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
作者: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著。是中国最后一代皇帝溥仪的回忆录。作者忠实地记录了自己具有传奇色彩的前半生,包括家世、童年、紫禁城内外、在天津的活动、潜往东北、伪满14年、在苏联、从疑惧到认罪、接受改造获得新生。按年代顺序,作者专题将自己的读书、成长过程,帝王生涯、治政与理想,与后、妃、亲人、大臣等人的关系,如何投靠帝国主义势力以至逐步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傀儡,以及解放后艰难的思想改造过程等一一娓娓道出,其中颇多精彩的描述。溥仪的一生,做过三次皇帝,七年寓公,五年俘囚,经历十年战犯改造生活,经历了无数次的喜怒哀乐,尝尽酸甜苦辣。封建统治者将溥仪培养成丧失人性、唯我独尊的天子,新社会又将他改造成普通公民,其间的经过与转变过程,本书作了深入细致的描写,揭示的非常充分。另外,作者对于宫中上层的政治争斗与宫内奢糜的生活,也花费了大量笔墨,颇引人入胜。全书文笔朴实,叙事具体生动,条理清晰。作者撰述的均为自己和他人的亲历或目击,所征引的丰富的史料也多为专门的调查材料或档案资料,且绝大部分摘录的是原件,故翔实可信。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认识以及对历史的看法,也基本上客观公正。本书由群众出版社1964年出版。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一 醇贤亲王的一生
-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二 外祖父荣禄
-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三 慈禧太后的决定
- 第一章 我的家世 四 摄政王监国
-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五 亲王之家
- 第二章 我的童年 一 登极与退位
- 第二章 我的童年 二 帝王生活
- 第二章 我的童年 三 母子之间
- 第二章 我的童年 四 毓庆宫读书
- 第二章 我的童年 五 太监
- 第二章 我的童年 六 我的乳母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一 袁世凯时代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二 丁巳复辟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四 不绝的希望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三 北洋元老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五 庄士敦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六 结婚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七 内部冲突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八 遣散太监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九 整顿内务府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十 紫禁城的末日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十一 在北府里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十二 三岔口上的抉择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十三 由“使馆区”到“租界”
- 第四章 在天津的活动 一 罗振玉的努力
- 第四章 在天津的活动 二 我和奉系将领之间
- 第四章 在天津的活动 三 谢米诺夫和“小诸葛”
- 第四章 在天津的活动 四 东陵事件
- 第四章 在天津的活动 五 领事馆、司令部、黑龙会
- 第四章 在天津的活动 六 郑孝胥的理想
- 第四章 在天津的活动 七 “行在”生活
-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一 不静的“静园”
-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二 日本人意见分歧
-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三 夜见土肥原
- 第五章 潜往东北 四 白河偷渡
-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五 在封锁中
- 第五章 潜往东北 六 所见与所思
-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七 会见板垣
-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一 傀儡戏开场
-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二 尊严与职权
-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三 订立密约以后
-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四 《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五 第三次做“皇帝”
-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六 幻想的破灭
-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七 吉冈安直
-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八 几个“诏书”的由来
-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九 家门以内
-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十 大崩溃
- 第七章 在苏联 一 疑惧和幻想
- 第七章 在苏联 二 放不下架子
- 第七章 在苏联 三 我不认罪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一 我只想到死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二 初到抚顺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三 我离开了家族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四 搬到哈尔滨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五 写自传与献“宝”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六 小家族起变化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七 坦白从宽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八 糊纸盒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九 检察人员来了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十 东北人民的灾难和仇恨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十一 “自作孽,不可活”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一 怎样做人?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二 问题在自己身上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三 不可衡量的人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四 变化说明了一切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五 会见亲属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六 日本战犯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七 “世界上的光辉”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八 再次参观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九 劳动与乐观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十 考验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十一 特赦
溥仪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名方广用
系门纯德先生晚年课徒授医的录音整理,语言平实,案例生动,以漫谈的形式记录了他的治学思想和临床经验,阐释了其独到的医学观点、成熟的学术理论及精妙的方药运用经验。
文昌旅语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明王文禄撰。卷首撰者题记称,古者于旅,语夫旅众相聚不容无语,嘉靖戊申(一五四八年)冬,撰者与友人共十一人,约会于文昌祠, “聚而语,语而纪,纪而成帙,题曰‘文昌旅语’。”而所秉笔者,乃王文禄。观书中所记,为众人杂议当时所见所闻,以及研讨一些学术问题。他们谈到当时海寇掠扰之患,谈到游览张公洞的奇景,谈到诗学为何常盛不绝,以及交友之义等等,其中有些传闻带有神异故事的色彩。
清波杂志[四库本]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周煇撰。十二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 《续古逸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常见本有《笔记小说大观》本。因为作者当时寓居杭州的清波门,故名其书为《清波杂志》。作者自序中说, 这些“杂志”是晚年回忆年青时的见闻的产物: “煇早侍先生长者,与聆前言往行有可传者,岁晚遗忘,十不二三,暇日因笔之。”故所记多为北宋末、南宋初的事。内容很杂,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艺术、 建筑、 衣饰、名胜、民风等多种方面,而以政治人物的言行所占比重最大。书中所记苏轼材料既多,评价也高,对王安石则颇多微词,可见作者的政治倾问。与作者同时代的张贵谟序中称赞此书“虽寻常细事,多有益风教及可补野史所阙遗者”,章斯才的跋则说:此书“议论所到,有前辈不曾言”,当为“不朽”。可能指的是他对项羽、唐太宗的批评(卷四)等事。
新编佛教念诵集
《新编佛教念诵集》共7.6万字,300余页,篇幅适中。其内容的选编,囊括了广大佛教徒修行常备的经咒,同时,此念诵集特重实用性念诵集的编辑,以方便行人实修办道为原则,对于佛法修证中的重要学处,均遴选了相应的权威性经教,从而构成了一部成系统、有次第的、权威性的念诵、实修范本。 念诵集内容,包括了皈依、戒律、忏悔、发心、般若等教法,同时包括了末法时期应当高度重视的念佛、持咒之法门的经教。
法华经开题
法华经开题一卷,日本空海撰,编号二一九零。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
汉传因明著作,唐慧沼著。该著是对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要义诠释的汇集,对《因明入正理论》解题目在《大疏》五解的第三解下更助二解。对“能破定非似立、似破”、“本欲成法依有法,不欲成有法依法”、“显因同品”等作了专门的阐释。现存于日本《续藏经》第一辑第八十六套第五册,商务印书馆1923年影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