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除遗事

作者:黄佐
革除遗事

明黄佐撰。六卷。《革除遗事》原书为十六卷,文字较繁,本书系作者手定删节本,原分七卷,一卷已佚。内容为:一、君纪,记建文;二、阖宫传,记皇太子妃吕氏、皇太孙妃马氏等;三、列传,记董伦、沐春、王绅等七人;四、死难列传,记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练子宁、铁铉、卓敬等四十六人;五、死事列传,记耿炳文、高巍、马宣等十三人;六、外传,记王钝、郑赐、黄福等九人。

黄佐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护国祈雨消魔经

太上护国祈雨消魔经

元始天尊劝人诵经书卷、恭敬诸神,以获福消灾,呼云获雨。

苏东坡新传

苏东坡新传

苏东坡,天赋异禀的大文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他的标签很多,却难以被标签定义。居高处为翰林学士,落低谷为狱中囚犯,一生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本书即以东坡诗词为主线,兼及东坡文集、后人笔记等百余种资料,以坚实的考订和热情的笔触,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东坡形象。

皖政辑要

皖政辑要

《皖政辑要》原稿为手抄稿本,系清宣统末年冯煦主修,陈师礼总纂。由于清朝的覆灭,中途辍资,总纂陈师礼自费抄成百卷,将清末安徽大政要事囊收一册,堪称安徽近代史上极为珍贵的一笔文化遗产,为安徽乃至我国的近代史研究提供了清末安徽省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官方史料。全书依照清末新官制分为十科,资料断限在清光绪初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少量资料上溯清初,下至宣统末年即清朝结束之年,内容丰富,资料珍贵。其中五科无旧志体例可循,从内容到形式属于当时新创。本书是一部研究清末安徽官吏政治的资料,该书详今略古,以“现行事宜为纲,历年例案为目”,专记政事,作者立意高远,编纂方法上吸收了“三通六典”体例,纪事空间上涵盖了安徽八府五州全境,资料断限在清光绪初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少量资料上溯清初,下至宣统末年即清朝结束之年。

绎史

绎史

纪事本末体史书。一百六十卷。马骕撰。成书于清初。马骕,字宛斯,又字聪御。生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山东邹平人。顺治进士。任淮安推官,改灵璧知县。平生研究先秦历史,有“马三代”之称。著有《绎史》与《左传事纬》等。《绎史》有五大部分: (一)左古部分,共十卷,含《开辟原始》、《皇王异说》、《左皞纪》及《黄帝纪》等。(二)三代部分,共二十卷,含《禹平水土》、《商汤灭夏》、《周室始兴》、《文王受命》,一直到《周室东迁》。(三)春秋部分,共七十卷,含《鲁隐公摄位》、《齐桓公霸业》、《秦穆公霸西戎》、《楚庄王争霸》、《老子道教》、《孔子类记》等。(四)战国部分,共五十卷,含《三卿分晋》、《吴起仕魏相楚》、《扁鹊之挚医术》、《屈原流放》等。(五)外录,共十卷,含《天官书》、《律吕通考》、《月令》、《洪范五行传》、《地理志》、《诗谱》、《食货志》、《考工记》、《名物训诂》、《古今工表》。此外,设《世系图》三十七种,《地理国图》八种,《天象图》十种,《古物图》八十五种,《建制图》八种,《谱表》四种,《古文字摹印》八种。虽该书体式较为多样,但按其列目方式及记事前后顺序看,当大体上属纪事本末体史书。 该书以汇合上古迄秦的史书旧文整理编排而成,于每一部类、每条史迹,均极加搜罗,取材范围甚广,其中著名典籍有一百二十八种之多,又非盲目抄录,而是对所取材料,作出了一定的考证鉴别,有“全录”、“节抄”和“姑存一 二”的。每卷之后又有评论,对历史事件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所附诸表,可进一步加深对有关史实的认识。总之,该书是一本研究先秦史的重要参考书,顾炎武曾称其“必传之作也”。 该书入《四库全书》史部纪事本末类,通行有石印小本。

胜朝彤史拾遗记

胜朝彤史拾遗记

笔记。清毛奇龄撰。六卷。奇龄有《西河全集》已著录。成书年代不详,三万余字。明代后妃传记。奇龄初得其父所藏《宫闱纪闻》一卷,载事不确,文不雅驯,后预修《明史》,分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四朝《后妃传》,乃取外史所纪,与实录参修,而掇其剩稿,合之《宫闱纪闻》,撰成是书,凡十六朝六十五传。其实所录者大都已入正史。有民国四年(1915)上海文明书局《说库》本。

金刚经分段贯释

金刚经分段贯释

金刚经凡六译,而世之读颂者,每奉秦译,盖喜其文之简净易读也。以故文人注释,多至数十家,类皆释文而疏于述义,般若宗旨远矣!夫般若者,心华妙谛,无实无虚,密密深深,千圣不识,岂一家之私言可尽其奥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