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可漫志

作者:陈鼐
百可漫志

本书所录明代人物逸事,朝章典故,风尚民俗等,有补史缺,但也有不经之语。本书有纪录汇编本,今据此标点整理。

章节列表

升序↑

陈鼐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经验的重构

经验的重构

《经验的重构:杜威教育学与心理学》是在《杜威全集》(38卷)中文版的基础上完成的。杜威对教育的影响既是全球性的,也是非比寻常的。杜威在教育方面的著作甚丰,但他早期的杰作之一无疑是《我的教育信条》(1897),从本篇开始,他的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与教育》(1915)以及《经验与教育》(1938)等著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论述。

歌德短篇小说选

歌德短篇小说选

本书收录了个歌德所著短篇小说十九篇,分别为《一对邻人儿女的奇缘》、《商人、美人儿和律师》、《女歌唱家安托奈丽》、《聪明的家庭主妇》、《一个男孩的奇遇》、《狩猎》、《面纱》、《美丽的女店主》、《神秘的敲击声》、《一条大河的故事》、《逃往埃及》、《圣约瑟二世》、《天涯痴女》、《褐姑娘》、《谁是泄秘者?》、《危险的打赌》、《不要太过分》、《新美露西娜》、《斐迪南》。歌德不仅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之一,他还是画家、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美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并且他长年担任过魏玛宫廷剧院的经理。他多才多艺,是一位真正的天才。

李叔同讲演集

李叔同讲演集

本书为弘一大师李叔同佛学演讲集。弘一大师(李叔同)是我国近代文学家、艺术家、佛学大师。本书所收讲演内容包括:人生之最后、改过实验谈、授三归依大意、放生与杀生之果报等。

古今事通

古今事通

老圃云:“芙蓉花根三年不除,杀人。”李白诗:“昔为芙蓉花,今为断肠草。”  
晋王迥子高与仙女周瑶英游芙蓉城,凡百余日。
安成刘信夫登第,授宣州教官,寓杭州。渡江,值太学数人同行。信夫征衫布履,众鄙之。问:“能诗否?”曰:“略晓。”泊岸索诗,指西湖即云:“长乐钟声下九天,万家春色柳摇烟。山迎山送利名客,潮落潮生来去船。”众大喜,挽其笔曰:“只消此四句,不必足。”后因此定友。

藏斋诗话

藏斋诗话

“赵元礼好为诗,以余力为随笔。近复摘随笔中之谈诗者以为诗话”。《藏斋诗话》主要内容是谈诗论诗。一是,结合具体诗作,对李白、杜甫、韩愈、苏东坡等唐宋诗词大家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进行点评,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如他认为,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诗具有“磊落刚健”的特点;杜甫的“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常不用”一诗体现了诗人的“抱负”;韩愈“我能屈曲自世间,安能从汝巢神山”一诗表达了作者的“倔强”气;苏东坡“相逢握手一大笑,白发苍颜略相似”一诗“坦白阔大”。正因为这些大家具有不同风格,并且这些诗作均记录了一定的社会内容,故赵元礼认为,“熟读此等诗可以变化气质”。二是,记录了城南诗社的一些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由于赵元礼晚年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天津,且在1921年与严修、金息侯、王仁安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城南诗社”,因此,《藏斋诗话》记载很多这方面的情况,这也是该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人本欲生经

人本欲生经

亦称《佛说人本欲生经》。佛教经典。东汉安世高译(或作“似安世高译”)。一卷。内杂有晋道安释。其内容与《中阿含》卷二四《大因经》相同。谓“本者,痴也;欲者,爱也;生者,生死也”。中心内容是论说人的本原,为中国佛教“原人论”说最早的经典依据。其中以“十二因缘”中的“无明”、“爱”与“生”概括生死轮回的基础教理。异译本有宋咸平四年(1001)施护译《大生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