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事迹
作者:袁彬袁彬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论法的精神
法国孟德斯鸠(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 Mon-tesquieu,1689~1755)著。1748年出版于日内瓦。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法学方法论:法的基础是人的理性,法的精神体现在法与地理、地质、人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人口、商业等等关系之中。这是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发展。本书详细划分并研究共和、君主、专制三种政体形式,分析了它们的不同原则和动力,赞颂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提出国家权力应分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不同机关行使,使之互相制约,以保障公民自由。主张法的宽和与教育性,提出罪刑相应、不刑罚思想、重证据、禁拷打、防止伪证等刑法理论;对于国际法理论,该书也有所建树,它区分了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反对侵略战争,希望和平。该书在理论上为新兴资产阶级关于人身、财产的安全和言论出版自由等要求提出法律论据,在实践中对建立资产阶级社会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该书是18世纪上半叶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主要中译本有严复译《法意》,商务印书馆1913年文言文版;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新人来自火星
约瑟夫·戴维斯先生大学毕业后家庭美满,事业顺利,并成为颇有名气的作家。可近来他对身怀有孕的妻子的行为举止常常感到迷惑不解。一次,在天文俱乐部里,他听到了有关火星人利用宇宙射线改造地球人的说法,联想妻子的情况,他十分担心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受到宇宙射线的影响:于是,戴维斯前往赫德曼·斯代玎大夫处咨询,大夫建议他到各处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地球上确实出现了一批不同于普通人、头脑异常清晰的高智慧型人类。经过分析;他们认为,企图入侵地球的火星人由于无法适应地球的生存条件便试图通过改造地球人的大脑来达到这一目的,制造出地球人身体、火星人头脑的新人类,并且新人类已经开始出现在地球上。大家对地球和人类的命运十分担心。戴维斯的儿子降生了,是个非常健康相貌聪慧的孩子,戴维斯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紧接着,在与妻子一番谈话后,戴维斯猛然醒悟到,其实他自己就是新人类中的一员。
归藏
一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归藏》为三《易》之一,又名《坤乾》,《周礼·春官·大宗伯》有记载。郑玄以为殷代之《易》。该《易》以重卦坤为首,乾次之,故名《坤乾》。又因坤象征地,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故名《归藏》。《礼记·礼运》载孔子语:“我欲观殷道,是故知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孔子以《坤乾》之义可以观殷道,表现在《坤乾》的卦序上首坤次乾,反映殷代强调母系即“殷道亲亲”的特点。《太平御览·学部》引桓谭《新论》称: “《归藏》四千三百言”,又 《北堂书抄·艺文部》 引 《新论》:“《归藏》藏于太卜”。据此,该书汉时尚存,独不见于《汉书·艺文志》中。今传《三坟书》中有《归藏》,已证其伪。此《玉函山房辑佚书》本,未知作者,晋《中经簿》已见,说明成书较早。《隋书·经籍志》作三卷,晋薛贞注,后散佚。宋《中兴书目》仅存初经、齐母、本蓍三篇,宋以后此三篇亦佚。欧阳修以为宋时所存三篇疑非古经,马端临疑并出刘炫伪作。《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有《归藏》文一条,王国维据殷墟卜辞证其为殷代古《易》。马国翰辑本大体本之朱彝尊《经义考》,或有补遗。日本藏唐写本《秘府略》卷八百六十四及日本写本《释遍照文镜秘府论》中各引一条,不见于马氏辑本。据《丛书综录》知,清人王谟、洪颐煊、马国翰各有辑一卷。唐人司马膺亦注《归藏》十三卷,早佚。
包氏父子
短篇小说。张天翼著。 初载于1934年4月上海《文学月刊》第2卷第4号。初收于1934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版《移行》。主人公老包是刘公馆忠驯的仆役。他省吃俭用,借债求情,千方百计供儿子包国维到洋学堂读书,希望包国维能象个人样。但包国维在资产阶级花花公子郭纯等的引诱下,却染着一身流氓气。他品行恶劣,灵魂腐朽,欺侮女学生,帮郭纯打架。最后包国维被学校开除了,老包的理想落空,再加上债主索债,终于昏倒在地。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小市民庸俗的“向上爬”心理,但笔触却深入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社会的病象和矛盾之中。老包忠厚善良,不乏老式市民的传统品德。但又信奉“学而优则仕”的古训,期望儿子爬上去。这个人物属于旧时代的遗迹。包国维在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影响下,已变成洋场恶少式的小市民。他不信奉“学而优则仕”的古训,只希望通过向郭纯讨好、献媚, 爬到郭纯们的行列之中。父子两代小市民虽然都极力想“向上爬”,但由于不同的文化影响却形成明显的矛盾。小说形象地说明,在日益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都市里,老一代小市民不能爬上去,新一代小市民也更加堕落。作品特别善于通过典型化的细节,剖析人物的心理,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在针砭病态人生的同时,又折射出时代的侧影,因而成为张天翼讽刺小说中的名篇。
解厄书
晏殊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与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解厄书》深受其生平经历与思想精髓的影响,是一部指引心灵解脱的智慧之作。晏殊一生仕途坦荡,却始终保持淡泊名利的心。他以超凡的智慧和豁达的心态,将每一次困境视为成长的契机,不断修炼自我,实现了心灵的超脱与自由。《解厄书》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深入剖析了人生困境的根源与应对之策。 书中有原文和释义,通过生动的案例与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学会在逆境中寻找机遇,在困境中磨砺意志,实现心灵的解脱与升华。《解厄书》是一部融合了晏殊智慧与人生哲学的佳作,它将为每一个在困境中挣扎的心灵提供一盏明灯,指引他们走向心灵的解脱与自由。
天请问经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说福非火所烧,少欲最安乐等。共九问九答,皆切于开示众生者。