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陵川集
元代诗文别集。39卷。郝经撰。《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所附序及传记资料较多,重要的有:明正德二年(1507)陈凤梧序,元延祐五年(1318)李之绍序,中书省移江西行省咨文,以及《元史》本传、神道碑、墓志、行状、封赠、年谱。现存《陵川集》是郝经的学生、集贤学士郭贯呈请朝廷批准,与《续后汉书》一并梓行于江西。明人于正德年间重刊于鄂州。本集卷1为赋,卷2—5为古诗,卷6—7为和陶诗,卷8—12为歌诗,卷13—14为律诗,卷15为七言绝句、五言绝句,卷16为图说,卷17—19为论,卷20为杂著、文、哀辞,卷21为祭文、箴、铭,卷22为赞、说,卷23—24为书,卷25—27为记,卷28—30为序,卷31为述拟,卷32为奏议,卷33—34为碑文,卷35为墓志铭,卷36为墓志铭、行状,卷37—39为使宋移文。另外,清人姚莹等所辑《乾坤正气集》,收入郝经诗文25卷,题为《郝文忠公集》。
素圃医案
医案。清郑重光撰。四卷。重光有《伤寒论条辨续注》已著录。另著有《温疫论补注》等。是书取生平治验中“亢害疑似”之证,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撰辑成帙,时年七十岁。卷一伤寒治效,卷二暑证、疟疾、痢疾治效,卷三诸中(中风)证治效、男病治效,卷四女科治效、胎产治效。载案百八十二则,三万余字。每案详叙姓氏年龄、证候、病因、病程、脉象、辨证、立法、方药、预后等项,其伤寒治效中,多载厥阴经证,概因三阳显而易见;男病治效中贡姓武弁破伤风一案,仅用小续命汤加减十余剂即愈此众医束手之证,成为名案,曾被收入《冷庐医话》中。重光精通脉诊,临证辨治深得古法。崇尚李东垣、张景岳,长于温补,自谓专补苦寒之偏,而不囿于温补。有康熙间古歙许氏刻本,一九三六年世界医书局铅印《珍本医书集成》本。
默庵集
诗别集。明曹义(号默庵)著。五 卷。作者所著诗文集均藏于家,但今仅见诗集 行世。卷首有明成化四年(1468)曹安序。卷末 有附录(又作“后集”)一卷,收入悼念作者的诗 文及文集、诗集原序各一篇。署“剡溪刘兰、金 溪邓春编次,华亭曹安校正”。传本较少见,诗 多为吟咏志趣及酬答之作,特点不明显。有明 成化刻本。
白发赋
辞赋名篇。西晋左思作。《艺文类聚》见载。赋文以白发与主人对答的形式构成全篇。先是主人因早生白发影响功名而“将拔将镊”,白发辩解说,“值君年暮”,生来白发,拔之何罪?且桔柚“贵其素华”,愿君手下留情。主人不听,教训白发:自古年少早仕官,而己发白年衰身低微。
六部成语
全称《满汉六部成语》。清嘉庆年间刊行,作者不详。6卷。第1卷为吏部成语,以下依次为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成语,所录词条共2000余条,均为六部文书中常用的语词和词组。
丽泽论说集录
理学著作。宋吕祖谦著,吕乔年编。是吕祖谦门人杂录其师学说的汇辑。十卷。祖谦所创书院名丽泽,故名。其中《易说》、《杂说》各二卷,《诗学拾遗》、《周礼说》、《礼记说》、《论语说》、《孟子说》、《史说》各一卷。吕祖谦生前讲学由其门人记录,但因所记多有舛误,故告戒弟子不可传习。卒后,其记录广为流传,而又无所是正。故其弟吕祖俭广为搜录,加以整理。吕祖俭子吕乔年在其父的基础上加以补缀,始成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