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集解
作者:裴骃
一百三十卷。南朝宋裴骃撰。裴骃(生卒年不详),字龙驹,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历史学家。官至南中郎参军。他因为看了徐广的《史记音义》有独见,又认为过于省略了,于是采摘九经诸史和《汉书音义》等书为《史记》作注解,所以题名为《史记集解》,共一百三十卷。书的上半部很可观,下半部较简略,甚至一连几页不见一字的也有。原本为八十卷,后《集解》为毛氏汲古阁刊为一百三十卷。自明代与《索隐》、《正义》附入《史记》原书。后又有删削。如《五帝本纪》“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句下,脱“名见左传”四字,《项羽本纪》“其九月会稽守”句下脱“徐广曰尔时未言太守”九个字等。有汲古阁刊本、金陵局本、点石斋本。
章节列表
升序↑- 提要
- 史记集解序
- 史记集解卷一
- 史记集解卷二
- 史记集解卷三
- 史记集解卷四
- 史记集解卷五
- 史记集解卷六
- 史记集解卷七
- 史记集解卷八
- 史记集解卷九
- 史记集解卷十
- 史记集解卷十一
- 史记集解卷十二
- 史记集解卷十三
- 史记集解卷十四
- 史记集解卷十五
- 史记集解卷十六
- 史记集解卷十七
- 史记集解卷十八
- 史记集解卷十九
- 史记集解卷二十
- 史记集解卷二十一
- 史记集解卷二十二
- 史记集解卷二十三
- 史记集解卷二十四
- 史记集解卷二十五
- 史记集解卷二十六
- 史记集解卷二十七
- 史记集解卷二十八
- 史记集解卷二十九
- 史记集解卷三十
- 史记集解卷三十一
- 史记集解卷三十二
- 史记集解卷三十三
- 史记集解卷三十四
- 史记集解卷三十五
- 史记集解卷三十六
- 史记集解卷三十七
- 史记集解卷三十八
- 史记集解卷三十九
- 史记集解卷四十
- 史记集解卷四十一
- 史记集解卷四十二
- 史记集解卷四十三
- 史记集解卷四十四
- 史记集解卷四十五
- 史记集解卷四十六
- 史记集解卷四十七
- 史记集解四十八
- 史记集解卷四十九
- 史记集解卷五十
- 史记集解卷五十一
- 史记集解卷五十二
- 史记集解卷五十三
- 史记集解卷五十四
- 史记集解卷五十五
- 史记集解卷五十六
- 史记集解卷五十七
- 史记集解卷五十八
- 史记集解卷五十九
- 史记集解卷六十
- 史记集解卷六十一
- 史记集解卷六十二
- 史记集解卷六十三
- 史记集解卷六十四
- 史记集解卷六十五
- 史记集解卷六十六
- 史记集解卷六十七
- 史记集解卷六十八
- 史记集解卷六十九
- 史记集解卷七十
- 史记集解卷七十一
- 史记集解卷七十二
- 史记集解卷七十三
- 史记集解卷七十四
- 史记集解卷七十五
- 史记集解卷七十六
- 史记集解卷七十七
- 史记集解卷七十八
- 史记集解卷七十九
- 史记集解卷八十
- 史记集解卷八十一
- 史记集解卷八十二
- 史记集解卷八十三
- 史记集解卷八十四
- 史记集解卷八十五
- 史记集解卷八十六
- 史记集解卷八十七
- 史记集解卷八十八
- 史记集解卷八十九
- 史记集解卷九十
- 史记集解卷九十一
- 史记集解卷九十二
- 史记集解卷九十三
- 史记集解卷九十四
- 史记集解卷九十五
- 史记集解卷九十六
- 史记集解卷九十七
- 史记集解卷九十八
- 史记集解卷九十九
- 史记集解卷一百
- 史记集解卷一百一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
- 史记集解卷一百三
- 史记集解卷一百四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五
- 史记集解卷一百六
- 史记集解卷一百七
- 史记集解卷一百八
- 史记集解卷一百九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一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二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三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四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五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六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七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八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九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一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二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三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四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五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六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七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八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九
- 史记集解卷一百三十
裴骃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激书
一名 《水田居激书》二卷 ( 《四库提要》作无卷数)。明贺贻孙撰。此书二卷,二十三篇。自称“深感夫激我者成我之德,故记而述之,”名以《激书》。内容多为愤世疾俗之谈,且证以近事。有的则举古事,易其姓名,借以立议,如《太平广记》贵公子炼炭条等。有的则引古语,并加以推理、阐发。其文称心而谈,有纵横曼衍之意。但其语句字词或伤于冗赘,或伤于纤丽,欲仿《庄子》而未成。其宗旨皆为黄老家言。此书收入《水田居全集》中。另有《激书》二卷,附校勘记一卷,为民国胡思敬校,收入 《乾初先生遗集》别集之中。
伤寒医鉴
又名《刘河间伤寒医鉴》,伤寒著作。一卷。金·马宗素撰。马宗素平阳 (今山西临汾) 人。从师于刘完素。著有《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伤寒钤法》、《马冠群》、《医悟》等书。此书为马氏根据《素问·热论》的思想和刘完素之说,以驳斥朱肱《南阳活人书》。书中每条之论,先引朱氏之原文,后引刘完素之语,以辨是非。书中首载伤寒医鉴,又论述脉证、六经传授、汗下、阳厥极深、燥湿发黄、不得眠、呕吐、湿热下痢、霍乱、好用寒凉、小儿疮诊等,共有十二论。为明晰是非,驳斥朱氏,又引 《素问》之文加以论证。所论伤寒之证多从热论,喜用寒凉之药。此书对后世温病学说发展多有影响。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通行本。
皇华纪闻
志人小说集,作者王士祯。书前有韩菼和作者侄王源序。韩菼序称此书为康熙二十三年作者奉命祭告南海,沿途见闻所作。王源序作于康熙二十九年,可知此书写作于康熙二十三年以后,书成于康熙二十九年之前。本书韩菼序、 《四库提要》及现存王渔洋遗书本均作四卷,唯王源序中称王士祯“因出所著《皇华纪闻》六卷, 命源序”,未知所据。现存有王渔洋遗书本、乾隆二十九年刻本。在王士祯的笔记中, 《皇华纪闻》故事内容较多。 韩菼说“读渔洋集而知诗,读是集而知史”。 《四库提要》云其书“多采小说地志之文,直录其事,无所考证,不及其《池北偶谈》诸书也。”说明此书偏于记事,有一定小说价值。
耕烟草堂诗钞
《耕烟草堂诗钞》四卷,戴梓著,收录其创作的诗歌,其中大部分写于戍所。该诗集反映了当时边塞风情、流人交游等,其中以写景与题画诗为佳,对清诗、清代东北史地、流人学等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
阎锡山回忆录
此系阎锡山所亲述其思想与经历的第一手史料,对了解乃至研究辛亥革命前后剧烈动荡的中国历史,必将有所裨益。
药师仪轨一具
药师仪轨一具,一卷。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