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鉴易知录
作者:吴楚材
记载中国从传说时代至明末历史的纲目体通史。吴乘权等编纂。主要版本有扫叶山房石印本,中华书局1960年点校本、1989年重印本。一百零七卷。康熙四十四年(1705),开始与友人周之炯、周之灿合作,据前人编年之书,删繁就简,编纂《纲鉴易知录》,于康熙五十年 (1711) 成书。晚年离家远游,抵达北京,“无所遇,卒于京邸”《纲鉴易知录》全书107卷,包括《纲鉴易知录》92卷、《明鉴易知录》 15卷两部分,共180万字。《纲鉴易知录》从全书构成和内容看,上起远古传说中的盘古开天地,下迄明亡。自远占传说说时期到战国,主要是辑录元人金履祥的《通鉴前编》以及宋人刘恕的 《通鉴外纪》,并参考元人陈柽的 《通鉴续编》而成。战国迄五代,一千三百余年间史事,则以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为蓝本、宋、元两代,采用的是明人商辂的《通鉴纲目续编》。明代部分则是依据清初人朱国标抄撮谷应泰的 《明史纪事本末》所成的 《明纪抄略》编就.严格地说此书只是纂辑而不是著述,是依据已有史籍,删繁就简而成。尽管《纲鉴易知录》是纂辑成书,但也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是贯串古今,纲目分明,简要有法。荟萃群书,集诸家之所得,将上下数千年史事熔于一炉,难度很大。在清初,这是吴乘权的首创,吴乘权仅用一百八十万字
章节列表
升序↑纲鉴易知录
- 纲鉴易知录卷一
- 纲鉴易知录卷二
- 纲鉴易知录卷三
- 纲鉴易知录卷四
- 纲鉴易知录卷五
- 纲鉴易知录卷六
- 纲鉴易知录卷七
- 纲鉴易知录卷八
- 纲鉴易知录卷九
- 纲鉴易知录卷十
- 纲鉴易知录卷十一
- 纲鉴易知录卷十二
- 纲鉴易知录卷十三
- 纲鉴易知录卷十四
- 纲鉴易知录卷十五
- 纲鉴易知录卷十六
- 纲鉴易知录卷十七
- 纲鉴易知录卷十八
- 纲鉴易知录卷十九
- 纲鉴易知录卷二十
- 纲鉴易知录卷二一
- 纲鉴易知录卷二二
- 纲鉴易知录卷二三
- 纲鉴易知录卷二四
- 纲鉴易知录卷二五
- 纲鉴易知录卷二六
- 纲鉴易知录卷二七
- 纲鉴易知录卷二八
- 纲鉴易知录卷二九
- 纲鉴易知录卷三十
- 纲鉴易知录卷三一
- 纲鉴易知录卷三二
- 纲鉴易知录卷三三
- 纲鉴易知录卷三四
- 纲鉴易知录卷三五
- 纲鉴易知录卷三六
- 纲鉴易知录卷三七
- 纲鉴易知录卷三八
- 纲鉴易知录卷三九
- 纲鉴易知录卷四十
- 纲鉴易知录卷四一
- 纲鉴易知录卷四二
- 纲鉴易知录卷四三
- 纲鉴易知录卷四四
- 纲鉴易知录卷四五
- 纲鉴易知录卷四六
- 纲鉴易知录卷四七
- 纲鉴易知录卷四八
- 纲鉴易知录卷四九
- 纲鉴易知录卷五十
- 纲鉴易知录卷五一
- 纲鉴易知录卷五二
- 纲鉴易知录卷五三
- 纲鉴易知录卷五四
- 纲鉴易知录卷五五
- 纲鉴易知录卷五六
- 纲鉴易知录卷五七
- 纲鉴易知录卷五八
- 纲鉴易知录卷五九
- 纲鉴易知录卷六十
- 纲鉴易知录卷六一
- 纲鉴易知录卷六二
- 纲鉴易知录卷六三
- 纲鉴易知录卷六四
- 纲鉴易知录卷六五
- 纲鉴易知录卷六六
- 纲鉴易知录卷六七
- 纲鉴易知录卷六八
- 纲鉴易知录卷六九
- 纲鉴易知录卷七十
- 纲鉴易知录卷七一
- 纲鉴易知录卷七二
- 纲鉴易知录卷七三
- 纲鉴易知录卷七四
- 纲鉴易知录卷七五
- 纲鉴易知录卷七六
- 纲鉴易知录卷七七
- 纲鉴易知录卷七八
- 纲鉴易知录卷七九
- 纲鉴易知录卷八十
- 纲鉴易知录卷八一
- 纲鉴易知录卷八二
- 纲鉴易知录卷八三
- 纲鉴易知录卷八四
- 纲鉴易知录卷八五
- 纲鉴易知录卷八六
- 纲鉴易知录卷八七
- 纲鉴易知录卷八八
- 纲鉴易知录卷八九
- 纲鉴易知录卷九十
- 纲鉴易知录卷九一
- 纲鉴易知录卷九二
吴楚材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灼人的秘密
讲述一个带着生过病的孩子的贵妇在塞莫林休养时,遇到一位因无聊想要寻求一场艳遇的男爵,男爵利用孩子的友谊接近贵妇,两人相识后为摆脱孩子的纠缠,不惜向孩子撒谎。那位母亲甚至向孩子乱发脾气。十二岁的小孩在那时候一瞬间摆脱了以前的怯懦,变得机警多谋,刻意破坏他们的幽会。在孩子眼里搞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母亲的参与破坏了他和男爵的友谊,猜疑愤怒失望让他独自一人坐上去祖母家的火车。发现孩子丢失后的母亲终于醒悟,在回到家见到孩子并在孩子帮她丈夫向隐瞒事实后,她选择了孩子,选择了做一位母亲……茨威格深受同时代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影响,在作品中揭示出潜伏于人们内心深处却被压抑的种种激情,并由此精彩地演绎出各种激情之间的激烈冲突。
强蚁
作者是松本清张 。《强蚁》是以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想要害死自己丈夫的豪门妻子伊佐子为中心,讲述充满欲望的男男女女为谋己利互相利用,在犯罪的过程中引起更多犯罪的故事。伊佐子虽嫁入豪门却从此与自由和幸福无缘,她无权支配家里的金钱更时时被丈夫和用人监控,这样的生活再也忍受不了。她做局杀害自己的富豪丈夫以求得全部遗产,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她早已经陷入丈夫的防御之中,最终一无所获。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
简称《九天生神经》、《生神章》或《生神经》。道教书。为六朝道经。一卷。首叙三宝(天宝、灵宝、神宝)、三元(混洞太无元、赤混太无元、冥寂玄通元)之出现,由三元从生始、元、玄三气。由三气化生天地人物。故人欲长生当“尊其气, 贵其形,宝其命, 爱其神”。诵持此经则鬼神得以超度, 凡夫得以成仙。收入《道藏》第165册。
初寮词
一卷。宋王安中 (1075—1134)撰。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 (今属山西)人。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等。对王安中之为人,历史上多有微词者,然其才华富艳,亦不可掩。宋人黄升所撰《花庵词选》即已收其词,其中 〔小重山〕之“椽烛乖珠清漏长,庭留春笋缓飞觞”,〔蝶恋花〕之 “翠雾萦纡消篆印,笛声恰度秋鸿阵”等句,皆为当世所称道,实为南北宋间一佳手。陈振孙《书录解题》所载《初寮词》一卷,与四库所见本相合。集中有 《安阳好》九阕;宋人吴曾在 《能改斋漫录》中称:韩魏公于皇祐初镇守维扬,曾作《维扬好》词四章,其后于熙宁中罢相而镇安阳,又作《安阳好》十章。而吴曾所录中的一首,即为本书《形胜魏西州》一首。安阳是魏郡地,王安中不曾镇之; 似乎此词宜属韩琦所作,而本书误收。何况又经后人裒集,非陈氏所见原本。疑以传疑,《四库》亦存之待考。是书有《四库全书》本、《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第一辑、《宋六十名家词》本、《百家词》本等。
般若心经解义
般若心经解义,一卷,清徐槐廷解义并跋。
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
二卷,刘宋释翔公译。一名决了诸法如幻三昧。与大般若第八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