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集解
作者:裴骃
一百三十卷。南朝宋裴骃撰。裴骃(生卒年不详),字龙驹,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历史学家。官至南中郎参军。他因为看了徐广的《史记音义》有独见,又认为过于省略了,于是采摘九经诸史和《汉书音义》等书为《史记》作注解,所以题名为《史记集解》,共一百三十卷。书的上半部很可观,下半部较简略,甚至一连几页不见一字的也有。原本为八十卷,后《集解》为毛氏汲古阁刊为一百三十卷。自明代与《索隐》、《正义》附入《史记》原书。后又有删削。如《五帝本纪》“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句下,脱“名见左传”四字,《项羽本纪》“其九月会稽守”句下脱“徐广曰尔时未言太守”九个字等。有汲古阁刊本、金陵局本、点石斋本。
章节列表
升序↑- 提要
- 史记集解序
- 史记集解卷一
- 史记集解卷二
- 史记集解卷三
- 史记集解卷四
- 史记集解卷五
- 史记集解卷六
- 史记集解卷七
- 史记集解卷八
- 史记集解卷九
- 史记集解卷十
- 史记集解卷十一
- 史记集解卷十二
- 史记集解卷十三
- 史记集解卷十四
- 史记集解卷十五
- 史记集解卷十六
- 史记集解卷十七
- 史记集解卷十八
- 史记集解卷十九
- 史记集解卷二十
- 史记集解卷二十一
- 史记集解卷二十二
- 史记集解卷二十三
- 史记集解卷二十四
- 史记集解卷二十五
- 史记集解卷二十六
- 史记集解卷二十七
- 史记集解卷二十八
- 史记集解卷二十九
- 史记集解卷三十
- 史记集解卷三十一
- 史记集解卷三十二
- 史记集解卷三十三
- 史记集解卷三十四
- 史记集解卷三十五
- 史记集解卷三十六
- 史记集解卷三十七
- 史记集解卷三十八
- 史记集解卷三十九
- 史记集解卷四十
- 史记集解卷四十一
- 史记集解卷四十二
- 史记集解卷四十三
- 史记集解卷四十四
- 史记集解卷四十五
- 史记集解卷四十六
- 史记集解卷四十七
- 史记集解四十八
- 史记集解卷四十九
- 史记集解卷五十
- 史记集解卷五十一
- 史记集解卷五十二
- 史记集解卷五十三
- 史记集解卷五十四
- 史记集解卷五十五
- 史记集解卷五十六
- 史记集解卷五十七
- 史记集解卷五十八
- 史记集解卷五十九
- 史记集解卷六十
- 史记集解卷六十一
- 史记集解卷六十二
- 史记集解卷六十三
- 史记集解卷六十四
- 史记集解卷六十五
- 史记集解卷六十六
- 史记集解卷六十七
- 史记集解卷六十八
- 史记集解卷六十九
- 史记集解卷七十
- 史记集解卷七十一
- 史记集解卷七十二
- 史记集解卷七十三
- 史记集解卷七十四
- 史记集解卷七十五
- 史记集解卷七十六
- 史记集解卷七十七
- 史记集解卷七十八
- 史记集解卷七十九
- 史记集解卷八十
- 史记集解卷八十一
- 史记集解卷八十二
- 史记集解卷八十三
- 史记集解卷八十四
- 史记集解卷八十五
- 史记集解卷八十六
- 史记集解卷八十七
- 史记集解卷八十八
- 史记集解卷八十九
- 史记集解卷九十
- 史记集解卷九十一
- 史记集解卷九十二
- 史记集解卷九十三
- 史记集解卷九十四
- 史记集解卷九十五
- 史记集解卷九十六
- 史记集解卷九十七
- 史记集解卷九十八
- 史记集解卷九十九
- 史记集解卷一百
- 史记集解卷一百一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
- 史记集解卷一百三
- 史记集解卷一百四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五
- 史记集解卷一百六
- 史记集解卷一百七
- 史记集解卷一百八
- 史记集解卷一百九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一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二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三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四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五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六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七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八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九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一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二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三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四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五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六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七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八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九
- 史记集解卷一百三十
裴骃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滑稽谈
《滑稽谈》(又名《我佛山人滑稽谈》),作者署名“我佛山人”。初载宣统二年(1910)《舆论时事报》。1915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单行本,书前有云间颠公(雷)序文(1922年扫叶山房《我佛山人札记小说》石印本,也借用此序)。凡一百五十四题一百七十二篇。1926年仲夏扫叶山房又以排印本刊行,除保留雷序文外,又增无聊子(陈益)《新序》一篇,并由陈益标点。本全集即据以上两种版本互校、标点,加以收录。
死生交范张鸡黍
元代杂剧剧本。简名《范张鸡黍》。宫天挺著。末本。元杂剧作家大名(开州)的宫天挺的《死生交范张鸡黍》,取材于《后汉书·独行列传》中的《范式传》。 情节:死生交范张鸡黍 写东汉山阳人范式与汝阳张劭友善,结为生死之交。 范式跋涉千里赴张劭家登堂拜母,张家以鸡黍相待。约定来年张劭去山阳范式家,同样以鸡黍相待。不料,张劭不久即病故。托梦与范式,并告知他的死讯和下葬日期。范式千里迢迢,赶至张家,为张劭主丧下葬,并为之守墓百日。后经第五伦的推荐,官拜御史中丞。
国初礼贤录
国初礼贤录,一卷,原文未题撰者姓氏。一说刘基撰。四库全书总目卷五二记:‘此书艺文志、千顷堂书目皆作基撰。然录中所载,即明太祖任用基及叶琛、章溢、宋濂四人事,且有基驰驿归里,居家一月而薨之文,则非基所作审矣。’故阙名,不取刘基说。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会译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会译,四卷,明员珂会译,冯梦祯序。驹目作会释似误。
大乘要语
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以“八识”说阐发菩提佛性之义。本书与早期禅宗语录有一定的关系。如书内云:“空手携锄句(钩),步行骑水牛。骑牛水上过,桥流水不流。”当源于梁傅翕(497—569)之“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楞伽师资记·禅秀章》亦引“桥流水不流”句。又本书云:“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拂力下,不备若(惹)尘埃。”与《坛经》中神秀偈如出一辙。本书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
全一卷。唐代不空(705~774]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仪轨乃如来为末世福薄众生宣说祈祷北斗七星以求延命增福、稼穑丰饶之供养护摩仪则。初叙造水坛之仪则,次叙启词、召请北斗七星之印契、一字顶轮王真言、北斗七星真言等。然根据考证,此仪轨恐系取自道教迷信之司命夺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