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杂记
作者:杜宝杜宝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
全名为《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文总集。宋魏齐贤、叶棻编。一百一十卷。所收录皆宋代之文,其中骈文占十之六七。题曰五百家,卷首序目所列姓氏实为五百二十家。文章大多为仕宦应用之作,分为贺表、谢启、制诰奏状奏札、万言书、叠幅、札子、尺牍、青词、疏、祝文、婚书、生辰赋颂、乐语、劝农文、檄文、祭文、挽词、序、碑铭、铭赞箴、颂题跋等类。作者姓名仿照《文选》体例,不书其名,只书其字,因年代久远,有些已难以考见。清朱彝尊曾见徐炯家宋刻本二百卷(《跋言》),至清编《四库全书》时,仅见一百二十六卷明抄本。该集收录虽有芜杂之病,但一些宋人篇章专集不传世者,亦赖是书以略存其梗概。有宋绍熙元年原刊本(一百卷)、《四库全书》本。
求古录
一卷。明顾炎武撰。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佣。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思想家、著名学者。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失败后,十谒明陵,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收集材料。学识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于考证,搜集金石之文,手自抄录。凡是见于方志者不录,现有拓本者不录,近代文集尚存者也不录。上自汉曹全碑,下至明建文霍山碑,共得五十六种。每刻都录全文。沿用洪适《隶释》的体例,志其地理,考立碑之由来。凡古字篆隶,一一注解。其中官职年月,多可与正史相参。如茶荼、準准、张弡等字,可补正字典之讹。顾炎武还另有《金石文字记》,但只载跋尾,不如此书详明。传本有 “四库全书”本、“行素草堂金石丛书”本等。
胎产证治
产科学著作。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本书栽怀胎总论、月经总 论、胎前总论、临产总论、产后总论等,并载各门下之病证三十三种,共载方九十六首。其论诸证,纲 举目张,简明扼要,推源医理,讲究辨证,通权达变 以治,惟求实效是务,为其有异于《女科证治准绳》 之特点。1930~1934年中医书局印行。
科尔沁旗草原
长篇小说。端木蕻良著。写于1933年12月中旬。1939年5月始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列入《开明文学新刊》。作品以封建大地主丁家的兴衰史为主线,用抒情的笔触展现了东北农村广阔的生活画面:靠掠夺起家的地主盟首丁家,在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后又投资于商业和金融业,但由于日货、日资的骤然涌入,使经营的主动权一下子落在日本人手里。年轻的地主少爷丁宁,虽有近代资产阶级的学识与手段,但也改变不了危局,结果是一败涂地;而被名目繁多的捐税和高利贷逼上绝路的农民们,则逐渐觉醒,将斗争矛头直指反动的地主阶级,决定联名“推地”,沉睡的科尔沁旗草原终于苏醒了。当“九·一八”的炮声震撼着东北大地时,崛起的农民又立即投入了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作者采用影片剪接纵剖横切的结构方法,情节紧凑,重点突出。加上它在语言方面“尤为自然而漂亮”,“确立了方言给予文学的新生命”巴人《直立起来的<科尔沁旗草原>》),使作品浸透着沉郁的抒情气氛和粗犷而柔媚的诗情画意。小说忠实地反映了“九·一八”前后东北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歌颂了东北农民的崛起反抗精神。郑振铎曾给予高度的评价:“这将是中国十几年来最长的一部小说;且在质上也极好。”“出版后,预计必可惊动一世耳目!”(《鲁迅研究资料》(5)
述异记
古志怪小说集。任昉撰。现存本分上下两卷,共收文约300条。此书隋、唐目录书中未见著录,最早见于《崇文总目》小说类,著录为2卷,任昉撰。全本皆附北宋庆历四年(1044)无名氏所撰序言,内称任昉“家书三万卷,故多异闻,采于秘书,撰新《述异记》上下两卷”。《梁书》和《南史》任昉传亦称其家富藏书,“率多异本”。《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任昉《杂传》36卷,注云“本一百四十七卷(本传作247卷),亡”。看来任昉撰《述异记》是可能的。其著作权受怀疑,是因为其书唐以前未见著录,唐人类书引《述异记》多出自祖冲之所撰的同名之作,仅《初学记》引有任昉《述异记》。又书中“地生毛”条明言北齐河清年号,“洛子渊”条明言魏孝昌年号,时间皆在任昉卒年梁天监七年(508)之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5篇即据此认定是唐、宋间人伪作。考虑到古小说在流传中多数经历过残佚、辑补的过程,偶有后出文字,尚不足以否定全书成书时代,说今本《述异记》与原本有出入则可,说全书皆出于伪撰则理由不充足。任昉采取祖冲之的书名,广泛搜求《山海经》、《洞冥记》、《博物志》、《搜神记》及其它异书所载博物志怪、地理志怪材料,辑录成书,与祖冲之的以异闻故事为主的倾向略有不同。其书故事性不强,仅“封邵化虎”、“洛子渊”、“竹王神”等少数部分略具情节。现存版本主要有《汉魏丛书》本。《格致丛书》本、《稗海》本、《龙威秘书》本、《四库全书》本、《随庵丛书》本等2卷本和《说郛》本、《五朝小说》本等1卷本。
瓜庐集
诗别集。宋薛师石著。一卷。师石隐居不仕,筑屋会昌湖西,题曰“瓜庐”,因以名集。师石去世后,其子薛峻于淳祐丙午(1246)刻以行世。今有鲍廷博知不足斋影抄《南宋八家集》本、《四库全书》本、民国冒广生《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卷首载赵汝回序,集后附录《四灵留题奉赠薛景石瓜庐》及曹豳跋语。《南宋八家集》、《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还附有王绰《薛瓜庐墓志铭》及刘植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