《佛本行经》、《佛所行赞经传》、《佛所行赞经》、《佛本行赞经》、《佛所行赞传》。佛教人物传记。马鸣著。现存梵本17章。中译本有北凉昙无谶译,5卷;南朝宋宝云译7卷;以及现代人译的多种现代汉语本。中译藏文本内容与汉文本相同。收入汉、藏2种《大藏经》。马鸣(Asvaghosa,约1—2世纪),音译“阿湿缚窭沙”。古印度佛教哲学家、诗人。属婆罗门种姓,原是外道沙门,后皈依佛教,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佛教徒。传说他博通众经,诗也做得好,还懂音乐,在当时印度很有名气。月氏王迦腻色迦率兵与中印度作战,后者因献佛钵与马鸣才乞得休战。主要著作还有《大乘起信论》、《尼乾子问无我义经》、《事法师五十颂》、《十不善业》等。本经叙述了释迦牟尼诞生、成长,被烦恼缠绕、离城出家,造访仙人和降服妖魔的一生事迹。采用诗颂体,经中带有大乘佛教思想要素,并把宗教故事和宗教义理融汇一起,读起来朗朗上口,又不失传教作用。在古代流传甚广,影响巨大,亚洲大小乘佛教全都颂读。在印度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