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燹死事者略传
作者:余澜阁余澜阁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落洼物语
日本古代中篇故事,作者不详。丰子恺译,该篇故事的成书年代不详,一般认为上限为村上天皇(946—967在位)时期,下限为一条天皇(986—1011在位)时期,即10世纪末。共4卷。写中纳言源忠赖的女儿在家里倍受继母的欺凌,被迫住在一间低洼的房间里,因而被称为“落洼姑娘”,故名《落洼物语》,即落洼姑娘的故事。“落洼”在侍女阿漕及阿漕的丈夫带刀的帮助下,落洼结识了道赖少将,躲开了典药助的纠缠,与少将结婚,过上了美满生活。少将开始对源中纳言一家进行种种报复。源忠赖故去后,继母被彻底整垮,并略有悔悟。于是落洼夫妇转而照顾娘家,举家合好。故事的核心思想是劝善惩恶和宣扬贵族家庭的伦理道德。《落洼物语》是日本早期物语日趋成熟时的作品之一。
加勒比海之谜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侦探小说。加勒比海之谜【A Caribbean Mystery】又译作:加勒比海岛谋杀案。马普尔小姐坐在加勒比的阳光之下晒太阳的时候,她觉得对生活略有些不满温暖的确缓解了她的风湿痛,但是这里的天堂竟然没有发生任何事情。最终,一位老兵关于他所知道的一名凶手的故事引起了她的兴趣。恼人的是,正当他就要向她展示这位相识者的照片时,这位少校突然被打断了。这打岔竟然是致命的……
皇汉医学
医经研究著作。3卷。《皇汉医学》是日本人汤本求真原著,成书于1927年,内容全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阐述中医治疗的效用。原著者在序中说他本来是一个西医,后来转而学习中医,所以全书很多是作者结合西医学说,来注释中医理论,故此书可为西医学习中医的参考,中医参阅此书,亦可得到一定的提高。本书为日本学者研究《伤寒杂病论》之作。1930~1952年由中华书局印行。1956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龙舟会
清代杂剧剧本。王夫之作。有《船山遗书》本,《清人杂剧》本。剧本取材《新唐书·列女传》,亦见唐人李公佐传奇小说《谢小娥传》(收入于《太平广记》)。剧作略云:谢小娥嫁给段居贞,她的父亲与丈夫段居贞 一起去做生意,被盗所杀,托梦于谢小娥为之报仇。谢小娥得到判官李公佐帮助,女扮男装,查访杀死父亲、丈夫的仇人。查实之后,投奔仇家为仆3年,伺机报仇,在得到仇家对她的信任之后,借机会手刃仇人,为父亲和丈夫雪恨。报仇后小娥自投官府,官府因其杀人而欲以治罪,小娥出示李公佐字据,得以幸免。《龙舟会》歌颂了谢小娥的机智和勇敢,也暴露了社会及官场的黑暗,戏剧性较强。从作品内容看,实为作者借谢以寄托亡国之恨,抒写郁愤之情。今人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评本剧:“以硕儒工曲,慷慨激昂,笔酣意足,实属仅见。”
花间集
最早的文人词选集。 选录晚唐五代词五百首,分为十卷。编选者赵崇祚是后蜀宫廷文人,作序者欧阳炯是后蜀宰相,后随国君孟昶降宋,为翰林学士。《花间集》 中十八位作者,除了温庭筠、皇甫松是晚唐诗人,和凝是北汉宰相,张泌是南唐词人,其他都是蜀中文人。不过,《花间集》并非某地词家的总集,而是一个风格流派的专集,这个流派以男女艳情或别绪离愁为中心,在语言上追求艳丽精美、绵密柔媚的风格,后代就称其为 “花间派”。“花间” 一词的含义,古今是相同的,隐喻男女之事。无独有偶,1900年发现的敦煌石室藏《云谣集杂曲子》,其中主要也是歌咏男女相思。事实上,男女之情是古今流行歌曲的永恒主题。不同的是,敦煌曲子词是民间流行歌曲,《花间集》是贵族文人的流行歌曲,讲究含蓄、典雅,类似齐梁之间的宫体诗。从正统的文学观念看,这种 “卿卿我我”的歌咏 “格调” 低下,不足以感发人之善心; 尤其是君臣沉湎于声色之中,更是亡国的征兆。但是,《花间集》却并没有随着后蜀亡国而失传,恰恰相反,这部“香艳” 的词集不但风靡北宋,而且流传到现代。一些 “格调” 很高的词选都被时间之流淘汰,或者少有人问津,《花间集》却成了传世之作。这倒是值得玩味的现象。
不得已
清杨光先著。二卷。顺治十七年(1660),向礼部上《正国体呈》,控告传教士汤若望“窃正朔之权以予西洋”。礼部未准。康熙三年(1664)上书《请诛邪教状》,告汤若望造妖书和谋反。汤若望由是下狱。四年,被特授钦天监监正,以“但知推步之理,不知推步之数”,五次上疏辞职,未准。因辑其前后所上的书、状、论、疏,为上、下两卷。上卷除上述之文外,还有《辟邪论》上、中、下三篇,《摘谬十论》等。下卷有《孽镜》等文。杨、汤一案是清初天文学领域中的一件大事,对天文学的发展和对国家的政治、宗教以及西方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等都有一定影响。本书是斗争中的一方的文献结集。与之相对的是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类思针对《不得已》所作的《不得已辩》,一卷。其后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又曾加以修订。《不得已》在清代流传很少。光绪十五年(1889)出版荆楚挽狂子重辑的《不得已辑要》一卷附一卷本。直到1929年方有据清抄本影印的两卷本。利类思《不得已辩》有康熙四年版,八年南怀仁修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